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建议:“闯王,一口吃不下个胖子,可循序渐进,先称大元帅,再称王,如果战况顺利,入京之前,再自立为帝也不迟。”
李自成满意地说:“一功说的不错,那就先称大元帅。不如叫奉天倡义大元帅如何”
众人纷纷叫好:“甚好,听着就威武霸气。”
中午时分,刘宗敏在周公庙棂星门前,向数万民众宣布,李自成为“奉天倡义大元帅”,自封“新顺王”,闯军改名“大顺军”,将向北京进发,并告民众:随闯王、不纳粮、有田种。此时天下百姓都为日益沉重的税赋所困扰,河南连年干旱,更是苦不堪言,这个简陋的纲领一提出来,戳到了百姓的痛点,整个河南的饥民都自发地打着旗子来洛阳投奔,一时间“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者如水,日夜不决”,短短一个月,大顺军就从二十来万扩充到了五十多万人。
大顺军把洛阳城内的财物、粮仓洗劫一空之后,尤其是搬空了福王府收获喜人,粮饷充足、兵强马壮,北上京城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离开洛阳进入了倒计时。
刘黑子因为屡次献策有功,很受李自成赏识,虽是外来户,在大顺军颇有威望,说话也有一定份量。一日,他和潜伏在大顺军内部的楚生昌等人暗地里交换了信息并派人传递消息回临高后,返回周公庙。在大门口,他无意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文人和门口的兵士软磨硬缠说着什么,出于好奇,随口问了句:“这是在干什么”
兵士都认识这位闯王跟前的红人,笑嘻嘻地说:“刘大人,这里有个穷酸秀才,毛遂自荐,要见闯王,在咱们大顺军谋个一官半职”
中年文人急忙纠正:“牛某人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可不是秀才”
兵士们笑着说:“对对,还是个举人老爷”
刘黑子警觉起来,问:“这位仁兄姓牛请问名讳是”
中年文人见他看起来好说话,连忙自我介绍:“在下姓牛名金星,字聚明,河南宝丰县人,天启七年中的举人”
刘黑子半吊子读书人出身,记忆力也好,一下子就想起了临行前将军的交代。
“此行除了蛊惑李自成攻打洛阳,事成之后北上京城外,还要留意几个人:一个叫李岩,一个叫牛金星,还有一个叫宋献策。只要这三人中的任意一个出现,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还不能让李自成知道。这些人都是咱们操纵李自成的绊脚石,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照做便是”
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闯北上
想到将军的嘱托,刘黑子非常上心,假装亲热地拉着牛金星的手,说:“原来还是举人,先生大才,闯王必定会重用。不过闯王现在和诸位将军商量要事,一时半会可能没机会接见先生,不如先到我住处喝杯茶休息片刻如何”
牛金星此时还不是大顺丞相,只是个一心想出人头地的读书人,见对方俨然是大顺军的重要人物,没有什么防备心理,加上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对方的幕后老板是熟知历史的穿越者,知道他未来的命运,并且要把他这个大顺席文臣扼杀在萌芽状态,当下只是诚惶诚恐地回答:“那就叨扰这位大人了”
刘黑子带着牛金星一边唠嗑,一边慢慢往一个巷子深处走,身后跟着几名情报司的人。
“先生是宝丰县人,认识一个叫宋献策的人吗”宋献策就是后来献上“十八子、主神器”谶语的人,也是李自成身边位数不多的智囊之一,正是牛金星推荐的。
牛金星茫然地摇了摇头:“宋献策不认识”
刘黑子凝视了片刻,现对方的神情不似作假,心想可能这时候两人还不认识,便放下心来,继续问:“那李岩李公子想必也不认识了”
牛金星继续摇头:“也不认识”
“很好,哈哈”刘黑子一边打着哈哈,一边打量四周的环境。眼见来到了巷子的僻静无人处,周围静悄悄地一个人也没有,便向几个情报司的人打眼色。
几个人悄无声息近身,一人突然捂住牛金星的嘴,一人用刀柄砸他的后脑勺,牛金星还来不及反抗,就昏迷了过去。
刘黑子吩咐:“用麻袋套了,绑上石块,等到天黑丢河里喂鱼。”
看着牛金星被套入一个大麻袋中,刘黑子心想,没有他的引荐,那什么宋献策应该也不会出现了吧
因为夏天南的未雨绸缪,牛金星这个未来的大顺丞相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他直到沉入河底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毒手”,而东主李自成甚至都不知道出现过这样一个人。
如刘黑子所料,牛金星葬身河底后,直到大顺军进京,宋献策这个人物都不曾出现过。而李岩,从头到尾都没见过踪影,似乎世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缺少智囊型人物出谋划策,李自成很容易受到蛊惑,在夏天南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进了事先设定好的圈套。其实,即使没有夏天南派人引导,手握五十万大军后,李自成及其部下的自信心也迅膨胀,北上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在夏天南刻意的安排下,大顺军没有任何摇摆和踌躇,直奔主题,省下了很多时间。
崇祯九年六月下旬,整顿好军马的大顺军正式挥师北上。由于轻松攻下洛阳,大顺军的“强大”震慑了河南境内的各州府,已经被抽调了过半兵力的官兵不敢挡其锋芒,望风而逃,让大顺军轻轻松松连破怀庆府、卫辉府,进入了北直隶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而且沿途裹挟流民,势力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李自成从一个高迎祥的部将起家,到自称闯王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原本并不被重视,洪承畴的围剿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张献忠等人,崇祯也只是偶尔在奏折中见过这个名字而已。谁也想不到,短短时间内,此人跳出陕西的官兵包围圈,转进河南,几个月时间就成长为诸路流寇中实力最强的一支,而且提出了不纳粮的“反动纲领”,并做出攻击京师的态势,让朝野上下一片慌乱。
崇祯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如何对付这支异军突起的流寇。
李自成的崛起,大乱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