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7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6(1 / 2)

任何的机会,这样的做法是令人愤怒的。

杨嗣昌抛弃了一切的幻想,对于皇上和朝廷,他没有什么信心了,难道说这一切都是报应,父亲杨鹤忠心耿耿,最终结局凄凉,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但也是这样的结局,只能够说毕父亲好一些了,将来的历史上,总会留下自己的名字,曾经担任朝廷的内阁首辅。

杨嗣昌更加懊恼的事情,是他的志向没有能够抒发出来,担任内阁首辅这几年的时间,他几乎没有独立施政的机会,很多的想法,都被皇上否决了,有一段时间,内阁甚至成为了皇上货真价实的秘书班子,皇上想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想法,让内阁来议论一下,加以完善和补充,主意还是皇上自己拿的,那段时间,朝廷也没有太多的大事情需要办理,相对比较平静,竟然也平稳过来了。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杨嗣昌早就有预感,朝廷和皇上迟早会败给苏天成,这样的情况下,内心终于朝廷和皇上的他,还是想着能够做出来自身的贡献,尽力阻止这等事情的发生,可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被排斥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第一个来拜访的是鹿善继。

鹿善继赋闲一段时间了,在是否与后金鞑子和谈的事情上面,杨嗣昌征求过鹿善继的意见,鹿善继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坚决不同意和谈,不同意后金鞑子俯首称臣,鹿善继也是有着一些预见的,认为后金鞑子不过是再次使用缓兵之计。

在杨嗣昌心情最不好的时候,鹿善继来拜访,在门可雀罗的时间,鹿善继来了,这是真正的朋友,绝非那些敷衍趋势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杨嗣昌将鹿善继带进了书房里面,他本以为鹿善继是来安慰他的,可想不到这次的谈话,会成为异常重要的一次交谈。

鹿善继没有直接说到内阁的调整,而是直接说到了皇上与苏天成之间的事情。

“大人,在下以为,朝廷皇上与苏大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了,在下明白大人的心愿,还是想着能够妥当处理这个矛盾的,可从如今的情况发展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鹿兄为什么这么说啊。”

“很简单,看看内阁的诸位大人就清楚了,首辅周大人善于揣度皇上的心思,做出来的任何决定,都不会违背皇上的意志,次辅陈大人,曾经担任辽东巡抚,曾经秉承皇上的旨意,在辽东对后金鞑子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惨败而归,承担责任的同时,对苏大人的印象绝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也是清楚皇上的心思的,还有钱大人,据在下了解,钱大人是东林学子的领袖,苏大人与东林书院之间,历来就是由矛盾的,如此的情况之下,想着内阁能够劝阻皇上,让皇上冷静下来,妥当处置与苏大人之间的矛盾,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杨嗣昌点点头,没有说话,鹿善继说到的都是实情。

鹿善继的话语很快转向激烈了。

“这段时间,在下思索了很长时间,在下一直都在思索一件事情,逝去的孙老大人是忠于朝廷和皇上的,为我大明的稳定,也是做出来了贡献的,可为什么孙老大人逝去的时候,将所有的家眷,都托付给了苏大人,单单从如今的情况来看,孙老大人岂不是自找麻烦吗,可在下思索了这些日子,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大人早就有先见之明。”

鹿善继说到这层意思,杨嗣昌有些忍不住了。

“鹿兄,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要将孙老大人也牵连进来吗,朝廷之中这种争斗,我认为还是不要插足的好啊。”

鹿善继的脸上出现了冷笑的神情。

“大人前不久还是内阁首辅,有些道理在下不用明说,也是清楚的,大人想着置身事外,这有可能吗,若是能够这样做,孙老大人早就会做出来这样的选择,在下今日来拜访大人,是早就想好的,大人以前是内阁首辅,在下这些话不好说,也不会说,不过如今的情况不同了,在下没有多少忌讳了,在下以为,大人必须要做出来选择,要么继续效忠皇上和朝廷,要么选择苏大人,没有中间的道路。”

杨嗣昌的脸色有些发白,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也是一直都不愿意考虑的事情。

看见杨嗣昌的表情,鹿善继决定要说出来最终目的了,他本就是蒙古人,直爽,不会藏着掖着,虽说曾经担任兵部尚书,但在重大事情方面,还是保持了这样的性格。

“不瞒大人,在下想好了,准备离开京城,前往登州了,大人若是觉得在下想着谋逆和造反,尽可以到朝廷去告发,在下只能够认了,可在下也有几句话要提醒大人,朝中的风暴很快就要来临了,皇上既然动手了,不清洗是不可能的,朝中凡是与苏大人有交集的,估计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一定会被追责的,在下就是其中之一,万历年间、天启年间,这些事情还少了吗,在下看到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势力开始增强,内宫的权力日益膨胀,如此的情况下,皇上就是想着控制,恐怕也难以完全把握,排除异己的风暴马上要来临,在下可不想等在京城送死,在下也希望大人深思。”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敏感的时期

济尔哈朗刚刚抵达大明京城,就发觉到情况不对,虽说他不可能掌握到大明朝廷的内部情况,但凭着超人的感悟能力,他能够体会到不一般的情绪。

济尔哈朗这次来到大明京城,与上一次的情况不一样了,他是肩负重任的,而且相关的局面,皇太极也给他交底了,眼看着身体异常虚弱的皇太极,硬撑着身体操心大清国的事宜,济尔哈朗的内心也是不舒服的,特别是他负责驻守辽东,却遭遇了惨败,虽然自己驻守在广宁,保住了主力大军,但驻守在西平堡的大军全军覆没,面对如此的局面,济尔哈朗是有着很深的自责心理的。

在大清国遭遇到困局的时候,来到大明京城谈判,这是需要实实在在付出一些东西的,如同上次那样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济尔哈朗也需要为大清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让大清国真正的实力不受损。

所以掌握大明朝廷的动向,就是他的主要责任了,而这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由吏部侍郎贾吉涵来完成了,贾吉涵与大明内阁的周延儒有过接触,而且与周延儒的管家周康的关系不错,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用银子开路了,很多事情就完全可以办好。

发现气氛有些不对的济尔哈朗,迅速派出贾吉涵去拜访周康。

济尔哈朗以为这个任务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贾吉涵也是使团之中的一员,身份公开了,与以往的情况不一样了,想着见到周康,也不过是试探一下。想不到贾吉涵居然完成了这个任务,见到了周康,五百两的黄金也送出去了。

贾吉涵带回来的情报,令济尔哈朗高兴,原来周延儒出任了大明朝廷的内阁首辅,这个信息太重要了。要知道周延儒是支持和谈的,也正是贾吉涵乔装打扮来到大明京城,见到了周延儒,这一次的和谈才有可能进行,既然周延儒出任了内阁首辅,那岂不是说明,大明朝廷对这次的和谈也是看重的,肯定是那个崇祯皇帝认为周延儒立功了,所以才会提拔的。至于说前任的内阁首辅杨嗣昌,估计是不同意和谈,所以被撤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