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机群仍未靠近外星舰队,但损失的战机已经接近半数,若不是速度已经超过每秒两千米,损失的战机还要更多
要知道,这里不是地球,损失的不光是战机,上面的飞行员在战机损毁之后,无论生死都要按之前的速度和方向继续飞,等到战斗结束,那些飞行员早就不晓得飞哪里去了。
培养飞行员的成本比战斗机还要贵,军方早就提出了遥控无人机方案,只是因为木星附近的电磁干扰太严重,才没能在昆仑号和蓬莱号上实施。
一边战斗一边救人看起来是个好办法,但是救生艇的体积大速度慢,是再好不过的炮靶,外星人又不懂什么是人道主义,把救生艇派出去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战斗继续进行,打了几轮激光,所有人都意识到改进型激光炮的威力还是太小,对外星战舰的伤害同样不高。
高凯命令舰队集火,十艘战舰分成两组,五艘战舰同时射击一艘敌舰,十几二十道激光威力叠加,终于超过了外星战舰的防御极限,光束击穿敌舰,将外星战舰彻底击毁。
与此同时,机群终于突破外星舰队的防御网,近七十架战机高速贴近敌舰,趁着还没越过外星战舰,及时将战机上携带的导弹统统发射出去。
战机的速度已经接近每秒三公里,有了战机的速度加成,导弹的初始速度不亚于炮弹,外星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战机发射的导弹击中,木卫六附近接二连三爆开十几团核光。
“成功了”高凯猛然握紧拳头。
事实证明,航空兵依然是舰队作战中的最强手段,成功突防的机群就像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猴王,四处出击遍地开花,外星舰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损失了三分之一。
关键时刻,外星人也不含糊,收回部分拦截火力扫向机群,哪怕误伤友舰都顾不上,几架战机躲避不及,被密集的细光淹没,其他战机若不是速度够快,只怕也难逃覆灭的厄运。
战机从头至尾都没减过速,很快就越过外星舰队,与外星舰队接触的时间不过十数秒,造成的损失却令外星人肉疼不已。
这一仗打到这个地步,外星人也意识到只守不攻的缺点,剩余的战舰兵分几路,从不同方位追向远征舰队,一边猛冲一边向远征舰队倾泄火力,交战空域到处都是纷飞的细光,远征舰队反击的火力完全淹没在光雨之中,好像下一秒光雨就能把远征舰队消灭一般。
已经达成作战目的的高凯不想和敌人纠缠,命令舰队且战且退,准备甩开外星舰队之后绕个圈子接应机群。
机群在越过木卫六之后及时转向,但不是回头与母舰汇合,而是避开外星舰队后飞往其他方向等待舰队。
第0634章 简单局势
核动力引擎赋予第二舰队远超以往的机动能力,但是和外星战舰比起来,远征舰队只有直线加速能力比外星战舰稍强,其他方面都比外星战舰差一些。
高凯打定了主意不跟敌人正面对抗,命令舰队侧舷对敌,这样一来即能发挥主引擎的推进力,也能让闲置的尾炮塔发挥作用,加强远征舰队的火力强度。
敌我双方一战一逃,远征舰队始终游离于外星战舰的有效射程之外,细光虽然在人类的战舰上留下了一些痕迹,但远远达不到毁伤的程度,最多只能算划伤。
而人类一方的激光炮集火,却给外星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外星人大概觉得继续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主动退出战斗,为这场历时四个多小时的战斗画上句号。
外星人退回木卫六,远征军却不能撤走,舰队一边监视敌军的动向,一边派救生艇搜索幸存的飞行员。
远征舰队进攻时的轨道比木卫零高一些,双方速度并不同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木卫六已经和遗留在战场上的残骸拉开了一定距离,依附于木卫六的外星舰队鞭长莫及,为救援工作创造了基础。
然而许多滞留在战场上的飞行员早已飞远,飞行员身上的求救信号被复杂的电磁环境干扰,舰队无法直接测定幸存者的位置,甚至不得不靠舰上的光学设备一寸一分地搜索星空,慢慢将幸存者和遇难者辨认出来。
绕道返回母舰的机群不久之后与舰队汇合,还带回了十几个失散的飞行员。
空勤人员以最快速度为机群补充燃料,之后所有战机全数加入搜救队伍。
搜救工作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救回来的飞行员只有三十多人,其中三分之一遭到大剂量射线照射情况堪忧。
战舰上缺乏救治条件,军医不得不为飞行员紧急注射冬眠素,等待返回地球之后再予以救治。
其他飞行员一直躲在战机残骸里没出来,才险险逃过一劫。
这个结果令高凯极度不满,向指挥中心报告了战斗的全过程之后,又把狠狠地告了一状,要求军方严惩相关责任人。
是个人就知道木星周边辐射强度超标,飞行服的防辐射能力为什么如此之差
实际上飞行服的防辐射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只比重型宇航服差一点。
不是军方没有更好的防护装备,但是飞行员必须在驾驶舱里操纵飞机,飞行服若是太厚太重,就要束缚飞行员的动作,进而影响飞机的操纵。
在分秒必夺的战场上,稍有疏忽就是生死之别,就算军方为飞行员配备防御力最好的飞行服,飞行员想不想穿还得另说。
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但是飞行员的防护问题同样受到了军方的重视,只不过找来找去,军方发现防护最强的单兵装备是动力装甲。
为飞行员装备一身动力装甲不是难事,而且飞行员没必要携带那么多武器装甲,可以在太空版装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减负后装备航空兵,问题在于太空版装甲采用脑波控制,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能熟练掌握。
军方在这个问题上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飞行员只需要装甲的防护能力,飞行装甲没必要继续使用脑波控制;另一派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大力推广脑波控制,取代传统的操纵方式。
脑波控制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控制,动力装甲起码是个人形,可以像控制身体一样控制装甲,战机却跟人形扯不上什么关系,熟悉的过程比动力装甲麻烦得多。
最终还是前者占据优势,毕竟现役飞行员都是采用传统操纵方式,换成仍应操纵,究竟有几个人能合格实在不好说。
不过在另一派大力争取下,军方也同意进行脑波控制方面的实验,如果发现实用价值,再推广也不晚。
脑波控制或许是划时代的发明,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许是设备操纵上的一场革命,但这东西现在还是个新事物,无论军方还是民间都没什么接受度,根本没有推广的基础。
没学会走之前,还是别想着怎么跑,老老实实等着技术继续发展下去就好。
高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告那一状居然产生了那么多的影响,他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就是尽快解决外星人后率军返航。
只不过下一步的计划还有等上几天才能实施。
之所以等上几天,是为了等木卫六飞得远一些。
木星目前的形势不算复杂,大批小卫星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