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威将军但说无妨,对交州军士子民有利之事,燮自然乐于参与其中。”事已至此,纵然知晓刘封极有可能再占上些许便宜,但士燮却自然不敢不应,一旦在此将刘封彻底惹怒,刘封城中所带那两千五百军士,足够其在交趾横冲直撞。
“吾观交州,虽户口有些不足,但各类资产却是十分丰富,这崇山峻岭,白白荒废却是可惜,故封有心帮助威彦将军将这交州深处与中原连接一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竟有此事我交州物产确是丰满,但因这连年战乱与道路不通之故,除却荆州之地,竟不能与中原相连,燮在此数十载,虽使得交州子民安居乐业,并且在此传道授业,却终不能使得交州子民走入中原,实乃一大憾事,子威将军若能将我交州与中原连接,燮感激不尽”
刘封所言之事,正是士燮这数十载急需解决之难题,近年战火纷飞,就连其经由荆州运给汉皇进贡之物也是在途中不知被何人所劫掠。
“威彦将军可知交趾龙编县那一千余里兴古鸟道”刘封闻言不动神色,却只是问出此事。
“子威将军竟知此路此路确是可自我交趾经由南中直抵益州腹地,再由益州前往中原发达之地,但子威将军有所不知,由此道路进入益州之关隘进桑关却被刘璋严加看守,不使故官长吏入蜀,加之那鸟道天险,极为难行,且中途有水道若干,交州无船,这才难以行进。”
士燮听闻刘封提起那兴古鸟道,当下长叹一声,道出其未能经由此路前往中原之原因。
“若是封能够助威彦将军在短期内将此路走通,并拓展一番,使得交州与益州乃至中原能够通商,不知威彦将军意下如何”
“子威将军能有此心,燮心中甚慰,只是不知将军有何办法能将此径走通”刘封年少轻狂,士燮并未登时便相信刘封所言,其心中所想,乃是刘封需得说出其认可之策,不然若是刘封仅想利用此事谋取交州他物,那便得不偿失了。
刘封自然对此事早有准备,微微一笑,问道:“威彦将军在此地经营数十载,想必与那南中之地各个豪强皆有不浅交情吧”
士燮闻言先是一愣,而后又是连连摆手称:“话虽如此,但南中之人大多未曾开化,尚且不如我交州,并无甚用处。”
“威彦将军此言差矣,这兴古鸟道若得南中之人与封支持,定能直通益州天府之国”
正文 第213章 盟书已成第二更
当下,刘封便俯身在士燮耳畔低语一番,士燮闻言,就连面上那层层叠叠的皱纹都好似要舒展开来一般,只因刘封所言,实在是让士燮闻所未闻,但却又句句直中交州软肋,士燮心知若是当真按照刘封构想,在其有生之年,说不定当真可使交州百姓摆脱这蛮夷之名,与中原百姓一般无二。
“子威将军所携那两千精兵,当真可留在我交州”
“确是如此,这两千精兵熟知我荆州练兵之法,若有其相帮,如此不出一载,便可使得交趾守军亦有所提升,不光如此,我这两千精兵留于交趾,还可将我荆州屯田之法教与交州军民,使得日后这两千精兵与交趾之军粮饷皆可以自给自足。”
刘封这屯田之言一出,又是让士燮面上红光闪现,交州之民不似中原,向来不善种田,士燮这近二十载也未能解决此事,究其缘由,乃是因并无中原人士愿意到此推广这农耕之事,若当真刘封能让这两千军士驻扎在此,大兴屯田之事,交州百姓一见之下,定会自愿加入,假以时日,交州便再无今日这贫瘠之态。
“不知子威将军有何条件”
经过今日与刘封交涉,士燮对刘封此人已然是有了不少了解,知刘封既不会使得其自身吃亏,也断然不会白白坑害与人,其所出之言,所说之策,皆是有利于双方之事,故士燮决计不再说那无用之语。
“封之条件,便是这两千精兵驻扎在交趾郡中龙编县,且那兴古鸟道一旦贯通,还请威彦老将军暂且保密,待封利用一番后,再行作为通商之用。”
“此事自然并无不可。只是不知子威将军后续是否还会有兵马前来”士燮眼里何其刁钻,刘封说出此言后,士燮心中便是一动,隐约猜出刘封目的,但却并未点破,只是如此问道。
“苍梧既已然归封所有,那苍梧至交趾之间,自然是要多有来往,不过还请威彦老将军放心,纵使封派遣数万大军来此,也不过是在此路过,定不会犯交趾分毫”
刘封出言说得掷地有声,此番也算是承认了其想要扩充那兴古鸟道确是有所图谋,但同时也明确其不过是想要在交趾借道,并且利用士燮与南中各路豪强之间良好关系使得大军经过南中之时不会被那高原之上瘴气弥漫所害,如此,交州便算得上是卖了刘封一天大人情。
“燮既与子威将军结盟,而子威将军今日所提之事又对我交州皆是千秋大计,燮又怎能不知,燮在此保证,今后子威将军但有驱使,燮无不从命,我交州与子威将军,同进同退”
士燮此番言罢,与士徽皆是站起身来,向刘封拜了数次,面色凝重,至此,刘封与交州才算得上的当真成为了盟友。
刘封此时亦是站起身来回礼,这短短一个时辰之间,虽已然将其此来所为之事几乎尽皆达成,但同时亦是与士燮许下了不少宏愿,这些宏愿,也并非是刘封无奈之举,交州幅员辽阔,但士燮已然年过古稀,刘封内心深处对交州又怎能无甚期盼故近些年来有士燮在此助其将交州发展一二,刘封自然无不愿之心。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