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科幻次元>甲壳狂潮> 分节阅读 3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2(2 / 2)

叶涵点点头:“知道一些。”

庄博指向屏幕:“这个情况该怎么解决”

想在外空间精确打击地面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若天气良好,倒是能用激光炮定点清除地面目标,可是机场那儿正下着大雨,激光不可能透过云层击中目标,能穿透云层的只有常规武器。

可常规武器的精度却要比激光低上几个数量级,还容易受各种外在因素影响,中国人手里的武器有那么高的精度吗

眼下蚁球和防线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五十米,万一太空舰队的火力偏离目标又该怎么办

叶涵想了想道:“可以用巡航导弹,主动制导或者由美军指引。”

“能行吗”

“应该没问题。”叶涵说。

太空舰队的巡航导弹,是第二次木星战役结束后研制出来的舰对地武器,假想目标是木卫零上的外星目标。

这东西采用混合制导,被动制导的情况下命中率只能说一般,但主动制导的情况下命中率非常之高,只要战舰或是地面及时提供目标信息,就算蚁球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之下也没什么用处。

机场上空厚厚的云层和闪烁的雷电肯定对主动制导有极大的影响,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蚁球体积大,外形又与近似于球,这两个特点令蚁球在众多目标中异常显眼,这就意味着即使制导信号被雷电干扰,不得不使用被动制导,导弹也能拥有不错的命中率。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被雷电击中。

庄博点点头:“明白了,马上给我接天宫号”

一旁的卫成飞始终保持沉默,一句话也没说。

所有人都知道,海军也装备了巡航导弹,可是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提出以海基巡航导弹实施支援的建议。

巡航导弹也分为不同的类型,单以速度区分就有高超音速、超音速和亚音速三种,通常而言,导弹的速度越快射程就越近,因此只有少数远程亚音速导弹,才有从吉布提飞到莫洛比达的超远射程。

不过亚音速导弹的时事约每小时八百公里,和c17运输机的速度相当,也就是说,从吉布提飞到莫洛比达需要整整两个半小时

等导弹慢慢腾腾地飞到地方,瓢泼大雨都下完了,还支援个毛啊

弹道导弹的速度倒是够快,但是动辄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误差实在让人没法接受,再加上倾盆暴雨和雷电的影响,精度必然大打折扣,明明瞄准的是蚁球,落地时直接砸到自己人头上也半点不奇怪。

这也是托马斯问话时,詹姆斯只说太空舰队的原因所在。

不是胳膊不够长,而是速度实在慢,前方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谁也不知道多国部队的防线还能支持多久,支援火力自然是越快越好。

天宫号的通讯即刻接通,因为天宫号事先已经接到了北都的通知,所有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庄博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莫洛比达的情况,天宫号马上向悬浮在非洲上空的战舰下达相应的命令。

第0738章 精确打击

非洲上空的太空战舰一共有三艘,两艘024一艘026,接到天宫号的命令之后,三艘战舰立刻启动发射程序,测试导弹各个子系统的运转情况,所有测试全部通过之后,将目标数据输入导弹,诸元装订

作战准备全部完成,整个过程耗时不过几秒钟。

若不是人类的神经反应不够快,发射前的准备工作还能更快一些。

巡航导弹准备就绪,指挥员一声令下,三艘战舰同时发射十二枚炮射巡航导弹,导弹脱离战舰后立刻点火,在发动机推动下,导弹速度节节攀升,随后发动机熄火,导弹后段推进部分与主体分离,前段战斗部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高速冲进大气层。

弹体与空气剧烈摩擦,空气阻力就像拉紧的马缰,死死拽住下坠的弹体,令它的速度一降再降。

远在太空的战舰始终以雷达笼罩莫洛比达,雷达波穿过云层,将机场上的情况全部展示在战舰的屏幕上。

虽然每一次电闪雷鸣都会干扰信号,但总体而言信号还算清楚,而且地面反射的信号是先被导弹接收,再被轨道上的战舰接收。

导弹还在十几公里高的空中,就已经对准了地面上蚁球,弹翼不停地扭动,调整导弹的方向。

地面上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一个蚁球以损失过半的代价成功抵达防线,球中的所有巨蚁同时松口松腿,偌大的蚁球瞬间散开,将两台装甲车和四个地堡彻底淹没。

蚁群下的一个地堡的射击孔恰好被巨蚁硕大的脑袋堵住,狰狞的蚁颚在射击孔里奋力张开再狠狠咬合,近在咫尺的蚁颚吓了美国大兵一大跳。

回过神来的大兵愤怒地端起机枪,密集的子弹在震耳欲聋的枪声中把蚁头打成了筛子,虫血好像倒满的杯子一样自弹孔中溢出,在射击孔下的压花钢板上积了一小滩。

大兵松了一口气,可他立刻发现蚁头堵住了射击孔,用力向外推了推,蚁头却纹丝不动。

蚁头的形状和射击孔不同,不可能把射击孔堵得严严实实,但是有这个么大家伙挡在那儿,剩下的空隙小得可怜,根本看不到目标在哪儿。就算把枪口探出去勉强射击,也只是胡乱开枪浪费子弹。

地堡里几个人面面相觑,怎么想都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大兵提出用手榴弹炸开射击孔的建议,话刚说完就被其他人集体否决。

装甲车上的情况也差不多,不管车里的人还是车顶的机枪,都没办法正常射击,一个驾驶员趴在车窗上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到半点空隙,只能看到雨水自巨蚁身上滑落。

这个美国大兵干脆开动装甲车硬往前开,试图挤开埋没装甲车的巨蚁,从而脱离困境。

另一辆车上的美国大兵们更是极端,居然在大量巨蚁的重压之下发射毒烟弹

车顶的抛射器被巨蚁压住,毒烟弹压根儿飞不出来,好在毒烟弹不靠爆炸伤敌,虽然没能抛出发射器,却成功令毒烟弹发火,丝丝缕缕的毒烟自抛射器中缓缓溢出。

尽管出烟量不是很大,但是巨蚁挡住了从天而降的雨水,令毒烟在巨蚁之间扩散,压住装甲车的巨蚁动弹不得,连躲都没地方躲,很快就失去了活动能力。

但毒烟只能在蚁堆内部扩散,蚁堆外层的巨蚁反倒因为大雨而免受毒烟的荼毒。

又一个蚁球即将抵达防线,若是继续发展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单薄的防线就会被巨蚁覆盖。

美军指挥官又一次向指挥中心救援,话刚说了一半儿,那个靠近防线的蚁球突然在剧烈的爆炸中分崩离析,沉闷的爆炸声中隐隐还能听到一声尖锐的呼啸。

接下来啸声不断,无论离防线是远是近,所有出现在机场上的蚁球接边在爆炸中崩散,数不清的巨蚁死于爆炸,活下来的巨蚁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爬。

得救了

巨大的惊喜击中指挥官,他立刻向指挥中心报告这一情况。

一直放心不下的托马斯终于松了口气,蚁群的威胁虽然还没解除,但是有中方的空中支援,守住防线想必不是问题,完全可以等到雨过天晴再收拾该死的蚁群。

可是他仔细想想又满心不是滋味,战无不胜的美国武装力量居然堕落到必须靠东方人来救命,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个世界的秩序都该由伟大的美利坚来主导该死的东方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