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6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85(2 / 2)

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占领了复州和宣州等地,而且在宣州设伏,全歼了代善的正红旗,生擒了代善,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明朝廷开始重新控制宣州,而且派兵驻扎在朝鲜的平壤,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

李玄机这次来,说到的就是宣州等地的归属问题,而且还带来了宣州等地部分老百姓按下手印的东西,目的就是想着恳请大明朝廷归还宣州等地。

苏天成没有接这份信函,还是渠清泽接过来了。

苏天成感觉到好笑,那个朝鲜的姓李的国王,不知道是哪一根筋出现问题了,居然在这个时候,想到了国土的问题,要不是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知道不可能完全征服一个民族,苏天成早就带着大军,彻底荡平朝鲜了,将朝鲜划归大明的版图,如今这个时代,有了力量就有了一切,至于说什么外交等活动,完全都是表面文章。

看来朝鲜王室很清楚,有关国土的问题,直接到大明京城去说,没有多大的作用,于是想到了找到自己,希望能够打开缺口。

到手的东西,苏天成是绝不会吐出来的,以前吃过太多的亏了,早就有教训了,何况是领土的问题,这方面,苏天成不存在让步,他还想着能够占领更多的领土,包括几百年之后被邻国强占去的国土。

李玄机说完之后,苏天成冷冷的开口了。

“作为使者,你履行自身的职责,我很是敬佩,但请你回去转告你们的国王,宣州、铁山等地,是我大明的领土,这方面不存在争议,若是你们的国王不服气,尽可以直接到京城去,找到皇上倾诉,我这里不需要说到这样的事情,宣州在我大明朝廷的治下,一片繁荣,这些签字的老百姓,若是觉得宣州呆不下去了,尽可以搬到平壤去,要是他们觉得路途遥远,我江宁营将士完全可以帮助他们的。”

李玄机的脸色发生了变化,他可能没有想到,苏天成说的如此的直接,而且还要对这些签字按手印的人进行清算,看来有关领土的事宜,根本不要想着有任何的结果,弄得不好,得罪了这位大人,李家有可能无法统治朝鲜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新的情况

感谢zhou4770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有关领土的问题,李玄机很快住嘴,不在说了,但说到的下一个情况,引起了苏天成的注意,原来近段时间以来,朝鲜的平壤,日本人开始多起来了,这个情况,引发了朝鲜王室的注意,认为日本人要侵略朝鲜了。按说日本人多起来了,不是多大的事情,人家到朝鲜做生意,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且到登州做生意的日本人,也是不少的,甚至有到沈阳的,可李玄机说了,朝鲜王室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遭遇过日本人侵略的他们来说,往事特别容易激起猜想。

事情的起源还在万历年间的时候,日本入侵朝鲜,由当时的大将军丰臣秀吉主导的这场侵略战争,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当时朝鲜所辖的八道,沦陷了七道,于是万历皇帝派兵增援朝鲜,经历前后两次的征伐,终于将日本人彻底赶出了朝鲜。

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了,如今的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丰臣秀吉早就不在人世了,日本也进入了幕府统治的时代了,但当年的情形,以及遭遇到的一些事情,还是口口相传下来了,这里面就包括日本人突然增多的事情。

这已经成为朝鲜人注意日本人动向的一个标杆了,一般情况下,朝鲜是不欢迎日本人的,就算是做生意的日本人,也很难进入朝鲜,若不是因为后金鞑子的入侵,到现在为止,朝鲜也不会允许日本人进入平壤、王京首尔、釜山等地方的。

到朝鲜做生意的日本人不多。朝鲜也不是很欢迎这些日本人,可最近一段时间,到朝鲜的日本人突然增多了,每一个商贾进入到朝鲜,带来的往往是好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这些人来到朝鲜之后,就没有离开的打算,这种情况,与万历年间特别的相似。

李玄机说的很是详细,仿佛日本人已经准备入侵朝鲜了。

苏天成没有太在意,毕竟在他的印象里面,在朝鲜战败之后,日本国内的政权更迭,经过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等。慢慢开始趋于平稳了,后来甚至有人形容了,织田信长是种麦子的,丰臣秀吉是做饼的,德川家康是吃饼的,之所以这样形容,这里面具有深刻的含义,织田信长是开创者。敢于任事,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丰臣秀吉一心想着扩大日本民族的影响力,甚至做过颠覆大明王朝的美梦,两人都有着巨大的野心,也容易对外发动战争,希望依靠掠夺来壮大实力,德川家康相对保守一些。重点还是致力于自身的建设,想着踏踏实实的让日本强大起来。

如今掌握日本政权的,是德川家康创立起来的幕府家族,应该是趋向于平稳的,不存在主动进攻朝鲜。

至于说朝鲜的日本商贾突然多起来。也许是一种巧合,同时张凤翼率领的大军,还驻扎在平壤,有了这一股的大军,难道还怕日本人入侵吗。

凡此种种情况,暂时迷惑了苏天成,苏天成根本不会想到,朝鲜的使者马上就会到京城,向皇上提出来要求,恳请明军撤出朝鲜,这也就导致了后面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使者没有逗留多长的时间,或许是看见,苏天成对这一切都没有多大的兴趣,也就很知趣的离开了。

使者离开之后,洪承畴、孙传庭、毕懋康等人,都进来了,他们刚刚在一起接了圣旨。

不管皇上有什么旨意,在这里,一切都是苏天成说了算,是不是展开进攻,或者是暂时的防御等等,所以大家来,也是想着听听苏天成有什么要求的。

苏天成看了看众人,慢悠悠的开口了。

“皇上下旨了,估计是朝廷里面,有些大人着急了,他们也不想想,我早就说过了,战役期间,不想有人插手干预的,故而朝廷里面的议论,我们不必去理财,我还是那个意见,需要明确后金鞑子如何调整部署,需要掌握准确的情况,不能够盲目的出击,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准备的时间长一些,我们的损失就小很多了,水师从登州运送来了不少的炮弹和子弹,这是我们急需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补充兵力,上次统计的准确数字出来了,江宁营阵亡六千余人,重伤一千余人,损失接近十分之一了,这样的损耗,我们是不能够多次承受的。”

“投降的六千汉军,如何处置的问题,洪承畴提出来了意见,朝廷的意思,是让我们自行处理,这个意思很明确,朝廷不会接这个包袱了,那我们就要自行消化,我考虑过了,洪承畴的意见是有道理的,这些汉军,不管怎么说,长期在军队之中,基本的素养还是有的,至少比寻常的百姓强,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军士,进行强化训练,招募军队的事宜,一直都是洪承畴负责的,这次还是你来负责。”

“不过对这些汉军的训练,必须要严格,甚至是严酷,这些汉军的习气很不好,存在的缺点很多,要花费大力气,纠正他们的缺陷,训练要严酷,违反军法的,一律斩首,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就能够纠正这些兵油子的痞气。”

“关于征伐的事宜,我的意见是,暂时不要着急,现在后金鞑子比我们着急,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皇太极一定会调整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