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76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60(1 / 2)

朝廷下的诏令,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完成的,黄得功能够升任总兵,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功劳,当年辽东战事起的时候,黄得功曾经和后金鞑子拼命,表现出来了勇猛,后来又跟随熊文灿,参与了剿灭流寇的战事,表现一样是勇猛的。

这种性格的黄得功,在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之后,二话不说,诀要按照要求行事了。

黄得功与苏天成不熟悉,但作为长期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黄得功知道苏天成的厉害,更是知道江宁营不一般,也许这次的战斗,会非常的残酷,谁胜谁负还是说不清楚的事情,对于苏天成造反的事情,黄得功是深恶痛绝的,认为苏天成实在是逆天。

也正是因为心无旁骛,接到圣旨之后,黄得功一直都是在做着准备,他要求军士坚持训练,时刻准备好开拔,在接到了朱由菘和秦三德的通知之后,他也是马不停蹄的赶赴南京,要不是因为事先接到了左良玉的信函,他早就到南京了。

两人在南京城外的交谈,尽管时间很长,可意见却不一致。

因为两人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左良玉想到的多是自身的利益,黄得功想到的却是朝廷的利益,黄得功率领的大军,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战斗力一直都是不错的,而且黄得功因为有了在辽东作战的经历,知道军队强悍的重要性。

左良玉比黄得功聪明,不仅仅身强力壮,而且有勇有谋,家横跋扈也是比较出名的,从个人的声誉上面来说,是远远比不上黄得功的。

就从这次的交谈来说,左良玉就很有心机,他没有首先表露出来目的,而是表明很长时间没有见到黄得功了,而且埋怨说因为苏天成的造反,他们这些在外面领军的将领,也要非常注意了,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朝廷的怀疑,弄得以前很容易的见面,现在都需要小心翼翼,长此以往对朝廷肯定是不利的。

左良玉的这番开场白,很快引起了黄得功的共鸣,毕竟都是领军打战的将领,讲究的就是直来直去。

看见时机成熟之后,左良玉马上进入了正题,询问黄得功是否知道这次被召见目的,看见一脸茫然的黄得功,左良玉的心里有了疙瘩,若是按照圣旨的要求,朱由菘和秦三德应该是要求他们带领大军一同来到南直隶的,而不是两人单独前来,当然,赶到南京的还有凤阳总督马士英,可马士英的情况与他们不一样了,凤阳是大明的龙兴之地,肯定是要重点保护的,绝不能够遭受到损坏的。

左良玉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朱由菘和秦三德很有可能是要统一指挥权,那样的情况下,虽说军队还是归自己指挥,但一切的行动都要听朱由菘和秦三德的,这样的情况,左良玉是难以接受的,且不说处处受到掣肘,就连大军想着多谋取一些粮草,也是有着很大困难的。

想到这些之后,左良玉试探黄得功的意思,想不到黄得功一口气就表达了意见,绝对服从朝廷的指挥,这令左良玉很是沮丧,看样子想着争取到黄得功,可能性是不大了,至于说孙泰和马士英,那是更不用考虑的事情了,人家是绝对听朝廷的。

交谈到了后来,左良玉假装分析这次召见的目的,也说到了统一指挥权的事宜,黄得功还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这促使左良玉下定了决心,若是情况不对,那就自己来想办法,总之自己率领的大军,必须要占到便宜,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上面的布置来行事。

两人交谈了半天时间之后,很快分开了,黄得功首先进入到南京城去,左良玉稍微滞后一步,这也是为了避嫌,免得被人家看见了,又有什么话要说了。

可惜左良玉不知道,秦三德尽管是太监,可人家考虑事情是非常周密的,早就在南京城外做出来了相应的布置,加之左良玉带的随从是不少的,很容易被发现,故而左良玉和黄得功见面交谈的事宜,秦三德早就知道了。

左良玉更加的想不到,一场斗智斗勇的博弈,马上就要在南京城内展开。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埋下祸根

进入官驿的时候,左良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朱由菘和秦三德的脸上都带着笑容,马士英和黄得功早就进入官驿了,孙泰也在这里等候,此外还有南京一些其他的官员,整个的气氛看上去很是和谐,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作为纯粹的武将,在众多的文臣面前,是不可能大摇大摆的,这也是大明的习惯,武将一般都没有什么文化,甚至是目不识丁,包括黄得功就是这样的类型,就算是武进士,身份也远远不如文进士的,骤然遭遇到这样的场景,善于分析的左良玉,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至于说是什么地方不对劲,他还要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左良玉的不祥感受,很快得到了应验。

众人都到齐之后,朱由菘代表皇上和朝廷,首先宣读了圣旨,这份圣旨是专门发给朱由菘和秦三德的,无非是两人有着临机专断的权力,手持尚方宝剑,对于不服从指挥或者是投敌叛变的官吏将士,均可以直接处置,不必要请旨了。

跪听圣旨之后,众人站起来了,不过脸色各不相同,黄得功和孙泰两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是皇上派来的大帅,就应该有着起码的威严,要不然下面的将士都不服从调遣了,还怎么去打战啊,何况对手是大名鼎鼎的苏天成。

马士英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在场的所有官员之中,他的资历是最老的,万历年间的进士,只不过官运不济,一直都没有能够成为京城的高官,对于目前的形势。他有着自身的判断,尽管皇上下旨了,要求南直隶的大军悉数集中,准备要征伐苏天成,但他非常清楚,驻扎在凤阳都城的大军是绝不会调遣的。那里是大明的龙兴之地,绝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所以不管朱由菘和秦三德说什么,与他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也不需要这个时候得罪人。

马士英一个人的表情不一样,这个圣旨,对于他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本来说正事之前。首先宣读圣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这个非常时刻,要求诸多的将领来到南京,却没有要求大军进驻,这本来就有些不正常。

宣读圣旨之后,朱由菘客气了几句话,接着说一切请秦公公做出来安排。

秦三德没有客气。当即开口了,主要说到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此次征伐苏天成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诸位都要做好思想准备,恐怕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不要想着能够快速取得胜利,言下之意。能够不失败、旗鼓相当就很不错了。

第二个观点,此次征伐的意义非同一般,关系到朝廷的存亡,皇上和朝廷是非常关注的,故而所有将士都要同心同德。绝不能够有二心,否则会严惩不贷,不管牵涉到谁,也不管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功劳,而且牵涉到的不仅仅是本人,家眷也要受到最为严厉的处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