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是密旨总共多少人,先一千对夫妻吧,合计两千人,以后这些人就都不能够出来了,他们之间的后代也是互相找后代,小孩子和家人,生生世世都在大明军械制造局中度过皇宫挨着海边,大明军械制造局挨着皇宫,这些都早就规划好了的你去办差就可以,将我的意思告诉袁可立大人,他就会让你的人进去。”
高德威一一记下,崇祯皇帝朱由检便去安排迁都的事情
崇祯皇帝朱由检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京城正在重建去天津办公比较方便,军民都没有什么起伏,并没有引起波澜,这也让他放心了不少,原来他低估了自己如今在大明京畿地区的话语权了,经过一系列的铁血手段,谁还敢反对他,他就算是现在说要搬到南京去,也没有人敢反对
唯一一个反对他的人,却让他措手不及,同时很愤怒
“都安排好了,明日可以按时启程,只是懿安皇后不肯走,她说她死也死在这北京城的紫禁城中。”总体负责将京师官僚机构和皇宫往天津搬迁的王承恩来跟皇上禀报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怒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他真的很心痛,自己为懿安皇后张嫣付出了这么多的感情,为什么她要这样为什么她就是要这样不想见朕想拿架子不识大体
王承恩看见皇帝铁青着脸色,微微的叹口气,上次的事情,虽然保密的紧,但是他不可能会不知道的,因为整个宫中的人都知道皇上跟懿安皇后张嫣泡过澡的事情了“皇上,要不然,老奴去劝一劝”
崇祯皇帝朱由检忧郁的摆摆手,“算了吧,她不想见朕,可能她听见朕要搬到天津去,她更高兴呢朕要搬到天津,其实不是怕建奴再打过来,北京城会守不住只是天津更方便朕去视察天津港,更方便朕亲自搞大明军械制造局算了,不说了,就这样吧,她愿意留下,就让她一个人留下,有她在这里,对于安定京师百姓的民心,也有些作用”
王承恩点点头,皇上能够这样想,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王承恩也在担心皇上要是真的跟懿安皇后张嫣弄出孩子来的话,倒也不好收拾,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上爱出宫的事情,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还好办一些,但是要是懿安皇后张嫣真的生出孩子来,这是万万瞒不住的,不可能让懿安皇后张嫣跟孩子分开啊宫中传开了的话,这天下其实也就马上都传开了,这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未完待续。。
第0658章 徐光启跟不上了
一切都照着计划进行关外的建奴在厉兵秣马准备在来年再征中原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在抓紧自己的富国强兵的建设,他的空间很小,就只要京畿地区这么一点点地方,而京畿地区,实际上也就是北京和天津可以做文章,其他的河北,并不比河南和陕西富裕到哪里去,大明的北方,实在是比大明的南方差的太多,以现在的经济实力,其实十个京畿地区都比不上一个江苏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重点放在了铁甲舰的建设,一方面是因为南北差异太大,他急需要加强京畿地区和富庶的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倭寇的海贼,荷兰人为首的欧洲海贼,许心素为首的大明零散海贼的势力太过强大,完全靠着郑芝龙,他一方面是不甘心让郑芝龙做大,另一方面,等郑芝龙做大,大明也基本上完了,他必须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那些个从现代带回来的高产作物,顶多是治标不治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局势,北方现在上哪儿去种地去啊到处是灾害
“皇上,为什么要去天津啊”周皇后伏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怀中,两个人坐在龙辇当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为了让你不再担惊受怕啊其实将都城放在天津,要比放在北京合适的多,未来的交通便利了,其实放在哪里都差不多。在天津,进可攻退可守,你就不用再担心了。外婆也不用在担心了。朕不想让她老人家到了这把年纪。还过这种日子。”
郑月琳点点头,迁都天津,她并没有什么看法,而且皇上也没有说要正式迁都,说北京城在重建,只是暂时的而已,“臣妾听说,您收了一个郑月琳。不将她接到宫里面来么您还收了一个蒙古的泰松格格,一个满族女子苏茉儿,您都不给赐名号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汗,他并没有忘记郑月琳的事情,也没有忘记放入了宫中,却一直没有给安排名分的泰松格格和苏茉儿,一直不知道怎么跟皇后说起的,泰松格格和苏茉儿都是异族女子,大明没有这个先例啊而且郑月琳本来是自己的御前女官,自己一个当皇帝的将御前女官给搞了。似乎也不是很光彩的事情,“你看着办吧。你帮朕处理。”
周皇后抬头,看着皇帝微微的一笑,“臣妾才不帮你处理呢,皇上的家事也是国事,我可不想让人家说我是干政,立妃这么大的事情,臣妾怎么替你处置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那就先放一放吧,朕又不急,喝了点酒,朕也风流了一次,朕的心里,就只有可儿就够了。”
周皇后噗哧一笑,又将头贴着皇上的胸膛,“口不对心,就会哄人家的,皇上有多少个女人,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况且,臣妾也知道皇上喜欢谁”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知道周可儿又是在暗示懿安皇后张嫣呢,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铁甲舰时代的快速发展,意味着许多船只完工之际便面临过时与淘汰,以及海战兵法正是突飞猛进的时候。许多新造的铁甲舰都装有撞击装置冲角或鱼雷,众多军舰设计师视之为海战时的关键武器。铁甲舰时代并没有明确的结束界线,但约莫十九世纪末时“铁甲舰”一词已经极少为人所用。新型船舰有着更强大的能力多称为战斗舰或装甲巡洋舰。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减慢他工业化进程,他用自己在现代掌握的知识,很快的就弄了发电站和大型的锅炉出来炼钢炼铁虽然这些钢铁的质量跟现代还是无法比较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先进了
徐光启跟皇上站在锅炉旁边,具体的原理,皇帝已经跟他说过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指着炼铁炉道,“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高炉炼铁是将铁矿石在高炉中还原,熔化炼成生铁,此法操作简便,能耗低,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生铁除部分用于铸件外,大部分用作炼钢原料。由于适应高炉冶炼的优质焦炭煤日益短缺,相继出现了不用焦炭而用其他能源的非高炉炼铁法。直接还原炼铁法,是将矿石在固态下用气体或固体还原剂还原,在低于矿石熔化温度下,炼成含有少量杂质元素的固体或半熔融状态的海绵铁、金属化球团或粒铁,作为炼钢原料也可作高炉炼铁或铸造的原料。电炉炼铁法,多采用无炉身的还原电炉,可用强度较差的焦炭或煤、木炭作还原剂。电炉炼铁的电加热代替部分焦炭,并可用低级焦炭,但耗电量大,只能在电力充足、电价低廉的条件下使用。”
“皇上,这些东西,您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啊,老臣真的佩服的紧。”徐光启真诚的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什么汗颜的,这些东西,都是他用时间去了解来的,这些东西纵然不能帮着他马上造出高端枪炮,但是对整个大明的经济是肯定有助益的“朕怎么想出来的,这不重要,关键老师要想方设法的造出优质钢铁造枪造炮就靠这钢铁了还有铁甲舰能否出来,也是要靠这钢铁的质量的。”
徐光启当然知道这些对大明的重要性作为大明最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目光是走在时代前面很多的,但是再多,也跟不上皇帝的这个脑子啊。
徐光启听的半懂不懂,不过皇帝跟他说了要造铁船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皇上,这铁即便冶炼的再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