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清末英雄> 分节阅读 5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79(2 / 2)

可电机只是设备,卖出去总是会被仿制的,石化就不同了,造出去的东西别人未必明白是怎来的,即便是明白,也未必能造得出来,即便造的出来,那成本未必有我们敌。塑料、尼龙、人造丝、人造橡胶、这些新型材料用处极大,一旦问世,那买丝袜都能赚几十亿美元的。”

今天一天都很压抑,雪从早上开始下到晚上,只让人心烦意乱,杨锐唯有说一个后世的笑话聊以自嘲,但是徐华封却是听不懂的,他好奇道:“丝袜是什么,那东西真能赚几十亿美元”

他如此认真杨锐只想笑,可想到墓地上那几十个墓碑他心中又是一沉,“说说罢了,但石化必定是大力发展的,这是战略产业。”

“可油呢”徐华封明白杨锐的决心,只是现在全国最大的油田已经交给美孚了,虽然是双方共同投资,但油田是美国人管理的,石化基地总不能建到那里吧。

“油放心吧,会有的。”杨锐道,而后又度步走到屋子里挂的地图前,道:“西面也是有油田的,虽然远,可质量极佳。要是等拿下了中亚,那我们就可以和伊朗接壤了,油管也就能直接从那边拉过来。”

杨锐有些时候似乎什么都知道,而其他一些时候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中国煤极多,若石油从三千多公里外的西域运来,怕运费就会让人出不起。徐华封道:“那太远了。”

“近的也有,山东就有。”杨锐道,“只是现在不能开发,还是战后再说吧。”

“可何时会开战”徐华封问道。

但这个问题杨锐没有回答,现在外交也好,日本国内也好,各种形势错综复杂,谈判虽在继续,但日本已经举起了军刀,什么时候劈下来,完全是不知道了。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其内部的形势都是复杂的,因此日本国内的政治形势比中国复杂的多。几十年发展,日本财阀实力已经极为壮大,三井三菱住友之类的财阀已有隐隐控制日本朝局的趋势和能力,他们这些人被日俄战争坑惨了,花了十几亿一分钱赔款都没拿到,最终只占了中国半省之地和一条铁路,虽然有个关东州和旅顺港,但那十几年后按照协约是要交还给中国的。如此惨痛经历,加上国库空虚让他们再也不想打仗。

财阀如此,可两年前吃亏的陆军却不干,八年前那么强大的俄国都被日本打败,现在的日本强于八年前的日本,和中国再次国战,一战彻底把中国打垮,从新让其变成满清那种半割据状态对于日本是最有利的。如果真是让中国逐渐发展经济、建设工业,那因甲午而奠定的东亚势力格局总有一天会被中国颠覆,特别是日本对于满洲的占领在法理上只是继承俄国以前和前清签订的协约,一旦协约规定的二十五年到期,那中国必定会借此收回满洲的一切,甚至,现在打开的中国市场也将被杨竟成关闭,届时日本的商品将会全部被赶出中国。

日本陆军长州藩那些大佬们提出这些棘手且致命的问题很蛊惑人心,但西园寺公望却不是这么看。此人是明治元老之一,也是日本第一贵族藤原家族出身,更是天皇的亲戚藤原家族素来出皇后,近一千多年来,七十多个天皇中有五十四个天皇立藤原家之女为后,而今的大正皇后就是藤原家之女。

西园寺认为中日之间并不能通过战争就能解决问题,只要适当的对中国让步,就可以避免和中国发生战争。等十年之后,不管那时是不是杨竟成执政,中国也会被内部矛盾所牵扯,无法全力对付日本。他认为此时对中国开战的决定是错误的,短期内,日本真正需对付的是复兴会,是杨竟成。特别是因为中国政体是议会制模式,只要扶持复兴会的反对党,就能制约复兴会。而满洲那半省之地,失去就失去,并没有太多可惜之处;若是复兴会要禁绝日本商品,那这就是在挑战北京议定书,日本完全可以让盟国英国以及其他列强对其施压。

西园寺不愧是伊藤博文的徒弟,对东亚的形式看的很透彻,而他也很清楚中国的掌权者和他一样,完全知道压在中国背上的根本不只是日本,而是自鴉片战争以来,西方人和中国签订的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其中北京议定书分量最重。在中国摆脱这些条约的过程中,日本只要适当让出部分既得利益,以保持中日友好,然后将中国的矛头从日本转向他国,比如俄国,法国、甚至是英国,那日本的收益将会巨大。

平心而论,西园寺战略完全无错,以财阀代言人的身份他看重市场而多于领土,只要保持中日友好,同时中日团结一致,一个出海军,一个出陆军,最后去和西洋人争夺殖民地及市场,那么日本的前途将不会因为中国崛起而变坏,反而会因为中国崛起而变好。

长州藩虽然在陆军根据深厚,但其在日本国内影响却没有财阀大,奈何新登基的大正天皇不如明治老练,骄横傲慢、性格暴躁,根本不明白自己只是藩阀们立的神位,一心想搅合政局,他先是怂恿长州藩拆西园寺内阁的台,后又促成桂太郎再次组阁。东海海战之后,日本海军损失四艘大型军舰,舆论沸腾间更是竭力促使日本立即开战。但此时正值英美出面调停,西园寺借盟国的名义暂时将开战压了一压,想通过谈判拖延、督促中国让步而让民意冷却,局势就这么的暂时稳定下来。未完待续。。

己卷 第三十六章 对付

可眼下的局势终究是暂时稳定,英美之间也就只有英国真心实意的不想远东爆发大战,特别是欧洲形势紧张的情况下,但英国无法影响中华国会议员,那一群不识字的农民本就对洋人素无好感,而反对党如国民党之流,实力太弱,唯有辅仁文社按照之前的布局开始频频对英法示好,但他们的影响力也只是在两广,并不能影响北方,其对于英国而言,唯一的用处是在中日开战之后像庚子年那样,搞两广自保,这对于中华中央政府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最让英国人憧憬的是,若受两广的影响,江浙湖广等南方省也加入自保,那战争即便是开始了,也能很快结束,杨竟成的复兴会将会由此垮台。要想战争不爆发、或者尽快结束,那就要不断的削弱更弱的一方,这是英国人的算盘,所以在督促中日和谈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的准备东南互保。

杨锐回到京城的当日,国安局长刘伯渊、情报局长张实,在他还没有回府的之前就已经在银安殿等候了。日本国内各派系的情况,洋人的小动作,张实都介绍了一番,但他依然无法判断日本人出兵的日子,日本现在是两股势力在缠斗,一边是长州藩、萨摩藩、以及天皇,一边是贵族、财阀,真要是开战,那只能是局势真的无可逆转。

“那个日本的大正不是说脑子有问题么”杨锐听完张实的描述,不由感觉历史和现实终究对不上号,就寻根究底的想知道原委。

“先生。确实是有这这种说法,但这只是西园寺底下那般人的说辞。上上个月日本决定派使团来京城谈判的时候。大正就极为不满,他在国会议事堂将诏书卷起来当望远镜。这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震动;上个月检阅部队时,他又跳下检阅台,把一个士兵的背包乱翻了一通。这些极为失礼的举动很让藩阀们很难堪,在日本,天皇就是神,神是不能做出这些失礼举动的,日本民间都认为天皇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出恭”张实说到这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