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稳定的是归顺的军士,这些军士亲眼见到了范景文,在给范景文磕头行礼之后,他们的心情迅速的平定下来了,人家范景文是什么身份,原来是大明内阁大臣,如今是大晋王朝的丞相,而且还是专门管着官吏的,人家如此尊贵的身份,都不怕死,自己还有什么可担忧的,若是还显露出来害怕的情绪,那就要遭遇到众人的耻笑了,自己都抬不起头来的。
其次稳定下来的是诸多的郎中,范景文见过他们之后,他们也感觉到了肩负责任的重大,如此关键的时刻,千万不能够有退缩的表现,实际上能不能真正的阻断黑死病的传播,他们的作用是最为巨大的,毕竟几天时间过去了,南区和北区的黑死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已经有人趋于好转了。
最后稳定下来的是隔离区内外的人,有老百姓,也有士绅富户和商贾,得知范景文进入到隔离区,他们不需要做什么工作,自然就稳定下来了。
范景文还专门到南区和北区去巡查了,也到了进入隔离区的地带巡查。
尽管说带着口罩,尽管说全副武装,但谁也不敢保证不沾染上黑死病。
在这个过程之中,范景文一直表现的非常坦然,这就是真正的气度,他还安慰诸多的军士、郎中和百姓,告诉大家,朝廷一定会尽力救治众人,不管是身体染病的还是尚未染病的,都不必惊慌,朝廷绝不会放弃大家。
范景文的表态,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不过在巡查的过程之中,范景文也被震惊了,出于安全的考虑,进入隔离区的地带,他仅仅去过一次,但从看到的情形和军士的禀报来看,黑死病的蔓延进入到高峰期了,尚未进入隔离区的人群,里面死亡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军士也没有办法,轮流的换班,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忙碌,根本没有歇息的时间,从京城涌过来的人太多了。
亲眼所见,范景文总算是明白了,黑死病是如何的猖獗。
隔离区内外,每天都要焚烧尸体,内外的人对这样的局面,已经有了麻木的感觉了,如今大家都清楚了,被隔离的原因,就是因为黑死病,而之所以患上黑死病,是因为老鼠的原因,可后悔有什么用,当吃就连观音土都成为了好东西,就不要说还有一些肉的老鼠了。
隔离区内外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南区和北区患上黑死病的人,死亡率并不是很高,他们每天按照医嘱,喝下汤药,加上充足的饮食,一般情况下,身体素质还不错的,都在开始慢慢的恢复,只是那些老弱病残,无法救治过来,但隔离区外面的情况就不同了,死人多了很多,要不是军士每天都焚烧尸体,说不定死的人更多。
范景文进入到隔离区,就成为了实际上的指挥员,不管遇见什么问题,他都是可以直接拍板的,除非是特殊的情况,才会将相关的情况禀报给皇上,而范景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了进入隔离区检查的郎中和军士的力量,尽量让隔离区外面的人,尽早的进入隔离区,这个举措,后来被证明是绝对英明的。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生死考验3
设立隔离区,消耗的银子绝不是小数目,可谓是流水般的花销,但到了这个时候,朱审烜只能够是咬牙坚持了,好在户部尚书是苏天浩,在用银子方面,只要是苏天成和朱审烜开口说了,是想尽办法都要支撑下去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隔离区的作用愈发的凸显出来了,天津城周围,没有出现一例的黑死病,黑死病的蔓延趋势,基本上被遏制住了。
但大明京城的情况,就远不是这样了,人性的善恶,在黑死病的面前,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恐惧、冷漠表现的一览无余。
尽管朝廷里面的官吏,不是很清楚黑死病的厉害,但对于这种死人的情况,他们还是感觉到恐惧的,包括皇宫里面,一些出来的太监和宫女,也因为染病出现死亡的情况,故而有些人提出来了,必须要大规模的清理外来的人员,不能够让京城被流民毁掉了,这些提出来建议的文武大臣大概是忘记了,之所以会在京城出现这么多的流民,完全是因为后金鞑子的威胁,也有粮食缺乏的原因,朝廷应该在这个时候拨付银两和粮食,解救百姓。
于是大规模的清理开始了,不管是流亡到京城的百姓,还是士绅富户商贾,都在被清理的范围之内,其实多尔衮已经撤离了,战争的威胁根本不存在了,按说朝廷也可以拿出来部分的银两,开始救济京城内外的百姓了,可惜朝廷的选择是相反的,他们不管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更加没有想到要好好的救治。
内阁首辅周延儒完全处于矛盾之中了。
一方面他尽力要求户部拨付银两,工部和顺天府组织郎中对患病的人员进行救治,一方面是皇上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掌控权力的王承恩等人,想到的是清理这些人,因为黑死病已经开始蔓延到皇宫之中,令他们产生了巨大的恐惧。
也就是在这种矛盾之中,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开始了。
作为一个延续几百年的王朝,不管是士绅富户。还是寻常的百姓,内心里面都是认可大明王朝的,也是承认大明王朝的正统,就算是南方成立了大晋王朝,就算是大晋王朝有着很多的优异之处,但老百姓的认识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更不用说北边的后金,完全被视作异类和蛮夷,此等的情况之下。大晋王朝想要统一思想,恐怕比统一天下要难很多的。
这恰恰是朱由检和大明朝廷可以充分利用的因素,也是苏天成比较担心的问题,试想一下,就算是推翻了大明朝廷,可民间还是有很多支持大明朝廷的读书人和士绅富户,这些人总是在背后捣乱,作为朝廷来说。也是非常恼火的。
可惜朱由检和大明朝廷根本没有这样做,恰恰相反。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毁掉自身的正统职位,都是在彰显大晋王朝的优秀。
从锦衣卫和东厂开始控制朝政开始,这种迹象就愈发的明确了,朝廷之中的绝大部分官吏,都感觉到心灰意冷。开始偷偷的与大晋朝廷联系,希望将来能够在大晋朝廷之中谋得一席之地,就连内阁首辅周延儒都有着这样的想法了,更不用说下面的官吏了。
黑死病开始在京城内外蔓延的时候,朝廷内部的矛盾已经很是尖锐了。
苏天成专门派柳敬亭前来。提醒朝廷注意黑死病,这个消息已经传开了,想不到以王承恩为代表的锦衣卫和东厂,居然想着斩杀柳敬亭,认为柳敬亭是苏天成派来的,凡是与苏天成有联系的人,都是应该斩杀的,尽管周延儒最终执意让柳敬亭离开京城了,但这种影响,在朝廷里面散发出来了,众人想到了还关在大牢里面的那些官吏,想到了笼罩在朝廷上方的恐怖氛围。
朝廷决定清理京城内外的百姓和避难的人,更是另无数有着正义感情的人士失望了,要说寻常的百姓,清理之后,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有不少的士绅富户,是专门来投亲靠友的,这些人也遭遇到清理,你说清理就清理吧,居然贿赂相关的官吏,就能够留在京城,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有人趁机发财,这恐怕就不是几句话可以解释的。
终于有官吏忍不住了,开始在早朝的时候提出来异议,遗憾的是,提出来异议的官吏,很快被投入到大牢里面去了,一些官吏去找到内阁首辅周延儒,周延儒也表示没有办法,一切都是东厂和锦衣卫掌控,放不放人是他们说了算。
朝廷之内更加的沉默,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连朱由检都没有想到。
请假的官吏开始大规模的出现,这些官吏之中,有胆子大的,已经偷偷的离开了京城,朝着天津方向而去了,当然离开京城的,基本都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