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大明政客> 分节阅读 7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73(2 / 2)

王承恩一味的责备秦三德,而且没有丝毫袒护的意思,甚至连自身的责任都说到了,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看了好几遍的奏折,他一直都是有些疑惑的,为什么绝大部分的责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就算是秦三德的部署有些问题,可前期秦三德果断处置了左良玉。稳定了二十万大军,若不是秦三德做出来这个动作,说不定南直隶早就出现了内讧,一旦左良玉投靠了苏天成,只怕苏天成不需要动手,就能够占领南直隶了。

“朕可不想听这些。朕一直都是有着疑惑的,秦三德曾经是江宁营的监军,不管如何说,都是熟悉战场上诸多事宜的,倒是朱由菘。什么都不熟悉,难不成是就不愿意学习请教吗。。。”

长期在朱由检的身边,王承恩早就明白该怎么说了,若是直接保秦三德,那肯定是行不通的,皇上要展现自身的英明,自然会分析诸多的情况,越是这个时候,你越是将责任推到一个人的身上,皇上反而会疑心,在这个过程之中,皇上的心思慢慢就出现改变了。

王承恩掌握的要害是皇上的心思,因为苏天成的造反,因为朱审烜的背叛,皇上的心思被勾起来了,英宗当年的遭遇,谁都是知道的,包括明成祖朱棣,也是通过藩王的身份称帝的,朱审烜站出来支持苏天成,令苏天成在舆论上面主动了很多,而且将来也很有可能出现这一幕,到时候有了朱审烜和朱由菘等人,苏天成登基岂不是顺理成章。

亦或说朱由菘等人成为傀儡皇帝,也一样是可能的。

这才是皇上最为担心的地方,至于说太监,权力是皇上给予的,随时都可以收回去的,不可能威胁到皇上的位置,从这个方面说,太监是绝对忠于皇上的,所以从南直隶的事情上面,王承恩只要是掌握了这一点,就完全能够替秦三德翻盘,让秦三德全身而退。

果然,皇上的话题开始转移了。

“朕看见了一些奏折,大军遭遇失利之后,秦三德身体不适,一切的事情,都是朱由菘决定的,南直隶乃是朝廷关注的重点,如此关键时刻,处理事情怎能草率。。。”

皇上的矛头开始对准朱由菘了,不过这是一种本能的担心,王承恩明白里面的意思。这个时候,他不能够说朱由菘的坏话,还是要总结秦三德的不是。

“皇上,奴婢以为一切都是秦三德的不是啊,正如皇上所言,如此重要的时刻,秦三德让朱大人独自承担重任,说不过去的。。。”

朱由检的脸色有些变了,还没有等到王承恩说完,就开口了。

“秦三德的确有些责任,不过朕看这件事情,不能够完全怪到秦三德身上,朱由菘是兵部尚书,是朕任命的主帅,关键时刻,不能够发挥出来作用,却在奏折之中,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朕看这件事情不简单。”

要说以前王承恩如此的说,朱由检有可能怀疑王承恩与朱由菘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总是帮着朱由菘说话,这是不正常的,太监与朝中大臣,接触不能够太多,关系更不可能非常的亲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承恩的忠心,他是知道的,也是不用怀疑的,从正面的情绪理解,王承恩估计是考虑到了朝廷里面的局面,为了从大局出发,将所有的责任都怪到了秦三德的身上,要知道秦三德可是王承恩举荐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愈发觉得王承恩忠心了,能够自我检讨,不护短,不知不觉之间,他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朱由菘的身上了,朱由菘不明白军事部署的事宜,要说前面的很多事情,一定是秦三德做主的,这是不用怀疑的,可到了中后期,基本都是朱由菘做主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缘故。

朱审烜的背叛,给予朱由检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朱审烜曾经是内阁次辅,是大明的晋王,如此尊贵的地位,都投靠苏天成了,谁知道朱由菘是什么想法,要知道朱由菘和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疑心本来就重的朱由检,想到了这一点,愈发的坐不住了,要知道南直隶的一切事宜,都是朱由菘在发话,若是朱由菘的想法改变了,也准备投靠苏天成了,后果就严重了。

朱由检想到了内阁首辅周延儒,这件事情,可以看看周延儒是什么意见,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内阁是应该要拿出来意见的。

内阁很快商议了。

周延儒进入养心殿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焦急的,皇上要求内阁商议这么大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前面吃了败仗,如今谁承担主要责任的事情,还有派出什么人到南直隶去的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差事,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去的,至少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到南直隶去的。内阁最终商议的意见,还是钱谦益主动提出来,愿意到南直隶去。

内阁大学士出面去指挥,那当然是好事情了。

一直都有些看不起钱谦益的周延儒,这个时候对钱谦益的印象好了很多。

禀报是很直接的,周延儒没有啰嗦,很快说出来了内阁的商议意见,秦三德与朱由菘两人都要承担责任,至于说责任的大小,需要等到两人回到京城之后,再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周延儒禀报的过程之中,皇上的脸色不好看。

周延儒很快明白了,其实他已经尽力了,按说奏折上面写的很是清楚,主要责任就是秦三德,可周延儒还是认为,奏折不一定可信,还是需要调查的,这样就还没有明确责任的大小,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的。

可皇上的态度让周延儒明白了,皇上需要决定,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而且皇上内心已经有了意见了。

周延儒硬着头皮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此次南直隶的失利,秦公公和朱大人都是有责任的,要说责任大小的事宜,臣以为朱大人的责任大一些的,不管怎么说,朱大人都是主帅,秦公公是监军,重大的事宜两人商议,最终的决定需要朱大人做出来的。。。”

简单的几句话,后面包含了太多的曲折和努力。

走出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的脸上没有什么笑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