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糠,不但散布开的天罗真气与提起的劲力全都霎时碎散,甚至连肉体都仿佛被一击击溃,一种四分五裂的大恐怖感弥漫脑际,仿佛正被五马分尸,这是任何个人意志都无法抵御的天威。
他一头便从舱顶往下栽去,但毕竟魔功深厚、心智坚定,在双脚离地的那一刹那便及清醒,大骇之下,想重新聚力稳住身形,但一切为时已晚
风去风回,剑出剑收,风萧萧已施施然的落到船舱门口,手中提着席应滴血的头颅。
白清儿人在舱道,美目中不可压抑的露出极度惊惧的神色,呆呆望着席应仍大睁的双眼,瞳孔的紫色好似还未完全消散,除了凝固的恐惧,还有少许的疑惑,像是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
风萧萧冲花容失色,已浑身僵硬的白清儿笑了笑,身形闪逝。
“咚”的一响,无头的身躯重重摔落于舱口,颈项处喷出的热血,半空划出一道虹线,冲进舱道,恰好喷了白清儿一身满脸。
浓重的血腥味和烫热的黏稠感,让她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但她宁愿没有回过神。
因为她实在无法相信,也不愿相信,邪道八大高手之一,灭情道的顶尖高手,就这么死了
没有想象中激烈鏖战,更没有预料中的缠斗追逐,她甚至更没来得及想明情形,来决定偏帮哪边,“天君”席应就这么死了
简单轻松的就像顺手杀了一只伸好脖子待宰的鸡,她现在对风萧萧是否能杀死赵德言,再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郑淑明目光呆滞的爬起身来。
方才她还在震惊“天君”席应的魔功无铸,举手投足间的威力便远远超乎想象,无论如何也不能置信这个绝顶的魔门高手,眨眼间便只剩下一具无头的尸身,竟是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白清儿伸手抹开蒙眼的鲜血,目光与郑淑明对上,皆从对方的眸中,发现满目惊恐的自己,两人内心虽各有复杂,却同样震撼至无法言语。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早已踏舟飘离,长吟声朗朗传至又逐渐远去: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备注一
和以往不一样,“天君”席应是死在众目睽睽之下,更在他杀死解晖的儿子,宋缺的女婿后,本就足够震惊世人,却马上被风萧萧轻易击杀
随着大江联帮众的口口相传,此消息必将在讯月之内哄传天下,邪帝之威名终可毫无阻碍的遍传开来,再也不止局限在各个势力高层之中。
风萧萧此次出手,本就有造势之意,好让他去岭南见宋缺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不过他实在也没有预料到,这事在不久的将来,会给他带来多么惊人的威势。
他现在还沉浸在对“九字真言”的感悟之中。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各有其意义,功效包罗万象,的确称得上道家至高至深的咒禁,一通过合适的心法施用出来,彷若天降律令,无可阻挡,并即时生效。
真言大师以佛门手印所施用的“临”“斗”二字,便分别代表不动如山与临危反击。
前者可毫无阻碍的破开风萧萧的“心镜”,后者则可将他次次逼退,完全无计可施。
风萧萧这次驱动九字真言的心法却是纯粹的道家法门,乃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研读“道藏”所著出的心得,也就更接近真正的道术。
“列”字,代表分裂一切阻碍自己的障碍
席应集西域诸家大成,与灭情道本门功法相融合,创出名为“紫气天罗”的霸道魔功,连祝玉妍试招后亦赞不绝口,推许为石之轩“不死印”外魔门最精采的自创功法,当然有其精妙独特之处,也才有自信能够挑战天刀宋缺。
风萧萧若存粹以本身功力与他拼斗,胜是能一定胜,却起码要在十招,甚至百招开外,还未必能够留下他的性命。
因为到了这种层次的高手,功力招式俱已无懈可击,极少破绽,就算不敌,也总还大有机会能逃得掉,除非自己大意,否则绝难陷入死境。
却再九字真言下,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s:备注一:出自唐刘禹锡。写到这里,俺莫名其妙就想起这首诗,便顺手写上了,不要问俺为啥写,俺也不知道。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瓶不响,半瓶晃荡
九字真言本身其实并无任何威力,根本伤不得人,更像是一种直接映入人之精神脑海的律令,律令一出,无关功力深厚,纯看个人意志,但无论意志如何坚定,也必定会受到影响,只是回神的快慢而已。
这已近乎于道术,而非武功了。
仅仅通过这一次施用,风萧萧明显感到自己久不见突破的道心,竟有了一丝微的松动,这说明九字真言的功效,不单是用作武功,更主要是用作修持求道。
道至深处,互有相通,当年道心种魔大法的创造者,肯定也借用了某些道家的理念,所以两者才有相融相生之处。
风萧萧因抛开原著,自己拼凑成功的缘故,或许种种威力神通不如原著,却胜在更贴合自己本身的天赋与资质,也就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不再禁锢于原本的限制。
任何武功心法,所需要的修炼条件,一定完全贴合于最初的创作者,后来人与原作者的心性、资质、天赋,甚至经历,越是接近,修炼起来便精进越快,效果越好。
但世界上绝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当然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人。
更没有人能靠别人对道的理解与感悟,修成自己的道
不管练有多少神通,如何强大,但自身与原作者的每一个最细微的不同处,都将在求道路途中演变成巨大的障碍,甚至鸿沟,如果不一一克服这些障碍、跃过这些鸿沟,虽是一时风光,也终将失道,归于虚无。
求道之路漫漫,只要没能到达终点,抵至彼岸,那么你跑了三十步和跑了九十步,看似境界有高下,其实本质无区别,都不过是失败者。
得道之路千万,方法各有不同,别人成道的方法,永远只能借鉴,而无法雷同。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