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乱世扬明> 分节阅读 48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89(2 / 2)

“呵呵,训话可不敢当,兵部是咱们武将的上司,陈部堂这话折煞我也。”

温体仁见夏天南要去兵部,便说:“那老夫就去内阁,召集同仁,把平南侯的大将军尊讳和职司都定下来。”

夏天南拱手道:“就仰仗阁老了。”

一行人在金銮殿外广场分道扬镳,夏天南带着陈新甲去了兵部,温体仁便顺道去往内阁。

到了内阁之后,温体仁命人去请其他的大学士。过了没多久,几位内阁成员先后赶到。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肯定会召集他们,散朝之后便在殿外徘徊,没有直接出宫。

温体仁已经撕去伪装,亮明了与夏天南的关系,也不废话,直奔主题:“散朝之后再请诸位前来,是要辛苦诸位,把陛下交代的事情敲定。”

王应熊是温体仁的人,率先说:“为国事操劳,何苦之有是为了平南侯以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的事情吧虽然此事从无先例,但也不难,不过先要把尊讳定下来。”

虽然尊讳、名号只是个形式,但平南侯如此强势,众人不敢轻视,个个绞尽脑汁想了起来。

钱士升试探着说:“不如叫镇远或者平远如何”

温体仁直接否定:“这些都是四品将军常用的名号,如何配得上平南侯。”

吴宗达慢吞吞地说:“本朝开国时倒是有过大将军,不过并非常设,现在不过是把临时的差使固定下来,并扩大了领兵之权,不如就沿用如何”

温体仁问:“真是惭愧,本官不记得开国时大将军有何尊讳了,吴阁老可还记得”

“本朝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人曾担任过此职唤做征虏大将军”

第七百四十一章 慈庆宫

“征虏大将军”

这个听起来很久远的称号唤醒了众人尘封的记忆。

征虏大将军是明代将军重号,明初曾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开国名将相继担任过。大将军下面又设副将军,征虏副将军又分左、右、前、后,适应战时分路统兵出击而设置,名将汤和也担任过征虏左副将军之职。

不过这个征虏大将军是临时的差使,作战时挂大将军印,战争结束后就撤销,并非常设。吴宗达的意思就是,将这个临时派遣的职务变成常设,就像巡抚和总兵一样这两个职务原本也只是临时差遣,后来慢慢变成了常设的固定官职。

温体仁点了点头:“既然有这样一个现成的名号,沿用也无妨。不过为了显示与临时差遣的区别,也为了表示对平南侯的尊重,本官建议官面行文时加上几个字,称为护国征虏文武大将军,平时为了称呼方便,可以简称为征虏大将军或大将军。”

众人对加上的前缀没有异议,虽然略显浮夸了点,但是比起皇帝动辄一二十个字的谥号比如“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皇帝”天启、“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万历已经算得上简朴了,便纷纷表示赞同。

温体仁继续说:“原本还要加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称号,以显示平南侯总督天下兵马的权力,不过本朝从没有这样的先例,再加上设大将军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就不弄这些花哨的虚名了。既然大伙意见一致,便请应熊执笔,把我们拟定的尊讳写进折子,奏请陛下圣裁。另外,折子里要写明平南侯如何统领天下兵马的细节,也辛苦应熊跑一趟,其中章程,请平南侯示下。”

王应熊丝毫不觉得一个内阁大学士跑去向一个武将请示有何不妥,眉开眼笑地领命:“下官定会办得妥帖,请首辅大人放心。”

吴宗达、钱士升等人当做没听见,眼观鼻鼻观心。

等到事情商议完毕,各自散去后,钱士升在途中追上了吴宗达,瞧了瞧左右无人,悄悄地问:“吴阁老,论资历,您是两朝元老;论职位,您是内阁次辅。往日不和温长卿一争长短也就罢了,现在他和王应熊等人沆瀣一气,向一个武官低头,败坏的可不止他几个人的官声口碑,连带整个内阁都被拖下水,旁人只会说内阁的大学士们阿谀奉承一个武夫。难道您老看得下去”

吴宗达脸色平静,慢吞吞地回答:“抑之,等你到了老夫这个年纪,就会看开了。只要不瞎,谁都能看出来温长卿与那夏天南勾结在一起了,你可以选择弹劾温长卿,可是能奈夏天南何如今琼海军如日中天,俨然凌驾于皇权之上,朝堂之上人人敢怒不敢言,生怕闯逆之祸第二次上演,你敢捋琼海军的虎须”

“难道就任由武夫弄权、佞臣当道”

吴宗达摇摇头:“老夫半截入土的年纪了,不想折腾,安安静静熬完今年,就上奏乞骸骨,归乡养老,朝堂的风风雨雨,就让你们这些后生去闯荡吧”

钱士升一时无话可说,眼睁睁看着吴宗达颤颤巍巍走远,半响之后跺了跺脚,扭头往宫内走去。

他轻车熟路来到慈庆宫这里是太子的居所,也就是俗称的东宫,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之前,太子仍然暂住这里这个地方他不陌生,进入内阁之前,他曾以翰林的身份为年幼的太子讲学,就是所谓的经筵日讲,严格说起来,他可以称得上太子的老师。

只是往日戒备颇为森严的东宫有些冷清,负责护卫的禁卫和军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