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业示意士兵演示掷弹,这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点燃了引信,镇定地等待燃烧几秒后,身体自然弯曲,再发力,然后像推铅球一样把铁疙瘩推了出去,大约抛出了二十米远。
五六秒钟之后,“嘭”的一声,铁疙瘩爆炸了,碎成了几块铁片,然后有十几颗小石子一样的东西随着爆炸的气浪向四周溅射,声势还是颇为惊人的。
夏天南站了起来,张大了嘴:“这玩意虽然丑了点,威力还是可以的嘛”
“别小看这个铁疙瘩,造一个出来很不简单。”林伟业介绍,“必须用石墨化退火工艺,整体闷烧弹壳,加大强度,以便在较薄的弹壳内塞入尽可能多的火药,还有若干铅弹丸,同时保证弹体外预留的槽线不会因为搬运挤压而开裂花费的时间成本不会比一杆琼海式步枪少太多。”
夏天南给予了充分肯定:“只要能发挥用处,多费些功夫也是值得的。只不过为什么要先等燃烧几秒后再扔呢”
“是为了防止燃烧时间太长,敌人有机会捡起再扔回来。”林伟业说,“原本这玩意是为了对付鞑子的楯车,不过重量控制在4公斤以内的话,其实在巷战中也很有用处。比如咱们在京城中与神机营短兵相接,直接一排手雷丢过去,保管立马崩溃,一枪都不用开。虽然没有撞击引信,只能延时爆炸,而且又笨重,但是对付密集的阵列比排枪更简单粗暴,波及范围也更宽。”
介绍完手雷和兼职掷弹兵的装备,林伟业让人拉出一门山地炮,装入一枚类似霰弹筒的炮弹,做好发射准备。
“看见前面五百米处的一排人型木靶了吗”林伟业眉飞色舞地说,“今儿个让你看看对付骑兵的大杀器榴霰弹。”
炮手点燃了引信,几秒钟之后,随着“轰”的一声炮响,黑黝黝的筒状物钻出了炮口,但没有像霰弹一样立即炸裂开来,而是划出一道抛物线,飞行了四五百米之后在空中炸开,然后化成一阵金属暴雨飞向那些人型木靶。
夏天南在望远镜看到:密集的霰弹成锥形喷洒过去,将木靶砸的粉碎,三四十米的范围内,寸草不生。他忍不住咂舌:“啧啧,有这玩意,榴弹、霰弹都弱爆了”
林伟业叹了口气:“但是引爆率是无法绕过的难题。必须保证在半空中引爆,否则就失去了意义早了就是让敌人看烟花,晚了就和一个铁疙瘩没区别可是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这样精确的引爆率能保持在四五成就很不错了说到底,现在的榴霰弹只能是特殊战场条件下的特殊武器。”
第九百零六章 米尼弹
夏天南理解了他的意思:“我能不能这么理解,榴霰弹最大的作用就在一千米以内打一打高速接近的骑兵了打步兵还不如用更加稳定实用的实心弹和霰弹”
“没错,打步兵远距离可以用实心弹,近距离可以用霰弹。步兵的速度慢,从实心弹换霰弹也来得及,而且不存在引爆率的问题。”
“难怪之前一直不见你上这几样装备,原来可靠性和通用性差了点意思。”
林伟业摊开手:“所以,整个滑膛炮时代,看起来技术含量较低的实心弹和霰弹一直是陆战中的主力,榴弹、榴霰弹都只是配角。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后两者可以发挥发挥非常出色的作用。”
演示完手雷和榴霰弹,接下来就是压轴的武器登场了。
林伟业举起一把外表看起来与琼海式步枪差不多的枪,介绍道:“时间比较急,没有专门打造一支压缩了口径的线膛枪,而是直接在滑膛枪的基础上拉了膛线,演示线膛枪的原理足够了。”
他取出一颗与传统铅弹不一样的锥形子弹,塞入枪管中,然后用推弹杆推进去,举枪瞄准三百多米外两人高的一棵树。瞄了半天之后,他扣动了扳机。
“呯”的一声清脆的枪响,树干明显颤动了一下,树叶纷纷落了下来。
“我靠,这么厉害,这么远都能打中”夏天南兴奋起来。
林伟业吹了吹枪口冒出的烟,得意地说:“这还只是滑膛枪改装的,射程缩水了,专业的、缩小口径的线膛枪有效射程接近500米,比这还要远。”
夏天南回忆道:“我记得你说过:线膛枪有膛线,子弹要嵌入,装填很困难,甚至要用小锤子来敲击推弹杆,怎么这个去不用锤子呢”
“没错,线膛枪必须保证枪管和子弹之间的游隙很小,这样才能紧密契合,让子弹在螺旋膛线的作用下旋转前进,就能飞得更远。如果游隙过大,子弹就没法旋转。锤子是早期线膛枪部队的标配。不过,米尼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线膛枪装填困难的问题。”
林伟业举起一颗锥形子弹,“你知道丛林部落吹箭的原理吗米尼弹就是从吹箭那里得到的灵感。看,锥形子弹的尾部挖了一个圆锥形的空洞,再塞入一个木塞,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就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在这样的原理支持下,米尼弹可以造得比枪管略小,并不要求太精确的游隙,这样装弹的难度大大降低,更接近于滑膛枪。而射程,却比滑膛枪提高了四五倍,而且能做到指哪打哪。”
夏天南有些郁闷地说:“这样的好东西,可是你好像说过无法大规模量产”
“是的。影响它大规模量产的有几个原因。第一,精度。虽然游隙控制的要求比其他线膛枪要低,那也是相对的,而手工打造的枪管和子弹很难保证公差在一定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不同的工匠打造出的枪管和子弹无法保证互换,理论上一支枪就只能配备同一个工匠打造的子弹”
夏天南无语了,一个工匠又造枪又造子弹,无法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可想而知。
“第二个原因,成本和寿命。因为工艺更复杂,一支线膛枪的成本大约是三支滑膛枪的总和,虽然我们财大气粗不差钱,可以忽略成本问题,但是使用寿命的问题则无法回避。在发射了一定数量的子弹后,膛线会磨损,精度和射程就会逐渐下降,最后效果还不如滑膛枪。而同样材质的滑膛枪使用寿命可以达到线膛枪的几倍。综上所述,线膛枪加米尼弹目前只适合少量精兵部队,而主力部队的线列步兵还是必须使用滑膛枪,战场上永远是廉价的nc容易形成规模”
“也只能如此了。”夏天南郁闷地说,“那么什么部队适合米尼枪呢”
“个人建议近卫营、特战队和筹建中的陆战队配备这种武器,其余部队的装备维持不变这几支部队都是特种作战,弹药消耗量远不如普通线列步兵,即使手工专人打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