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软禁,但是并没有阻止他了解外界的消息。黎人作乱,杀害大户他也听闻,不用说是夏天南的手笔,又是把黄猛甲推到台前做幌子吸引仇恨这套把戏,攻打县城已经用过一次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夏天南摇身一变成为临高最大的地主之后,居然主动提出向县衙缴税。
临高全县夏税要征缴粮食七千石、秋粮要八千石,全年还要征缴辽饷八千两。这还只是正额,还有粮食征收、起运环节的种种耗费,不算经手人员的好处,光夏税怎么着都要将近一万石糙米,折合银两也是一万多两白银。
当然这只是理想数字,真实情况每年夏税能收上两三千石糙米就谢天谢地了。夏天南在县衙更改田契的总数是一千多亩,他愿意缴一千五百两现银当然这也不是足额的数字。
一千五百两现银,不管是换购一部分糙米还是直接缴纳折色银,加上散户多少能收些粮食上来,两下一凑,居然还超过往年的平均水准。
吴明晋有点看不懂夏天南了,怎么看都很有反贼的潜质,怎么会主动缴税不过这个结果客观上帮助了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夏税的大半任务,按官场潜规则,这已经算基本完成了,因为人人都知道足额完成是不可能的任务,拖欠赋税是哪个地方都有的现象。
一想到不必应付户房的本地胥吏欺上瞒下的手腕,也不必面对地主士绅层出不穷的拒缴、漏缴的手段,就能度过夏税的难关,吴明晋突然觉得夏天南也有可爱的一面。
夏天南不知道吴大县令如何想的,他只知道自己最后一块短板补上了,可以放开手脚大展身手了。此次夏税,谭山等人收上来三千多石粮食,初步解决了粮食问题。至于主动提出缴税,是因为暂时需要官府这张皮来稳定人心,夏天南并不想过于激进地推翻一切旧秩序。
崇祯四年五月,安静了一段时间的马袅村训练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被派出去完成不能说的任务的黎族土兵们归队,继续在护卫队的带领下训练。
眼下夏天南的重心已经开始往护卫队倾斜了,其他事项都走上了正轨,是时候抓队伍建设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夏天南手下的战斗人员分为两部分:一是核心力量以马袅村三百青壮组成的护卫队员,他们对夏天南最忠诚,战斗力也最强,目前只有他们配发了琼海式步枪二是黄猛甲麾下斩脚峒三百土兵,在老护卫队手中连败三仗后,彻底被收服,肉搏能力较强,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土兵们与汉族护卫队员民族不同,生活习性也不相同,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汉人的地方,时间长了心里总会有疙瘩。为了让土兵们产生归属感,夏天南决定,先从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入手。
早有计划但一直被耽搁的训练场改建工程正式启动了。因为之前的事情太多太急,无论是开发铁矿、制造枪炮还是夺田行动,都是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后来又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计划中的工程就这么搁置下来。
改建训练场是林伟业改良后的水泥第一次正式使用。自从用石灰石、粘土烧制出第一窑水泥后,林伟业觉得还有改进空间,并没有正式投入使用,在开发田独铁矿自己开始冶炼生铁之后,把炼铁产生的矿渣掺入原来的材料中,就得到了非常接近于现代标准的水泥,冷却之后用水泥窑工人的话说,就是“远看如石,坚硬如铁”。
光有水泥还不够,林伟业尝试着用竹筋代替钢筋,用竹筋混凝土建房。水泥本身抗压强度不错,但是抗拉强度较低。掺入砂石搅拌成原始的混凝土,加入竹筋,能大大提升抗拉强度,这样的结构就有点接近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了。如果尝试成功,不光是训练场,以后其他地方的房屋、码头都可以推广。
夏天南把基建工程的任务交给了谭二,反正这任务也不需要什么高深学问,也就一明朝版包工头而已。林伟业在现场对谭二进行指导,让他掌握整个流程,将来就可以交给他去做。
其实流程非常简单,就是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加入砂、石,掺水搅拌,再灌入事先用木板做好的空心模具,中间固定几根竹筋,等凝结硬化后拆掉木板就行了。至于竹筋的制作更简单,把毛竹削成条状,保留竹青,经过简单的反腐处理就行,讲究点的话,可以在竹筋表面刻痕,增加水泥的附着力。
单论纵向抗拉强度,竹子是中碳钢的5倍。由竹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墙壁由红砖砌成,这样建造出来的建筑牢固程度远远超出本时空的砖木混合建筑,更别提全木结构建筑了,而且建设过程更简单,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优势,用上了竹筋混凝土,建筑物可以往高层发展了。不过,这种砖混结构的建筑理论上不能超过7层,因为承重构件还是墙,传力方式是楼板传力给墙,墙以线荷载的形式传给基础。再高就只能发展框架结构了。
第九十九章 兵营
林伟业毕竟只懂冶金专业,隔行如隔山,建筑专业他只能在本时空工匠的帮助下摸索尝试,第一座兵营的高度比较保守,暂定为三层。
“就是丑了点。”夏天南如此评价第一栋竹筋混凝土的兵营宿舍。此时简陋的砖混结构建筑自然不能和旧时空专业设计师设计、现代建筑工艺条件下的产物媲美,也不如本时空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不过不加任何装饰的红砖墙壁看上去有一种旧时空七八十年代建筑的怀旧感,也别有一番风味。
林伟业嘿嘿笑了几声,搓了搓手:“我只是冶金专业的,建筑设计只是临时客串,所以”
“所以就弄这么个大号火柴盒”
夏天南看着这栋长方形的物体,就是一个火柴盒竖立的放大版,中间开了门洞,墙上开了窗户还没有玻璃窗户,毫无美感可言。
林伟业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以目前的能力,弄不了框架结构,否则起码能弄个十层楼试试,现在只能这样了。”
谭二亲眼见证了一栋生平所见最高的建筑诞生了,兴奋不已。他不觉得这房子丑,对于之前只能住夯土茅屋的他而言,这高达三层的楼房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估计京城里的皇上都住不了这样的大楼房。
这红砖房子方方正正,高大威武,大气上档次,四周开窗,通透明亮,抵御风雨自然不成问题,而且通体以砖为主体,水泥作为粘合剂,代替了昂贵的糯米灰浆和廉价版的夯土,不仅经济划算,坚固程度也堪称完美。
他越看这房子越喜欢,不由自主地说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