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乱世扬明> 分节阅读 3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9(2 / 2)

“嘿嘿,送人头倒不至于,阿巴泰在历史上也颇有名气,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要趁他落单追上去,等他和阿济格会合后就难打了。后金人口稀少,不管是士兵还是将领,死一个少一个,如果女真人死得差不多了,就剩下那些汉军和蒙古人,分分钟树倒猢狲散,皇太极再怎么能折腾,也蹦跶不起来了。”

“你说的轻巧,可是鞑子哪有那么好杀”林伟业摇了摇头,“我带着独立团,还是依靠棱堡才能与其抗衡,野战就很难说了。”

“你也不必把鞑子抬得太高。”夏天南说,“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不过没有历史上说得那么夸张。明末是一个比烂的年代,后金之所以能入主中原,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明王朝本身出了问题,政治、军队糜烂,加上小冰河造成的灾荒和土地兼并引发的农民起义,才会让后金乘虚而入。但凡一支军队训练和士气稍微像样点,就能和所谓满万不可敌的鞑子抗衡。当年浑河之战,戚继光留下的浙江兵、四川白杆兵加在一起不过7000来人,就与几万鞑子打得难解难分,要不是援兵迟迟不至,结果如何还很难说。”

林伟业皱眉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是,就算我不懂军事,我也知道机动性的重要。鞑子几乎都是骑兵,即使有辎重的拖累走不快,也比咱们两条腿强的多。现在他们已经走了一天,哪怕你明早就出发,晚了一天还能追上吗就算累死累活追上了,精疲力尽之下,还怎么和对方打而且骑兵打步兵,就算打不过,抛下辎重跑了就是,主动性都在他们手里,这种仗你也要打吗”

夏天南竖起了大拇指:“还说不懂军事,这番话说得很在理嘛在战场上历练一番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这时两人已经回到了林伟业居住的宿舍内。夏天南说:“拿出纸笔来,你是山东人,对山东的地形应该熟悉,画一张山东的东北部沿海地图,来分析分析。”

林伟业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取出纸笔简单勾勒出山东沿海的局部地图。

夏天南指着地图上山东半岛凹陷的地方问道:“这个位置大概属于什么地方”

林伟业回忆了一番,答道:“应该是昌邑附近,按这个时空的行政区划,大约是莱州和青州交界处。”

夏天南对门外喊道:“来人,把马威叫来。”

不一会,马威进了屋,夏天南招手让他过来看地图,问道:“你说说看,骑兵一天最多能跑多远,像鞑子这样带着辎重又能跑多远”

马威默默估算了一下,回答道:“将军,以属下的经验,如果是蒙古人这样的轻骑,地势又平坦的话,一天大概能跑200里,不惜马力的话300里也有可能;鞑子多数披重甲,日行200里是极限。如果算上辎重的拖累,最多日行80里,否则的话,那些丁口都会活活累死,鞑子抓人也白抓了。”

夏天南闻言心里有了底,指着昌邑的位置再问:“听说你为了剿马贼,从莱州一直追到了青州境内,那么两府交界的这个地方,离登州大约多远”

马威回忆了一下,笃定地回答:“300里左右。”

林伟业看着地图,疑惑地问:“你为什么反复询问昌邑这个地方”

夏天南回答:“因为鞑子往京城方向走,除非他们想绕路不走直线,否则必须沿着海岸线走,一直到这个海岸线凹陷的位置,也就是昌邑,过了这个点之后,地形变化,鞑子离海岸线就越来越远了。”

林伟业恍然大悟:“你想利用咱们水上的优势”

“没错,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可是大海行船比四条腿更快。”夏天南重重敲击了一下地图,“我要沿海追击鞑子”

第七百八十五章 阻击计划

林伟业仔细看了看地图上的海岸线,昌邑北部就是莱州湾,山东半岛刚好在这个位置有个凹角,登州和昌邑都临海,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刚好是贴着海果真如夏,鞑子从登州走陆路回北直隶,在到达昌邑之前,最近的路线就是沿着海岸线走。一旦过了昌邑,再从陆路往北方走就离海边越来越远,想要靠两条腿追上去就难了。

他赞同地点点头:“理论上是可行的,我顶你。如果打一仗能多杀几个鞑子,那就打吧”

经过鞑子驱使百姓攻城一事后,林伟业对后金军队的凶残和冷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反人类的军队,与文明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尽管他一向不太提倡以暴制暴,可是对于多杀鞑子,他毫无异议。

夏天南问他:“阿巴泰一撤,山东境内没有其他够分量的敌对势力了,登州这一块是安全的,所以我打算把独立团也带上,你去不去”

要是和其他势力作战,林伟业不一定有兴趣跟去,不过和后金军队作战,他没有犹豫,点头道:“去,怎么说我名义上也是登州总兵,杀鞑子算我一个。不过独立团没有炮兵营的编制,也没有配备10斤野战炮,火力不够啊”

“我是乘坐飞剪船先到的,主力部队也慢不了多少,应该这几,“我唯一担心的是海上风浪会耽误船队的行程,如果在阿巴泰穿越昌邑后才到山东,这个计划就没有意义了。”

第二天,夏天南回到登州城内,召集司马德等人进行推演,测算阻击鞑子的可能性,并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司马德说:“将军,之前我们制定的所有作战计划,都是围绕着解除军营之围制定的,现在既然要走海路拦截鞑子,那么前面的计划全部要推倒重来。”

“没事,重来就重来。战场形势本就瞬息万变,必须不断调整。这正好是磨练你们军机参谋处的大好机会,名将都是靠打仗打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你们必须提前做好计划,等主力部队一到就开始行动。”

司马德对其中一个参谋说:“刘黑子,在这些参谋中,你的年纪稍长,而且有过做海寇的经验,对于近海的作战应该颇有心得,说说你的思路。”

这个刘黑子正是当年广东海面上的一个小海主,盘踞沱泥岛占山为王,后来被威廉和黄汉生联手端了老巢,走投无路之下,弃暗投明归顺了琼海军。因为他是读书人出身,在充斥着大量文盲的海贼中算是凤毛麟角,而且脑子灵活,被组建军纪参谋处的司马德相中,在博辅海军分校进修后,成了一名参谋。

刘黑子一喜,这是给自己一个在将军面前露脸的机会,得好好把握。他迅速理了理思路,然后站起身,指着简陋的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