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点点头,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事情了,他早就派出周康与大晋朝廷联系,现在人家来要求他做出来相应的事情,还想着矜持要面子,失去的可能就是一切了,就算是将渠清泽献给了朝廷,对于京城失陷、大明朝廷覆灭,也没有任何的挽救作用,此等情况之下,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不用考虑了。
“渠大人的意思,在下明白了,就请渠大人明说,在下应该做什么事情。”
渠清泽点点头,想不到周延儒如此的直接,没有拐弯抹角,也没有提出来什么条件,其实这才是聪明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渠清泽开始说出来了相关的要求,也就是江宁营能够和平的进入到京城,包括外城和内城,至于说皇宫,不做要求,那也是皇上提出来的,要求周延儒打开皇宫,不是那么的现实,况且皇上也不想闹得皇宫里面乌烟瘴气的。
周延儒送了一口气,他最为害怕的就是要求他来打开皇宫,或者是将人直接带进皇宫里面,想不到渠清泽根本没有提出来这样的要求,至于说进入外城和内城,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守卫外城城门的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守卫内城的是京营的军士,锦衣卫前两日被撤换下来了,故而外城城门和内城城门,都在周延儒的掌控之中。
周延儒放心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江宁营的军纪严明,进入京城之后,绝不会大开杀戒,更不会劫掠,相反会很好的维持京城的局势。
不过周延儒还说记挂皇上。
看见周延儒有些疑惑的表情,渠清泽再次开口了。
“周大人是担心大明皇上吧,这一点请放心,皇上已经说过了,这件事情亲自来解决,不需要其他人插手的,皇上早就做出过保证,护卫大明皇室的所有人安全,就算是他们想着抵抗,皇上也不会轻易杀戮的。”
渠清泽说出来这句话之后,周延儒站起身来了,对着渠清泽抱拳行礼了。
“皇上仁慈,周某铭记在心了,俗语说的好,食君禄,为君忧,忠君事,在下已经有失操持了,本无颜说话了,可在下还是要感激皇上的大度,请渠大人放心,明日子时,大军可以直接进入京城,在下亲自在内城城门处迎接。”
周延儒离开客栈之后,渠清泽的脸上带着微笑,他没有想到,谈判会如此的顺利,眨眼之间,一切都定下来了,延续几百年的大明朝廷,终于走到了覆灭的边沿,可悲可叹,但在强大的大晋王朝面前,大明朝廷根本就五还手之力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别有一番滋味
苏天成的发迹,严格说起来,与北平没有多大的关系,成为了殿试榜样,他就请求外放离开了京城,之后一直在大明各地奔波,到北平的时间很少,但因为夫人朱审馨一直都在北平,所以他时常回到北平来,作为大明的京城,北平被赋予不同的意味,这里是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官场的博弈、权力的争斗,几乎都在这里展开,苏天成也曾经在这里体味到了官场博弈的滋味,只不过他抽身很是及时,基本上不参与到朝廷的党争之中去,也正是因为如此,苏天成在创建大晋王朝的时候,官吏队伍是比较干净的。
大晋王朝成立之后,苏天成是非常注意党争的,要说在朝廷里面,朱审烜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既是内阁首辅、尚书令,百官之首,又是大晋王朝皇后娘娘的亲哥哥,权势非常的惊人,但苏天成时常的告诫朱审烜,创建一个王朝不容易,大明王朝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衰败,党争是很大的原因之一,故而朱审烜也是非常注意的。
当然,苏天成不是迂腐之人,也不会学习几百年之后的做法,什么官员的收入比寻常的百姓还要低,对官员捆的死死的,因为他非常清楚,时代不一样了,官员的素质,比寻常百姓高很多的,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多,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文盲,甚至有读书人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的说法,故而读书人就是支撑朝廷最为重要的力量。
老百姓视官员为青天大老爷,官吏视百姓为衣食父母,虽然是诸多的王朝都强调的观点,可真正这样做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恐怕百年之后。能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还是不好说的事情,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好高骛远最终是要吃大亏的。
苏天成记得很清楚,西汉时期的王莽,就是最大的教训。王莽推翻西汉,建立起来王朝的时候,与大晋王朝面临的情况有些相似,政治,官吏贪墨,党争横行无忌,加之士绅富户大量的兼并土地,使得老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更有连年的灾荒,令老百姓基本没有了活路,继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造反,流寇一度横扫各地,重创了大明王朝。
王莽被誉为是是一个有远见而且无私的改革者,甚至被称呼为社会主义皇帝,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有作为的皇帝,却在登基二十年之后。被起义军推翻杀死,短短二十年的王朝。成立历史上最为短命的王朝之一。
王莽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甚至符合千年之后的思潮,可惜生不逢时,在什么时代,就要注意这个时代的特点,做事情唯有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寻求改变。
苏天成推行的很多政策,甚至毕王莽当年还要激进,譬如说将耕地收归朝廷所有的举措,就是不一般的。弄得不好引发了所有士绅富户的反对,苏天成将死无葬身之地,但在推进这个政策之前,苏天成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壮大江宁营,有了军队的支持,而且当初的时候,苏天成就没有给予江宁营将士土地的奖赏,一直都是要求将士的家人租赁耕种土地,之后又在山东等地,大规模的发展商贾,令经济开始高度繁荣,市场开始热闹起来,很多的财富也在市场上产生了。苏天成做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进入大晋朝廷的官吏,一律都不得拥有土地,土地必须要收归朝廷,朝廷拿出来一部分的银子,表示收购土地,但数量不多,仅仅是表示,另外的一方面,大晋朝廷给予官吏的俸禄是很高的,足以让他们养活家人,过上体面的日子。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之下,收回耕地依旧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熟知历史可以明确得失,掌控未来就能够决定历史的走向,有了如此好的条件,苏天成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渠清泽的情报很快传出来了。
大晋二年二月十一日子时。
整装待发的江宁营将士,精神矍铄,他们都知道,今夜要进入北平了,这可是大明朝廷的京城,一旦进入了这里,就意味着大明朝廷被推翻了,被颠覆了,大明朝廷从此将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晋王朝。
江宁营的将士不可能不激动,这么多年了,他们南征北战,以前是为大明朝廷效力,剿灭流寇,狠狠打击后金鞑子,后来他们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王朝,为了推翻大明王朝,不长的时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大晋王朝建立起来了,江宁营的军魂苏天成成为了大晋王朝的皇上。可不管怎么说,大晋王朝还没有固定的京城,这是所有人内心的遗憾,如今拿下了北平,大晋王朝将要定都于此,到了那个时候,大晋王朝就真正的矗立起来了。
能够亲身为王朝的建立拼杀,能够亲自见证王朝的兴盛,这是每一个江宁营将士的心声。
随着洪承畴的一声令下,大部队开始行进了。
二月的夜晚,依旧是非常寒冷的,可没有将士感受到寒冷,他们全身都是热乎乎的,这种情绪在大队人马之中蔓延,马蹄依旧包裹着,这成为了习惯,将士们骑在马上,虽然没有开口说话,可依稀能够看见每个人兴奋的神情,天公作美,一轮快要满圆的月亮高挂在天空,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和谐。
京城外城的南门早就打开了。
大明京营的军士,整齐的站在城门内外,等候江宁营进入,接到了打开城门迎接江宁营进入京城的消息,几乎没有军士反对,绝大部分的军官也是赞同的,少数不赞同的军官或者是军士,也没有机会去告密,被捆起来或者是直接斩杀了,军士已经没有了斗志,谁也不想在一场毫无意义的注定要失败的战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