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乱世扬明> 分节阅读 3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48(2 / 2)

阿尔斯楞劝阻道:“贝勒爷,汉人有句话叫穷寇莫追,这些人的火铳厉害,人少了不管用,人多了不划算,何况我们擅自进入山东,耽误了北上会师的时间,武英郡王会怪罪的”

阿巴泰正心疼自己这半个牛录的精锐,一股子火无处发泄,正好阿尔斯楞这个败军之将送上门来,想也不想,抽出马鞭“啪”的一声狠狠甩过去,抽在他手臂上,袖子上的布都撕裂了,胳膊上出现了一条血痕。

“这些明狗的火铳厉害,为什么不早点说,等到正蓝旗的勇士上去了才开口”

阿尔斯楞悻悻地捂住胳膊退下,不敢再吭声。心里却很不服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明明自己提醒过的,这位贝勒爷不当一回事,等吃了亏才发脾气,还把自己当做替罪羊。

噶尔图本来也有些心疼,这些人是他的直属部下,每个人都是身经数战的勇士,损失了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上缺口。但是见阿巴泰鞭挞阿尔斯楞,觉得不太妥,大汗很重视与蒙古各部落的关系,不仅与科尔沁部联姻,还把较早归顺的各部落编入八旗,这阿尔斯楞正是镶白旗的蒙古统领,打了他事小,传到大汗耳中被责罚事大。

他赶紧上前拉住阿巴泰的鞭子,劝道:“贝勒爷,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明狗已经跑了,追不追,派多少人追,得拿个主意”

阿巴泰虽然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中,因为庶出的关系,地位偏低,但是常年征战,军事指挥才能在诸贝勒、郡王、亲王中都算得上佼佼者,从刚才的小规模战斗中,他看出了问题所在,所以毫不犹豫地说:“追,而且是全军追击”

噶尔图吓了一跳:“全军追击一千多明狗而已,有这个必要吗”

“你懂什么我大金数次入关作战,关内明军皆为土鸡瓦狗,无人能挡我军锋芒,怎么山东就突然冒出了这样一股部队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绝不是孤军,背后还有靠山,我们必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人训练了这样的部队。这只军队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可以与我军对射而面不改色,人人骑马,来去自如,今日只有一千人就能屠戮我百人后从容后退,如果来的是一万人呢”

噶尔图明白了他的意思。以往明军的鸟铳兵只要看见后金大军靠近,远远地就乱射一气,火绳枪装填又慢,等后金甲兵冲上去就是一边倒的屠杀。这支奇怪的骑马鸟铳兵却能够沉住气,一直等到合适的距离才开枪,而且有勇气与后金的甲兵近距离对射,打完后还能借助战马立即逃跑,集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于一体,这样的部队如果有上万人,既可以正面攻击后金大军,也可以利用机动性截断大军出关的退路,这样一来,后金还敢从容地入关劫掠吗

他若有所思:“贝勒爷的意思是:要在这支部队壮大之前消灭掉”

阿巴泰露出了狰狞的表情:“明国境内不容许有这样的军队存在,除了那些只敢在城墙上看着我们经过不敢出城迎战的懦夫之外,能打仗而且敢于与我大金对抗的军队全都得死,一个不留”

噶尔图肃然起敬:“贝勒爷考虑周全,目光长远。想必武英郡王知道了您的苦心,也不会说什么的。”

阿巴泰把低头不语的阿尔斯楞叫过来:“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刚才我看那些人的马已经有些脱力了,跑不快,你带着人跟上去,给大军指路。记住,沿途可以不攻击他们,直到找到他们的巢穴为止。”

阿尔斯楞闷声应道:“遵命”退下去召集人马。

片刻之后,大群蒙古骑兵出了本阵,朝着骑兵营撤退的方向追了下去。

登州,军营工地。

林伟业志得意满地看着接近完工的棱堡,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与成就感。

眼前这个棱堡不是当年匆匆忙忙夯土垒成的那个西贝货,是真正的星型凹多边形城堡,无论谁来进攻,都会暴露在23个棱堡面的火力之下,防守时可以用交叉火力对攻城者进行打击,而且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射击死角。在琼海军火器化部队的加持下,交叉火力稳定输出的组合对于没有重型火炮的敌人而言,基本上是无解的存在。

从某种角度来说,棱堡的设计初衷不是一味追求防御,而是为了更好地输出,对攻城方进行火力压制。城池攻守战中,攻打传统的方形城池都需要数倍以上的兵力,而棱堡强大的火力足以抵挡住10倍甚至百倍冷兵器敌人的进攻,毫不夸张地说,林伟业精心打造的这个占地一两万平方米的要塞式兵营,能够牵制的兵力足以匹敌甚至超过方圆数十里、城坚墙高的登州城。

第七百六十一章 鞑子来了

棱堡的土石方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表面也用砖和水泥进行了加固,虽然坚固程度还比不上某些底部用千斤青条石垒制、墙体夯土加糯米汁、外包青砖的城墙那么变态,但是比普通的城池要牢固多了,而且建筑和时间成本要低廉的多。

可惜登州没有10斤野战炮,这个时空也造不出机关枪,林伟业不无遗憾地想,否则来几万人也啃不下这个棱堡要塞。目测除了长期围困,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想到围困,林伟业拍了拍脑袋,准备去找苏粗腿商量,是不是该向谢三宾索要足够的粮食储存在棱堡里,以备不时之需。他倒不是未卜先知预料风险,而是出于理工男的严谨,力求每个步骤科学合理,而不是考虑这么做是否有性价比,有无必要。

苏粗腿倒没有质疑这么做有没有意义,只是认真地按照士兵的数量估算了一个月的口粮:“咱们的兵操练辛苦,一个人每天一斤糙米总是要的,独立团4个步兵营加上骑兵营,5000多人,一个月填饱肚子至少百石米。”

林伟业闻言拍板:“那么就多不就少,一千石粮食,我去找谢三宾要。”

巡抚衙门内,谢三宾有些哭笑不得,他看着一脸认真的林伟业说:“林总兵,你说的这个数目,朝廷拨付给登莱两州所有部队的粮饷加起来都不够,每个月我只能保证给你五百石粮食总不能让其他队伍喝西北风吧”

林伟业摇摇头:“五百石不够。谢大人,你是登莱巡抚,又是夏天南的岳父,于公于私都要帮我们。这样吧,朝廷拨付的军粮全都给我们,另外我们的饷银不要发现银,折算成粮食,然后凑足一千石给我们,这样不就抵消了,也不会让你难做。”

谢三宾把手下负责钱粮拨付的幕僚找来,这幕僚算盘噼里啪啦一打,对谢三宾说:“抚台,就算林总兵部下的饷银都折算也不够,现在一石粮食最低三两银子,除去本色注1,朝廷拨给他们的那些折色注2,层层盘剥下来本就没多少,满打满算不过七百多石,就算抚台愿意从各府、县火耗中拨调一些,凑足八百石,离林总兵说的一千石还差不少”

谢三宾沉吟片刻,对林伟业说:“林总兵,你和天南的关系本抚也知道,两人亲如兄弟,大家都是自己人,本抚也和你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弄的那个军营离登州不过几里路,平时为了操练方便,可以长期驻扎,但毕竟不是孤悬海外、交通不便的岛屿,没必要每月凑够一千石粮食,可以灵活一些,不要那么死板。毕竟巡抚衙门要负责调拨发往东江等地的军粮,粮食缺口太大了周转不过来,是要被言官弹劾的。不如先凑八百石,到了月底实在不够,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匀一点,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