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明末传奇> 分节阅读 6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43(1 / 2)

高山仰止来形容此刻的郑勋睿,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内阁大臣、朝中部分的官吏,都仰头看着皇上,眼睛里面出现的是崇拜和敬仰,至于说诸多的将士,更是仔细聆听皇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了。

感触最大和最深的还是太子郑翰宇。

郑翰宇在外面游历足足两年的时间,本来是打算提前回来的,不过因为大军征伐的推迟,郑翰宇还是在北直隶各地游历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到瑞元四年底才回到京城。

刚刚回到京城,郑翰宇就在乾清宫足足两天的时间,向父皇详细禀报了游历的心得,而后父皇将他两年时间来写下的所有信函,都一一拿出来,有些信函里面所写的内容,让不过十六岁的郑翰宇,都感觉到脸红,而父皇很高兴,认为这都是郑翰宇真正的进步。

以父皇为榜样,这是郑翰宇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耳闻目睹之下,郑翰宇钦佩父皇的刚强和睿智,和谐的家庭关系,让郑翰宇体察到父皇的苦心,也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之下,郑翰宇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认识,深切明白了父皇的诸多治国理念。

郑翰宇已经逐渐变得成熟,尚带着稚气的脸上,显露出来些许成熟的气息。

这是郑翰宇第一次体验沙场点兵的气氛,这种蕴含巨大斗志的氛围,让他忍不住的热血沸腾,父皇曾经告诉他,今后他也会如此,站在最高处,面对诸多的将士,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保卫大明王朝。

尽管郑翰宇尚缺乏足够的治国经验,但他已经成功的塑造出来自身的性格,坚韧、顽强、不服输、善良、睿智,这一切,都将是大明王朝继续兴盛的保证。

出发的时间到了。

大军在副帅郑锦宏的率领之下开拔。

郑勋睿和郑翰宇站在一起。

看着已经长的和自己一样高的郑翰宇,郑勋睿百感交集,十多年对症翰宇的培养,他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一年之后,郑翰宇就要大婚了,这又是关键的一步,他会要求郑翰宇,将来对孩子也要悉心培养,在如今这个时代,皇位的传承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这个大明王朝最高的统治者皇帝,就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甚至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命运。

郑勋睿不敢保证几百年之后的情形,但是他要牢牢的抓住这几十年的时间。

“太子,监国的时候,多多学习,朕已经告诉内阁诸位大臣,一些应该是你做决断的事情,认真考虑之后,果断做出决定,内阁不要过多的干涉,你在外面游历两年时间,充分体察到百姓的疾苦,只要你心中装着百姓,熟悉省府州县各级官府做事情的程序,你就能够自信的决断很多朝中的事情。。。”

“朕希望回到京城的时候,看到的是更加富庶和繁荣的景象。”

第九百七十七章多尔衮的胜出

进攻的战略部署是非常明确的,二十万大军从辽东发起进攻,渡过辽河之后,直接攻打沈阳,剑指大清国的都城,至于说辽阳、鞍山、盖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由驻扎在辽南的两万大军予以牵制,大军一旦攻克沈阳,则会兵分两路,一路朝着辽阳进攻,配合驻扎在辽南的军队,拿下辽阳等地,另外一路大军则朝着抚顺、萨尔浒以及镇北关一带攻击前进,不管追到什么地方,都要彻底剿灭八旗军,彻底打垮大清国的政权。

这个作战的部署,与辽东之战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关门打狗的意思。

大清国的满人原来其实是女真部落,而女真部落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北山女真,其活动的区域非常广阔,一直延续到外兴安岭以北的广大地方,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为基础,基本整合了所有的女真部落,随着不断的征伐,其活动的区域逐渐朝着辽东的方向转移,到皇太极创建大清国之后,由女真部落发展的满人权贵集团,几乎全部搬迁到沈阳的周遭,而北边的大部分地方,包括外兴安岭以北的大片区域,则由于地处贫瘠、气候极其严寒,基本被抛弃了,这些地方或者被效忠和臣服大清国的蒙古部落控制,或者成为荒无人烟的地方。

郑勋睿御驾亲征的地方,以安东州至耀州一带为主,彻底剿灭大清国在这里创建的政权,接着朝着北方的原海西女真控制的区域开进,最远将到达原北山女真所控制的地域。

这一大片的区域,几百年之后被其他国家侵占,郑勋睿当然要牢牢控制这一大片的区域,让其在大明王朝的牢牢控制之下。

战斗厮杀最为主要的地方。将集中在安东州至沈阳这一带,而大清国所有的主力,也分布在这一带。

当初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建议迁都,八旗军退出沈阳,前往开原甚至是镇北关以北的安东州,目的也就是企图控制原海西女真的地盘。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休养生息,伺机再起。

郑勋睿不会给大清国如此的机会,他需要做到的就是斩草除根,除掉大清国政权之中的满人权贵,在这些地方重新建立起来大明王朝的统治。

正月出征,正是气候极其严寒的时候,北方的气温更低,往往在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大清国的满人权贵绝对想不到明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排山倒海的进攻。

郑勋睿也清楚,冬季出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很多,朝廷大军所依靠的火炮和毛瑟枪,在极低的温度之下,恐怕是难以发挥出来最大效果或者杀伤力的,不过时间不能够继续拖延,眼看着大清国内部权力的争斗就要尘埃落定。到时候掌握权力的满人权贵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郑勋睿是无法预料的。

大清国受到欺凌的汉人。早就期盼朝廷大军出兵了,这些汉人的境况极其的悲惨,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境地,最近一段时间,满人权贵之间陷入到权力博弈之中,暂时没有谁想到继续压榨汉人。可一旦权力斗争告一段落,汉人的日子将更加的不好过。

多重的原因,促使郑勋睿做出了决定,在瑞元五年的正月出征。

郑勋睿很是谨慎,他知道大自然的威力。要求二十万大军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以血肉之躯来抗击冰天雪地,这不是很明智,除非是战斗厮杀到了异常紧要的关头,否则还是要按照正常的规律来推进战斗厮杀的进程。

大的战略部署方面,有一些关门打狗的味道,但是在战斗厮杀推进的方面,郑勋睿是按照一步一个脚印的办法推进,首先进攻辽河,在完全占领辽河之后,大军朝着沈阳开进,战斗过程之中把握最好的战机,但不强求加快行军速度,或者是采取奇袭的方式。

郑勋睿很清楚,此番战斗厮杀的目的,是彻底击垮大清国的政权,彻底灭掉大清国,二十万大军将要遭遇到的抵抗是犀利和残酷的,不管是满人权贵,还是八旗军,都将拼死搏杀,不死不休,而且战斗持续的时间可能很长,毕竟安州以西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幅员辽阔、人烟稀少的地带,一旦八旗军的残余撤退到这些地方,作战就将变得零散和漫长了。

郑勋睿的确把握住了机会,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的权力博弈,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此时济尔哈朗已经显露出来退缩的迹象。

多尔衮需要感谢豪格的愚蠢,否则他也没有那么容易,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占据了博弈的绝对优势,特别是豪格在掌控满八旗之中镶白旗的时候,做出的一系列的事情,让镶白旗的军官军士愤怒,多尔衮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趁机剥夺了豪格对正白旗的掌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