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明末传奇> 分节阅读 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 / 2)

看来只能够忽悠老爸了。

“父亲,孩儿真正的担忧,没有说出来,俗话说得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孩儿祭拜祖宗之后,曾经做过梦,也许是祖宗托梦,告诫孩儿一定要注意,家财不可外露,否则会遭遇到血光之灾,孩儿倒不是很怕,关键是牵连到父母,那就是孩儿不孝了,家里若是买了太多的土地,他人岂能不知道,人家要是眼红了,随便想什么办法算计,那就是麻烦事了,关键是人家在暗处,父亲在明处,可谓是防不胜防啊。”

郑福贵的脸色早就变得苍白了,忙不迭的点头。

“清扬啊,还好你说了,要不然我就准备托人去买地了,既然是祖宗托梦,这地是坚决不能够买了,我早就想着过节的时候,好好拜祭一下祖宗的,要不是祖宗显灵,家里哪里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啊,就依照你说的,我马上去想办法,将大部分的白银都兑换成为黄金,好好的收藏起来。”

说到这里,郑福贵没有忘记提醒郑勋睿。

“清扬,挣下这么多家产,最终都是为了你,有需要用的地方,你尽管支取,不要太节约了,再说家里也不缺银子了。”

郑勋睿苦笑着摇头,这是典型的暴发户的心态,有钱之后,就想着不要节俭了,这样的心态一旦蔓延开来,想要收住就难了。

“父亲,孩儿可不是这么看的,也不是这么想的,孩儿是机缘巧合,才得到了如此的赚钱之道,家里的确是有银子了,可若是人人都是奢侈浪费的,银子再多也经不起折腾的,再说家训之中,也要求子孙决不可奢靡,故而这钱孩儿是不会胡乱花销的。”

郑福贵的头像吃食的公鸡一样,不断点头,老脸也有一些红。

“清扬,我说的意思你误解了,我是说你读书需要花钱,结交朋友也需要花钱,这方面千万不要节约了,再说我也相信你,绝不会乱花银子的。”

如释负重的郑勋睿,走出了堂屋,朝着卧房走去,其实他也没有完全想好,银子究竟该用到什么地方,需要花费银子的地方很多,但时机都不成熟,有些事情做的过分了,甚至会引发官府的猜忌甚至是插手。

府中的下人,每月领取的工钱,已经翻了两倍,可谓是谷里镇最高的,这也让众人更加的忠心,让郑勋睿欣慰的是,所有人对自己得到手的工钱都是保密的,绝对不会说的,譬如说郑锦宏,每月领取到的银子,达到了十两,比知县大人的俸禄都高,郑锦宏本身用不到什么银子,也很少有开销,还曾在在他的面前说,不需要领取这么多的银子。

其实这用银子的事情,郑勋睿也是彻底弄明白了,若是维持生活的开销,的确不需要多少,一年五十两银子,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寻常百姓家里,一年开销的白银不足五两,但若是寻欢作乐,每日里都朝着秦淮河去嬉戏,怕就是金山也可以消耗殆尽的。

郑勋睿有良好的习惯,用钱方面历来都是理性的,偶尔也有潇洒的时候,但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决定,几百年之后的消费习惯,和如今肯定是不一样的,很多的百姓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其他方面不可能有多少开销,能够供养家中的小孩子读书,那就是了不起的开销,寻常家庭根本不可能承受。

迄今为止,郑勋睿对银子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对农户真正的痛楚也是不完全了解的,虽说历史书上面写的不少,但那都是描述,真正如何,需要自己去体会的。

回到会客室,郑勋睿倒吸了一口凉气,桌上的那些纸张都不见了,那上面有他写下的绝密的东西,万万不能泄漏出去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荷叶进来了。

“少爷,奴婢看见屋子里很乱,帮助您收拾了一下,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卧房去了,您有时候看方便很多的。”

郑勋睿点点头,迅速朝着卧房走去,所有纸张整整齐齐摆放在卧房的桌上。

他松了一口气,荷叶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换做识字的人,看见这些内容,岂不是要大为吃惊。

“荷叶,去将火盆端来。”

一直到天黑,郑勋睿将所有的材料看了一边,熟记于心之后,一把火全部烧掉了,他吸取了教训,日后这些东西,当时写出来当时就要销毁,大意失荆州,真的发生意外,那就无法挽回了。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读者大大给与动力,拜谢了。

第三十章府试

九月初五是应天府府试的时间。

南直隶所属应天府的考生,只是经历县试和府试两次考试,就可以参加乡试了,其他地方就不一样,譬如说浙江省,考生在乡试之前,分别要经历县试、府试和院试,通俗一些说,也就是县里考一次,地市考一次,省里考一次,这些都是地方上的考试,被称之为小三元,应天府是以前京城所在地,不设三司,应天府府尹是三品大员,虽然比各省的布政使司低半格,但是高出地方知府两格。

可是从竞争方面来说,南京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以县试为例,上元县和江宁县,县试考生人数基本是一千人左右,其他地方县试人数能够达到五百人,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一些偏远的县,一百人都不到。

县试和府试,都是地方上的考试,说到底是为乡试做准备的。

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朝廷直接管辖的,主考官也是朝廷委派。

九月初一的时候,郑勋睿就做好了所有的准备,长时间的整理资料,很是消耗体力和精神,所以从九月初二开始,一直到九月初四,他什么都没有想,什么都没有干,就是好好的歇息,每日里天快要黑的时候,走出家门到四周转悠。

家里的房屋已经开始动工,府邸左边的一大块空地上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夯土垒墙,一些人在运输青冈石,几个石匠在认真打磨青冈石,打磨好的青冈石,很快被用在基脚上面,房屋底部的墙角,以青冈石为主。

九月初四的夜里,戌时的时候,郑勋睿就睡觉了。

丑时起身,简单收拾,坐上马车出发,前往应天府衙。

应天府衙在上元县境内,再说卯时必须要赶到应天府所辖的学府,府试在学府进行。

寅时二刻,迷迷糊糊的郑勋睿,感觉到马车停下来,周围嘈杂的说话声音瞬间传进来。

对于这种府试乃至于乡试时间的规定,郑勋睿是恨之入骨,考试本来就需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可府试和乡试定下的时间,纯粹是折腾人,卯时就要在学府或者贡院外面等候,被检查身体之后进入到考场,辰时考试才正式开始,官吏还要宣读考场纪律,主考官还要训话,半个时辰之后,考试才真正开始,没有忍耐力的考生,早就顶不住了。

郑勋睿暗自庆幸的是,他的身体还是不错的。

已经是秋季,南方的气候好一些,但也感觉到丝丝凉气,天色尚未大亮。

下了马车,郑勋睿看见的就是黑压压的人头,还有一些人手里举着灯笼,想必来的时间有些长了,区别考生和下人很简单,凡是带着四方平定巾的,肯定就是考生,没有带这种软帽子的,那就是跟随的下人了,四方平定巾本来是生员才允许佩戴的,可惜到了如今,读书人基本都佩戴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