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乱世扬明> 分节阅读 2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0(2 / 2)

司马德皱眉道:“可是这样一来,如何逼迫海商乖乖地进入指定港口就是个问题”

“让海商听话不是问题,郑芝龙给我们提供了模板:郑家的战船常年在主要航线上巡逻,凡是插了旗子的商船就能保证安全,没插旗子的人船皆掠走。购买一条海船、置办一船货物要多少银子,买面旗子才多少银子这笔账,海商会算。”

“可是,验货估值这种事得要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能做,一年这么多船,需要多少人手啊如此繁琐,还不如直接卖旗子省事。”

夏天南沉吟道:“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卖旗子省事倒是省事,可是每年一条商船往返日本或者南洋多少次,赚了多少银子才收两三千两,太便宜这些海商了比如卖往日本的生丝、卖往欧洲的茶叶、瓷器,动辄四五倍的利润,这样的海商,一年该收他几万两才对。至于人手好办,直接从两广、江南、福建的大商号挖人就是,拼工钱、拼奖金,谁能拼得过我”

听夏天南这么说,司马德想起了自家日本之行几百万两的收入,不禁连连点头。虽然其他的海商没有琼州营这样的本钱和实力,一次运作这么大额的生意,可是生丝之类的商品利润摆在那,几十个、几百个海商的交易量,加起来就不少了,这样的人,只收三千两一条船的费用,实在暴殄天物。

夏天南继续说:“十税一只是个标杆线,按商品的种类、价值、利润分别制定标准才更合理。像生丝、丝绸、茶叶、瓷器这样的硬通货,至少要按百分之一百的比例收税”

司马德疑惑道:“百分百是”

夏天南拍了拍脑袋,换了个古人能懂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些货物,进价多少,税就是多少。”

孙元化骇然道:“十成的税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重的税吧,这些海商会不会反抗”

夏天南轻蔑地哼了一声:“本朝最强的大海主都被我们踩在脚下,还有什么海商能掀起风浪真有不开眼的,就来跟我们的战舰大炮讲道理。若是嫌税高不愿做,有的是人愿意做就算交十成的税,不过是四五倍的利润变成三四倍的利润,仍然是暴利。”

经这么一分析,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样收税的好处,比起郑芝龙卖旗子的收入至少要翻几番。众人都面露喜色,这样一来,琼州营的财富节节攀升,大家的收入也能跟着水涨船高,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司马德建议:“既然如此,这商港就设在博辅了”

夏天南回答:“仅有博辅一处商港是不够的,只能圈住两广的海商和下南洋方向的商船,江南、福建往返日本的商船不经过琼州,鞭长莫及”

司马德恍然大悟:“难怪将军灭了郑芝龙,却独独留下个郑鸿逵,原来早就有了打算。”

“所以除了博辅,我还打算在福建设一个商港,而郑鸿逵对福建和海贸的事非常熟悉,能很快上手,只需要派人监视和牵制就行,省得我花时间重新培养人才,耽误时机。原本打算继续启用中左所,可是又不想受官府掣肘,正在犹豫,要知道,郑芝龙之前就受前巡抚邹维链约束甚多,而且私收商税这种事放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做,总是不太妥”

司马德能够理解,私自收取商税犯忌讳,在琼州这样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就罢了,中左所可在福建巡抚的眼皮子底下,能不刺激官府,还是不刺激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试探着说:“要不设在金门”

夏天南哑然失笑:“金门离福建又能有多远,与中左所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范博梅尔一直没作声,毕竟自己是刚加入这个体系的新人,再说商业上的事他也插不上嘴,这时听到几人为了港口选址的事情伤脑筋,忍不住开口说:“还有比热兰遮更合适的港口吗”

夏天南一愣,等回味过来之后大喜过望,自己真是灯下黑,大员不就是和琼州一样天高皇帝远的海岛吗,而且热兰遮有坚固的城堡和完备的港口设施,从这里出发又足以覆盖整个台湾海峡,这就是个现成的分基地啊

司马德等人仔细想了想,都觉得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纷纷赞同。反正将军都准备把红毛赶出大员了,接收热兰遮也就顺理成章了。

夏天南当场拍板:“那就定在热兰遮了。既然如此,驱逐东印度公司的行动就要加快脚步,原本我给普特曼斯一个月时间,现在计划要改变了:我用战舰直接送他去巴达维亚,一周之内必须答应我的条件,否则就开战”

若是中左所之战以前,孙元化等人说不得要苦劝一番,如此频繁开战、穷兵黩武,不仅耗费财力,而且树敌太多,绝非善事。可是击败郑芝龙之后,获得的好处远远大于发动战争的成本,孙元化等人再也找不到阻止开战的理由。更何况,红毛频繁袭扰大明沿海,绝非善类,这样的货色,打了就打了,用不着忌惮。

倒是司马德对范博梅尔刮目相看,这货倒戈之后,算计自己的前东家一点都不留情面啊,是可造之才。他不明白,西方人眼里只有利益,尤其是荷兰人,商人的性格浸淫在骨子里了,范博梅尔既然改换门庭,自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新东家了,琼州营越强大,对他越有利。

分基地就这么定下来了,夏天南心情不错,吩咐道:“来人,把郑鸿逵叫来,我要封他个官做普特曼斯的位置是他的了。”

第五百二十八章 郑芝凤

第五百二十八章郑芝凤

郑鸿逵来到临高后,一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来,他作为郑家灭门案的“帮凶”,良心备受谴责二来,不知道琼州营要如何处置自己及家人,惴惴不安三来,他一时心软救下的福松,居然不见了

琼州营之所以要屠了郑家族人,傻子都知道是要斩草除根。郑家在福建经营多年,如果留下血脉,纠集旧部与琼州营对抗,对琼州营也是个麻烦。当时一念之仁,保住了大哥唯一的血脉,其实郑鸿逵也没想好该怎么安置这个侄儿,身在琼州营监视之下,自身都难保,又怎么保住福松

不过让他最苦恼的不是这些,而是从福建来琼州的途中,福松不见了。如果是坠海、寻短见倒还好,万一是被琼州营发现并掳走,那么自己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家人都会受牵连,那么自己背负郑家叛徒的恶名,就成了无用功,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家人的安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