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乱世扬明> 分节阅读 3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94(2 / 2)

杨嗣昌回答:“陛下,他把天津兵备道和天津总兵都抓来了,说是我擅自议和、私下通虏的人证,鞑子在京畿烧杀抢掠也是我纵容的后果,还说要把这些事公布于天下,让我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崇祯听得眼皮直跳。杨嗣昌的一切作为都是自己默许的,他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自己也会被拖下水,一个昏君的评语是跑不掉了。夏天南这一招真够狠。

“啪”的一声,崇祯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恨恨地说:“朕让他开镇、给他封爵、赏赐诰命,不想着如何报效朝廷、替朕分忧,却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骂归骂,事情总该面对。崇祯对王承恩说:“传长卿过来,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白天温体仁在文渊阁当值,只要召唤,很快就能到。不一会儿,他就跟着王承恩到了乾清宫。

崇祯问道:“长卿,昨日永定门外之事你听说了没有”

“臣有所耳闻。据说永定门外一仗,鞑子大军被打得一败涂地,主帅阿济格生死未卜,此乃前所未有之胜绩,先皇在位二十余年,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文治武功,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崇祯与杨嗣昌一听,好像话题被带偏了,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不好反驳。

崇祯咳嗽两声,略带尴尬地说:“长卿所言非虚,不过今日找你前来,不是要议这个事情”

温体仁惊讶地反问:“眼下还有什么事比堂堂正正击败鞑子大军更大的事情难道不该封赏功臣,勉励天下兵马勠力同心,共抗鞑子吗”

杨嗣昌忍不住开口:“阁老,封赏的事暂且不提。琼海镇总兵夏天南固然练兵打仗有一套,但是居心叵测,不可不防。”

温体仁“哦”了一声,望向杨嗣昌:“究竟何事,愿闻其详。”

杨嗣昌把刚才对崇祯说的话复述了一遍,说道:“阁老,一个武将敢私扣朝廷命官,并要挟上官,这样无君无父之人,难道不该惩治”

第八百五十九章 准备谈判

温体仁不急不忙问道:“先不说夏天南这么做是否妥当,到底什么事情能让一个总兵有底气要挟兵部侍郎”

杨嗣昌一时语塞,涉及到议和之事,只有他和崇祯知道,连温体仁这位首辅都没有告知,还真不好说得太清楚。他又哪里知道,温体仁昨晚已经从夏天南口中知晓,现在不过装糊涂而已。

还是崇祯帮他解了围:“先不谈这个,长卿,叫你过来,是为了商议如何对付夏天南。文弱说得不错,夏天南固然练兵打仗有一套,也立下了功劳,可是连自己顶头上司都敢要挟,这样跋扈的人,能力越大,危害也越大。该如何处置才好”

温体仁暗自腹诽,你们君臣两人暗地里想要与鞑子议和,这么大的事都不和内阁通个气,出了篓子就想让我帮忙擦屁股,我可不傻。再说了,以夏天南这个盟友的能力和野心,将来一切皆有可能,没必要为了杨嗣昌拆自己人的台。

杨嗣昌说:“阁老还在考虑,我就抛砖引玉,提个建议:召夏天南入宫觐见,命宫门侍卫不要解他的刀,料想这厮头回进宫,也不懂规矩,到时以带刀犯禁为名将其拿下,要杀要剐,就听陛下一句话了”

温体仁一听,这法子还真阴险,他眼见崇祯有些意动,赶紧及时劝阻:“万万不可,琼海镇大军尚在城外,刚立下不世之功就斩杀他们的首领,莫非想要逼反这支大军不成”

杨嗣昌不解地问:“主将一死,大军必定群龙无首,到时候再接收这支强军,岂不是一举两得”

温体仁叹道:“文弱刚进兵部不久,有些事可能还不清楚。琼海军原本只是山野之间一伙强人,闹得广东不得安宁才被招抚,从头到尾都是夏天南一手练出来的,和他的私兵无异,无法无天惯了,也就夏天南本人能够镇住。如果他死了,谁有这个本事收服琼海镇”

杨嗣昌一怔,低头不语。

温体仁继续说:“你只看到琼海镇陆师强悍,却忘记了他们水师更是举世无双,连已故的海防游击郑芝龙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他转向崇祯,“陛下忘了数百倭寇渡海而来就能搅乱江南吗忘了红毛几艘夹板船架上炮就能让福建片板不能下海吗如果琼海镇水师作乱,其祸之烈远甚于红毛和倭寇,试问从天津、松江、福州到广州,哪个海港能挡住其水师的坚船利炮陆师在水师掩护下,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上岸,要如何防范莫非再沿海修建一条长城”

崇祯听得满头大汗。鞑子入寇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如果琼海镇再作乱,加上中原的流寇,那还让不让人活了难道为了对付他们再加收琼饷

他心烦意乱地问:“那长卿有何良策”

“臣也没有立竿见影的良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如让文弱先和夏天南坐下来谈谈,看他到底有何目的”

崇祯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说道:“就依你所言。不光文弱,你也去,他毕竟初来乍到,兵部的事务不甚熟悉,你久在中枢,帮衬着点,别着了夏天南的道。”

温体仁不动声色地回答:“臣遵旨。”

杨嗣昌也有些憋屈地回答:“臣遵旨。”

等二人走后,崇祯问王承恩:“王伴伴,整件事你都听在耳中,有什么看法”在他看来,太监是自己的家奴,不可能有二心,比文臣武将更可靠,看事情也更客观,听听他的看法,或许能有什么启发也不一定。

王承恩谨慎地回答:“万岁爷,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杨大人这议和一事看着总不靠谱,鞑子若是有入关的实力,又怎么会真心和大明议和”

“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崇祯不满地打断他,“就说关于夏天南的事。”

王承恩低下头,“是是是,奴婢多嘴。”他梳理了一下思路,斟词酌句地说:“俗话说文官爱财,武馆怕死,不管是杨大人还是夏总兵,都有各自的心思。奴婢觉得吧,议和之事事关重大,而夏总兵以下犯上也太过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