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生也赞同,说道:“老爷,黄猛甲说的没错,只要不是官兵一拥而上,我们护卫队就不怕。”
夏天南点点头,他们两人说的有一定道理,用现代化的军事术语说,这就是掌握主动,选择战场,逼迫敌人采用添油战术。在琼海式步枪和山地榴的火力打击面前,打退官兵的添油式进攻并非难事。
司马德摇摇头:“二位可曾想过,如果官兵不在我们选好的地方决战呢官兵将领只要有一点带兵打仗的常识,知道了我方的兵力有限后,采用分兵之术,兵分几路,一路人马拖住我们,另外几路直捣我腹心之地,我们又如何应对”
黄猛甲战斗经验虽丰富,但是参与的战斗多数是几百人的规模,从未遇到过万人级别的大战,黄汉生也是如此,他们只想到过当面锣对面鼓地打一场,却没想过对方改变战术又怎么办,当下无言以对。
官兵利用兵力优势以一路兵马吊着自己,其余几路抄自己的老巢,自己该回头救火还是集中精力啃下眼前的部队呢现在己方坛坛罐罐不少,不管是纺织厂还是钢铁厂,都是老爷的心头肉,兵工厂更是护卫队武力的保证,这些地方都要保,可护卫队人数太少,各个地方稀稀拉拉放几个人,就难逃被官兵各个击破的下场。
夏天南心中暗叹,还是仗打的太少,又过于顺利,这几人还没磨练出来啊。至于自己,夏天南知道自己的短板,虽然知道历史的大势,但说到指挥打仗,自己还不如本时空的人。此时除了司马德,没有人兼具全局的眼光和对本朝军队的了解,他诚心问道:“司马先生,计将安出”
这句话挠到了司马德的痒处,他自幼就喜兵事,无心功名,所以只中了秀才,在南京兵部做着不入流的小吏,眼下为崛起中的夏天南出谋划策,让他有一种得遇明君,一展胸中才学的痛快。
他拱手向夏天南作揖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主公,官兵的优势只有一个,就是人多。既然他们分兵是我们的命门,我们就想办法不让他们分兵。几千乃至上万人的开拔,行动定然缓慢,我方火器比官兵打的远,卫所官兵又没有像样的骑兵,只要我们派出小股队伍袭扰,打了就跑,让他们干挨打不能还击,一路疲于应付,最终就会主动寻求决战,到时候把他们引入选好的地方,接下来我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
“好计策”夏天南忍不住拍掌叫好。
击败官兵不是太难,难得是如何防止官兵分兵,分兵之后就有可能对工厂造成破坏,可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护卫队不可能防住所有地方。这法子简单实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隐患,说白了就是利用武器射程和防御作战的优势,把官兵拖进自己的节奏,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定好作战的方略后,夏天南放下了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他对在场众人做了简短的动员“此次迎战官兵,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败了,我们就什么都没了大家务必齐心合力,保住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众人的命运都已经和夏天南的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听到他如此说,纷纷应和:“定当为老爷主公效力,打退官兵”
为了迎战官府的大军,护卫队开始了疯狂的训练。
由于只有三百老护卫队员才配备了琼海式步枪,新丁和土兵们都只能用长矛作为武器。土兵们还好,用惯了冷兵器,钩刀换成长矛也适应的很快。而新丁上个月还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平日里多是被地主、衙役欺压惯了,别说见过血,连打架都很少。为了弥补他们勇气的不足,唯有大量的训练,把他们练到麻木的状态,对命令形成条件反射,上了战场才不会恐惧、甚至逃跑。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两百新丁迎来了炼狱一般的日子。本来训练就很苦,现在又加大训练量,不少人都累趴下了。毕竟多数人之前都是吃不饱饭的农民,虽然现在白米饭管够,但短短的时间,体质还是没有跟上训练的要求。
夏天南没有让黄汉生停止训练,那些累趴下的新丁,仅仅休息一两天又拉上了训练场。他坚信一点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现在苦点累点,总比上了战场送命强,毕竟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就要面对几倍的敌人。
