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明末传奇> 分节阅读 27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72(1 / 2)

相应的准备事宜。

而承担这个任务的,就是洪门,洪门是社会组织,也可以看作的是江湖组织,但带有官方的身份,郑勋睿所要做的事情,会引发巨大的波澜,官府是不适合出面做的,由洪门出面最为合适,就算是有人想着弹劾,矛头也不能够直接指向官府或者是郑勋睿。

漕运总督府,东林书屋。

徐望华、郑锦宏、文坤、洪明成和徐吉匡等人,看着郑勋睿,神情很是严肃。

“我刚才说的事情,你们也都明白了,洪门所要承担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征收赋税的事宜是不是能够成功,关乎到淮北、陕西和复州等地的未来,一旦洪门在淮北各地打开了局面,陕西和复州等地,同样要采用此等的办法,全面征收赋税。”

“做这样的事情,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你们都是我最为信任的兄弟,若是在事情开始之前,你们有谁感觉到困难,现在就提出来,完全可以退出,我不会责怪任何人,可一旦承担了责任,开始做事情了,那就决不允许有退缩和迟疑。”

“此次征收赋税,分两步进行,首先征收商贸赋税,这是最为主要的任务,至于说农业赋税,可以暂时缓一缓,十抽一的税额,是明确的,谁都不能够违背,若是有人在操作的过程之中,与商贸勾结起来,暗地里胡来,那就按照郑家军的军纪军规,军阀处置,决不留情。”

“总督府和各地府州县衙门,暂时不出面,一切的事情由洪门出面去做,这里面的原因,刚才我已经分析过了,不过想要风平浪静,那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知道洪门的背后就是官府,就是总督府衙,就是我郑勋睿,所以他们的矛头,照样是会对准官府的,还是那句话,江湖上面的事情洪门出面处理,官府的事情我出面处理。”

“对于那些违抗的商贾,甚至是士大夫,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处理起来都不要手软,洪门按照江湖上的规矩去处理,让他们倾家荡产都无所谓,他们若是想着告状,在淮北甚至是南直隶都没有任何的机会,我们在前面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做了不少的铺垫,至于说他们想着上京城去告御状,那也由他们去。”

。。。

郑勋睿说的斩钉截铁,语气是冷酷的,应该说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第一次用这样的口吻说话,因为征收商贸赋税的事宜,关乎到未来的发展,大明已经出现资本社会的萌芽,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打压是愚蠢的,必须顺势而上,加以引导,同时规范资本运作的行为。

其他人不明白其中道理,郑勋睿是非常清楚的,资本社会萌芽之后,商贾将形成巨大的力量,有些时候足以与官府抗衡,甚至左右官府的决策,故而官府必须要尽早插手,确定相关的制度和规矩,让商贾在制度和规矩的约束之下赚钱,同时官府也从中获取巨大的赋税。

第四百一十五章上下同心

郑勋睿做出调整赋税结构的决策,这是无法同任何人商议的,因为商议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会反对,因为调整赋税结构,直接影响的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要知道支撑朝廷的就是士大夫阶层,他们掌握权力,制定政策,你要是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会疯狂的反扑。

领袖因为站立的层次不一样,所以在重大的事情上面,只能够独自拍板。

郑勋睿很清楚,目前的赋税结构不调整,那么任何的事情都无法很好的办理。

就从郑家军的崛起来看,虽说前期因为征伐等等,缴获了大量的钱财,得以让郑家军大幅度的发展,但真正能够支撑郑家军平稳发展的,还是与蒙古部落的互市,这其实是一种赚钱的手段,故而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依旧留下五千将士驻守在西安等地,目的就是保护与蒙古部落的互市,从中赚取钱财。

可随着郑家军的逐步壮大,这样的开销显然是不能够满足的,特别是火器局开始研发火器和火炮之后,开销大幅度的增加,若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几乎是无法维系的。

继续的盘剥百姓,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是自取灭亡。

官府的正常运转,那就更不用说了,官吏的俸禄低得可怜,若不依靠火耗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可火耗全部是百姓承担的,这等于是加重百姓的负担,最终百姓有无法承受的时候,北方的大乱就是很好的例子。

朝廷也因为赋税的枯竭,战争的频发,疲于奔命,拿不出来银子解决民生的问题。试想大明沟渠河道十余年没有维修,就算是正常的年份,那都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连续的天灾,让老百姓基本没有了活路。

想要解决这一切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赋税结构。让商贸赋税占据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而且官府还要贯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将征收到的商贸赋税,合理的支配,其中必须有用于民生的部分。

淮北各地能够大规模的救济百姓,其实是依靠当初剿灭漕帮之后,所得到的收入,这些钱财本可以支撑很长的时间,让郑勋睿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可是诸多事情的出现,让郑勋睿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他若是不及早的动手,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遇见的困难会愈发大了。

一旦赋税结构的调整取得成功,郑勋睿接下来就要给朝廷上奏折,在淮北开海禁。

郑芝龙盘踞在福建一带,依靠着强大的船队。控制了海上的运输,每年从中获取的收入达到了千万两白银以上。早就超过了朝廷全年能够得到的实际赋税的收入,可以说郑芝龙通过控制海上的运输道路,富可敌国。

郑勋睿岂会忘记这一块,一旦能够腾出手来,他肯定要插手海上贸易的事情,已经归总督府直接管辖的蓬莱水师。正在逐渐壮大起来,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蓬莱水师将成为海上的巨无霸,到了那个时候,郑芝龙就没有说不的机会了。

从这些方面来说。郑勋睿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

但做好这些事情,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那就是必须有得力的人去做,必须在大范围内获得支持,特别是郑勋睿所依靠和信赖的官吏,必须要支持。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调整赋税结构,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事宜,关乎到郑勋睿未来的发展,朝廷是不是支持,郑勋睿无所谓,他也没有打算让朝廷真正的支持,但总督府、淮北府州县的官吏,是必须要支持的,不仅仅是支持,很多时候还要参与其中。

譬如说洪门惩治那些不愿意缴纳赋税的商贾的时候,这些商贾到府州县衙门甚至是总督府去告状,那是肯定不能够得到支持的,不仅得不到支持,府州县以及总督府的官吏,还要毫不留情的予以训斥,只有做到上下一心了,商贾才会乖乖的服从。

商贾之厉害和精明,自古皆然,他们会找寻一切可以突破的地方,巧妙的加以利用,以从中获取到最大的好处,一旦淮北府州县衙门和总督府在调整赋税的事情上面,都出现不同的声音了,可想而知商贾和士大夫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史可法、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进入到东林书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