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德堡”号上,普特曼斯看见密密麻麻的纵火船,心中一紧,下令道:“传令下去,各船之间拉开距离,不要被火船集中攻击,用大炮射击,尽可能地减少火船的数量。”他虽然不懂中国文化,不知道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战船就是用铁索固定首尾相连被周瑜的火攻尽数焚毁,但是军人的生涯给了他足够的战场智慧,知道削弱火攻效果首先就是散开舰队的队形,而不是集中在一处。
荷兰人的舰队升起帆,拉开了彼此间的距离,打开了侧面的炮窗,开始了持续的炮击。
“轰轰轰”,炮声隆隆,18磅的炮弹雨点般飞向火船。虽然一里多的距离不是舰炮的最佳射程,加上海浪起伏船体摇晃,射击精度无法保证,但仍然陆续有纵火船被炮弹集中,船体或断成两截或侧翻,成了海面上浮动的火堆。
更多的纵火船冒着头顶呼啸的炮弹义无反顾的往前冲,在高额赏格的刺激下,红毛的炮弹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在损失了二十多条船之后,终于有纵火船陆续冲入了对手的舰队阵型里,用铁钩勾住夹板船后,郑家水手们纷纷跳水。
被铁钩勾上后,不管荷兰人的战舰怎么做机动动作,都甩不掉这些蚂蟥一样的纵火船,在海风和菜油的作用下,硕大的船体开始燃烧起来,火势蔓延地很快,浓烟把舰炮的视野都遮挡了,无法正常射击。
荷兰人虽然慌乱,但是行动却不慢,他们操船尽力避开后面继续冲过来的纵火船,然后水手们提着木桶用海水试图去浇灭已经蔓延到船舷处的火苗。
这时,随同纵火船在两侧并行的郑家炮船也接近了,负责指挥的郑鸿逵用尽力气大喝:“开炮”似乎两次被阴的郁闷都要在这一声命令里发泄出来。
“轰轰轰”,几十条大青头战船从侧面包抄,用火炮攻击被纵火船弄得手忙脚乱的荷兰舰队。
荷兰人显然没有料到对方在这个时候选择炮击,一时间阵脚大乱,连忙调整船的方向,以侧面对准郑家船队,开炮还击。
有琼州营卡隆炮加持的郑家炮船已经不是荷兰人印象里的吴下阿蒙,近距离的对射丝毫不落下风,密集的霰弹扫过荷兰战舰的甲板,惨叫声此起彼伏,升帆和灭火的水手中弹倒下,在血泊中翻滚,一时间甲板上没有几个能够站立的人。
在自家炮船的掩护下,余下的纵火船欢快地穿过逐渐稀疏的弹雨,牢牢咬住目标,更多的荷兰战舰陷入火海。
失去了风帆的动力和有效的灭火措施,荷兰人彻底乱了手脚,舰炮的反击没有了章法。虽然18磅炮和24磅炮仍然能够击穿郑家的船舱,收割郑家水手的生命,但是双方的伤亡交换比相差不大而这样的战斗对荷兰人非常不利,拼人数的话,郑家占据着绝对优势,他们的水手比蚂蚁还多,荷兰人连对方十分之一的人数都不到。
“不”普特曼斯扑到船头,不敢置信地喊道:“郑一官的部下怎么会有这样强度的火力他们不是只有老掉牙的半蛇炮吗”
“密德堡”号的船长范博梅尔也惊慌不已:“长官,我们的处境很危险。这样下去,我们的船就算不被全部烧光,甲板上也没有能够升帆的水手了,只能停在原地任人宰割”
普特曼斯也没想到战况会变成这样,如果只有火船的进攻,他还能应付得来,付出一两艘战舰的代价,占据优势的舰炮足以击退郑家的船队以往郑家的舰炮火力可以忽略不计,威力小、射程短、射速极慢,只要吊着足够的距离,像放风筝一样边射击边机动,郑家只有挨打的份可是对方突然鸟枪换炮,拥有了他从未见过的大口径火炮,而且能够持续射击,与火船攻势双管齐下,让他不知道如何继续战斗下去。
他拍了拍额头,闭上眼睛思考了片刻,然后痛苦地下令:“派人去通知刘香,放弃外围战线,与我们汇合。另外告诉我们的人,聚集在一起,寻找对方薄弱的地方突围”
范博梅尔有些吃惊,这是要放弃决战逃跑的节奏吗他迟疑地问:“长官,可是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与郑一官决战的,而现在战斗只开始了不到一个小时”
普特曼斯睁开眼睛,大声说:“该死的,我知道这是决战。可是你能告诉我郑家的这些大炮究竟是从哪里得到的,该怎么应付这些蝗虫一样的火船和雨点一样的霰弹吗船长,你必须弄清楚一件事,我下这个命令并不是要逃跑,我们只有摆脱眼下的困境才能重新找到战胜他们的机会,困在这里只会被他们的节奏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范博梅尔被问得哑口无言:“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长官”转身寻找士兵去传令了。
小雨非非说
明天早晨8点再发个口令红包,希望书友能抢到。小小红包,大家一起开心一下。
第四百五十章 料罗湾海战四
普特曼斯站在船头,死死盯着郑家船队不时冒出的焰火这是卡隆炮开炮射击时产生的很明显这些大炮是最近才装备的,之前剿灭李魁奇等海盗团伙时,郑家并没有这样的海战利器。如果说郑一官是为了专门对付荷兰人而隐藏了自己的实力,却也说不过去,打李魁奇时郑家伤亡很大,郑一官本人都差点陷入危险,自始至终都没见到这样的炮出现,这样玩苦肉计未免代价太大了些。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普特曼斯发现郑家船队新装备的这种炮虽然口径很大,而且能够持续发射在射速上似乎还略微超过了荷兰人的加农炮但是他们始终刻意保持着比较近的距离,似乎是为了不脱离有效射程。
对了,射程普特曼斯眼睛一亮。
这种炮的口径比己方的24磅炮似乎还要大一些,按照常识推测,这样的大炮重量应该会超过四千磅,如果算上明国糟糕的铸炮技术,重量还会增加。荷兰战舰的排水量比郑家的船更大,尚且不能承受更多的24磅炮的重量,只能以18磅炮为主,郑家的这些小船又怎么负荷得起30磅以上口径大炮的重量巨大的重量,加上大炮的后坐力,足以掀翻这些小船。结合郑家船队始终追求近距离炮击的表现来看,这种炮一定是类似于某种榴弹炮,缩短了炮管、牺牲了射程。
普特曼斯猛地一拳砸在船舷上:“一定是这样只要拉开足够的距离,就能重新找回我们的优势。”
郑家船队。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