可能得益于从小就在铁匠铺抡大锤,苏粗腿的体能在这群新丁中非常突出,别人训练完就趴地上起不来,他轻松地就挺了过来,而且白天的训练结束后,他还自己加练半个时辰的刺杀分解动作。
第一百二十二章 袭扰战一
看见苏粗腿主动加练,别的新丁都笑话他傻不愣登的,不过是为了多佃种几亩地,何必这么拼命。
听到这些话,苏粗腿只是一笑置之,他想的比别的新丁长远:东家有这么犀利的火器,操练出这么强悍的兵丁,可不止是一个乡下土财主的做派真正的乡下老财又哪来的胆子对抗官府东家肯定要做一番大事,若是想在这些新丁中脱颖而出,得到东家的赏识,唯一靠谱的就是苦练本领,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而在新丁和老兵的对抗训练中,严整的队列和熟练的刺杀战术让对抗呈一边倒的局面,他发现这种看似简单的刺杀很实用,上了战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多杀掉对方一个人,自己活命的机会就大一分,所以他才拼命地练习刺杀动作。
按照司马德的分析,琼州府与广东都司公文往来,加上调集粮草,各卫所兵力集结,可能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知府衙门得力,可以缩短至一两个月,大军就会从琼山县开拔。
事实证明,琼州府的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一个半月之后,临高县衙就接到了知府衙门抄送的公文,告知“大军不日将至,速筹措粮草,以备军需。”
此时知府衙门还不知道临高县衙已经完全被架空,只剩下一个空壳,政令不出县衙。当然,钱有余接到这份公文第一时间就送给了夏天南。
得到消息后,夏天南启动了应对方案:护卫队停止训练、保留体力,枕戈待旦;所有工厂停止生产,所有工匠和工人都分别集中在胡家庄和博辅港宿舍区,一旦战事恶化,就分为两路,一部分人躲进黎区,另一部分就从博辅港走水路去调楼村暂避锋芒。
此战的对手不是几个地痞流氓,也不是几百人规模的黎寨,而是正儿八经的数千朝廷官兵,夏天南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战败,就暂时跑路,躲过这阵风头,等官兵撤走再卷土重来。只要工匠和工人还在,手里有银子,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就在护卫队进入备战状态准备迎战官兵之际,博辅港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消息一名钢铁厂的工匠趁夜偷偷跑了。
按照布置,纺织厂的所有女工都安置在胡家庄,而造船厂、钢铁厂、兵工厂的工匠、工人都安置在博辅港宿舍区,这名工匠就在到达博辅的当天晚上逃跑了。
根据钢铁厂的管事张卫介绍,这名逃跑的工匠平日里喜欢偷奸耍滑,对炼铁的各项工作流程掌握得不够熟练,数次评比都是最低的等级,工钱和奖金比别人少,牢骚怪话很多,没想到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跑了。
跑一个工匠倒没什么,不过夏天南担心影响士气,命令护卫队组织对博辅和胡家庄进行巡逻,防止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好在连续几日平安无事。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但让夏天南想不到的是,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后来差点给他带来沉重的损失。
崇祯四年七月,围剿临高“黎乱”的大军进入了澄迈境内,离临高县只有两天的路程。按照作战计划,护卫队马上就要展开对官兵的袭扰战。
执行袭扰战术的队伍贵精不贵多,而且要熟练使用火器,符合条件的只有老护卫队员。夏天南命令黄汉生、杨由基各带领一百人,沿途轮流对官兵进行袭击,黄猛甲带领两百土兵担任预备队,预防各种意外情况,其余人休整待命。
负责统领“剿黎”大军的将领是琼山千户所的千户王良栋。
琼山千户所驻地在府城琼山县,在琼州内五所中是战力保存的最好的,此战派出了五百军户,其他千户所,能出两三百人就不错了,王良栋就顺利成章的成为了此战的统兵将领。大军的主体战斗力量为各千户所凑齐的一千八百人,另外有各州县的一千多乡勇,总计三千多人。
具体人数多少,王良栋也不知道因为乡勇纪律很差,开拔之际就有人开小差跑回家,从琼山集结之后到行进到澄迈县这段时间,零零散散跑了一百来人,开始他还派人去追,后来也懒得理会,反正打仗靠正牌子卫所军,乡勇不过吆喝助威罢了,乡勇的具体人数,他也懒得去清点了。
三千多人从琼山到澄迈,足足走了十天,按正常的速度,可以从两地走个来回了。不过王良栋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