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赏赐,还会给举报之人记上一功待会儿会有人专门负责举报之事,知情者可自行前往,此事就说到这里”
“现在说说诸位的前途问题。无论如何,尔等都是王旻等人以朝廷的名义招募的,朝廷也承认你们郡兵的身份,希望你们继续留下来守卫家乡、守卫百姓如果你们之中当初是被强迫从军的,可以选择站出来退役,郡守府可以给你们发放遣散费,让你们回家,如果当初是被强迫从军,现在不想退役,当然可以留下。对于你们,朝廷对郡守府的要求是打乱建制之后重新整编、重新操练、军官互换。对于有劣迹的军官如果有人举报,上面自然会派人调查,如果属实,情节轻者劝其退役,情节严重者要追究其罪责对于超过年龄、身有残疾之人,朝廷要求让这些人退役,发放遣散费让他们回家。朝廷会要求当地官府对退役兵士优先安置,或当任伍长管五户以相检察、或当任什长主十家之事,杀敌有功退役者可以当任里长或亭长”
像敦煌郡这等边塞郡县,要设障塞尉,守卫边塞,以防外敌侵犯。近塞县皆置尉,百里1人,士史、尉史各2人,巡行边塞。
接下来整编开始了,军官们按照花名册点名,超过年龄和身体残疾者被安置强制退役,只有八十多人主动要求退役,剩下的兵士们都选择留下,因为按照刘成刚才颁布的退役兵士安置事项规定,没有功劳的兵士退役后回乡最多只能当任什长,有功的退役兵士回乡之后可以做里长或亭长。
就在这些郡兵正在整编期间,刘成已经下令随行官员对郡守府的其他官员进行挨个询问,收集王旻等人罪证和证据。
不得不说,在王旻等人被隔离起来,失去了行事权利的能力和自由之后,他们对整个敦煌郡就已经失去了控制,对昔日的手下官员们也失去了控制,与他们有仇的官吏百姓们纷纷站出来提供证据指证他们曾经放下的罪行。
经过三天的调查取证,王旻等人所有罪行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几天期间,驻守在各处关口的守将也接二连三来到郡守府,但都被控制起来,刘成从郡兵中挑选了新的人选暂代各处关口守将。
当王旻等人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所有的罪行罪证证人都全部收集完成只有,刘成派人在城外搭建公审台对王旻等人进行公审,公审现场准许所有百姓现场观看。
这天天还没有亮,早已经得到公审消息的敦煌郡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等到公审快要开始时,现场已经聚集了数万百姓。
一辆辆囚车被骑兵们押送着赶往公审台,兵士们把围观的百姓们隔开一条长长的通道,当囚车们穿过百姓们中间,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大叫一声:“天杀的王旻、康秦,你们也有今天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杀死他们,把他们千刀万剐”
一个个臭鸡蛋、烂菜叶、石子从人群中砸向囚车,没过一会儿工夫,王旻、康秦等人的头上就被石子砸得大包小包,囚犯和囚车上到处都是破烂的臭鸡蛋和烂菜叶。
王旻最先被押上高台审问,由刘晔主持审理,他当场列举了王旻的罪行,并让一个个人证上台与他对质,被害者家眷也被请上高台,他们作为苦主有权对王旻等人进行控诉。
王旻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心若死灰,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接下来康秦、何淳等人一一被押上高台审讯,在充足的证据证人面前,这些人无法抵赖和辩驳,一一认罪。
刘晔最后站起来进行宣判:“王旻、康秦、何淳等人相互勾结,陷害同僚、下属,夺取郡中大权、控制郡兵、擅自任命官吏、擅自提高赋税,以致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有脱离朝廷管制、割据称王之意图,实属最大恶极今判王旻、康秦斩立决,诛三族,何淳虽有罪恶,却举报王旻、康秦等人有功,革除其官职、没收家产充公、发配漠北充军其他胁从有罪之人皆有处置”
王旻、康秦等人再次被押到台上,兵士们把他们按住面对台下的百姓们跪下,一队刽子手抱着鬼头刀依次走上高台各自站在一名人犯身后。
“时辰已到”刘晔大喝一声。
刽子手们一人端了一碗酒喝干喷在刀身,双手举起了鬼头大刀。
“斩”一声爆喝传出,一根令签丢在了地上。
一片片刀光闪过,几颗人头滚落在地,无头尸体们喷着血扑倒在地上。
“好,杀得好,杀得好”
“老天爷啊,你终于开眼了啊”
一直压抑着情绪的百姓们再也忍不住了,如潮水一般的冲上高台把王旻等人的尸首分而食之。
周围的官员将校、兵士们看到这个场景,一个个都忍不住浑身战栗,心中发寒。
这得多大的仇恨才能让百姓们恨成这样
第278章 西出玉门关
敦煌郡郡守、郡丞、郡尉、从事等一系列官员的任命成为了刘成现在要处理的头号事情,王旻、康秦等人被斩之后,郡守府内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能主事的人,辖下的几个县令之位也已经空了,必须尽快任命。
刘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广至县令李逾升任为敦煌郡太守,任命西巡军随军官员赵昂为郡丞,从西巡军中挑选一名校尉接任郡尉一职,其他一些官职、县令之位也相继进行了任命,经过几天的安排,终于安排妥当。
在这期间,马超那边也有了好消息传来,盘踞在白龙堆一带的匈奴马匪乌质及手下一干人等全部被剿灭,匪首乌质被斩杀,只有极少数马匪逃入沙漠之中生死不明。
西巡大军不能长时间呆在敦煌,刘成的时间有限,在对敦煌郡的吏治进行梳理之后,决定收购一批粮草就启程出发前往西域。
这日刘成派人把新任太守李逾和郡丞赵昂找来说道:“大军过几日就要启程去西域了,不过粮草方面还有一些缺额,本将想让你们太守府出面向民间采购,就按照市价购买,这笔开支由西巡军费负担,不需要你们太守府出钱,也不摊派给百姓,不过大批量采购要比市价稍低,咱们不占百姓们的便宜,也不让百姓们吃亏,相关的采购事宜由刘晔跟你们商议”
李逾想了想拱手道:“查抄王旻、康秦等人家中发现了大约五百石的粮草,虽然这批物资要算在府库之中,不过朝廷大军西巡,我敦煌郡也要表示一番,可以把查抄的这批粮草送给西巡大军,至于剩下的缺额再去向民间采购”
刘成也没有拒绝,同意道:“那好,剩下的事情你们跟刘晔去商议。还有一事,此次西巡乃是本将第一次,也是西巡大军所有人的第一次,尽管大军中大部分都是凉州人,但穿越茫茫沙漠危险性极高,本将军希望你们能举荐几个去过西域各国的向导,被举荐者需要有很丰富的沙漠生存经验、要懂得西域各国的风俗、要熟悉西域各国的情况另外还需要一些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总不能咱们过去了,他们不会说汉话,而咱们也不会说他们的话,双方岂不是无法交流所以这两件事情非常重要”
李逾道:“是,下官立即去安排,尽快把向导和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找到”
过了两天,所缺的粮草也全部采购齐全,一共找到四名向导和三名精通西域各国语言的人。
四名向导中有两人曾经作为敦煌郡的信使往来于西域长史府,两人都有四十多岁了,属于官方人员,不过已经不做信使有几年了,穿越沙漠的经验还在;另外两人经常被商旅雇佣来往西域各国,家眷都在敦煌郡,也算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