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逍遥大亨> 分节阅读 2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67(2 / 2)

强大的寒流让罗斯冰架的海冰迅速的扩大并增厚,最终竟然硬生生的把蓝鲸号困在了罗斯冰架之中,进退不得。而最严重的的是,蓝鲸号在试图强行破冰离开罗斯海域的时候,右舷船体竟然受损,虽然船体并没有破裂,可要想再之行强行破冰的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不仅如此,被困在罗斯冰架之中的蓝鲸号不得不向外发出了求救信号,一艘来自于德国的南极科考船最终耗费了十二天的救出了蓝鲸号。

虽然被救出,可算上被困的时间,蓝鲸号在罗斯海足足耽搁了二十多天,而且船体受损,需要回港修理。这下子连美国能源部交待的任务都无法了。

没办法,在经过美国能源部的同意之后,英格拉姆只得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另外一艘来自美国的极地科考船。然后蓝鲸号拖着受损的船体以很缓慢的速度回到了波士顿。

这趟南极之行不仅没有完成美国能源部委托的任务,还让蓝鲸号的船体受了伤,当然,人家德国人救你也不是白救的,为了把蓝鲸号救出罗斯冰架,英格拉姆付给了德国人高达145万美元的报酬;至于没有完成能源部的委托,英格拉姆还需要支付给能源部高达八十万美元的违约金

可以说,去年的南极之行就是一场灾难,用华夏的一句老俗语来讲,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原本期待着能够赚取一笔资金的英格拉姆,在那次南极之行中,一共倒贴进去了高达四百多万美元的费用,再算上后来修船的费用,英格拉姆一共赔了将近五百万美元。

这对于本来就有些捉襟见肘的英格拉姆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且更让英格拉姆负责人绝望的是,因为蓝鲸号在南极出的那件事故,以及没有完成美国能源部的委托任务,导致了英格拉姆竟然没有接到任何一个前往北极的委托任务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其他的院校,都对于蓝鲸号没有能够完成美国能源部的委托任务而心有余悸。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委托交给一个没有完成科考任务的组织。

就这样,英格拉姆立刻就面临着一种极为严峻的现状再没有委托的话,英格拉姆就极有可能关门大吉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英格拉姆的负责人大卫帕特尔得知有一个来自于旧金山的华裔正在寻找一艘能够去北极海域执行任务的极地科考船,并且说了钱不是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帕特尔自然立刻就联系上了林丹。正如传言那样,这位来自于旧金山的华裔年轻人根本就不在乎钱,哪怕大卫帕特尔开出了一周24万美元的价格,这位华裔年轻人在看过了蓝鲸号之后,还是直接就预付了五周也就是一百二十万美元的定金。

这笔钱虽然并不算很多,但对于快要揭不开锅的英格拉姆来讲无疑是一笔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尤其是这位姓林的华裔年轻人还亲口保证,这艘船一旦出海,区区五周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八周甚至是十二周的可能性都有,但具体能用多长时间,那还要看这次出海的具体情况。

这件事虽然不是什么委托任务,只是单纯的租赁蓝鲸号,可大卫帕特尔在得知林丹的幕后老板现身之后,还是立刻带着新上任的蓝鲸号船长赶来和杨靖见面。

“杨先生您好,我就是英格拉姆的负责人大卫帕特尔,这位则是蓝鲸号的船长安德烈米拉基诺夫。当您出海之后,就会由安德烈全程为您负责。”大卫帕特尔虽然是一个年近五十的白人,可是在面对杨靖这个金主时,他还是不由自主的放低了姿态。

他不放低姿态不行啊,眼前的这两位虽然都是华裔,可当大卫帕特尔一眼看到杨靖左手的那块百达翡丽铂世界时腕表时,他立刻就意识到眼前的这两位华裔年轻人绝对是身家不菲的大富豪。

几百万美元的手表就这么随意戴在腕子上,说实在的,即便大卫帕特尔自诩是见多识广的人,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奢侈的家伙。人家光是腕子上的这块表,就足够支付蓝鲸号大半年的租金了。

“你好,帕特尔先生,称呼我艾伯特就可以了。”对于这位彬彬有礼的中年人,杨靖还是感觉不错的。“帕特尔先生,这次租赁贵方的这艘蓝鲸号,主要就是想要带我的未婚妻去北极海域转一圈。我和我的未婚妻刚刚订婚,而我的未婚妻又很向往去北极,所以这次我们就一起去北极转一转。”某些情况没有必要保密。

“哇哦,艾伯特,恭喜你拥有一位如此美丽的未婚妻。”帕特尔适时的送上了自己的恭维,“请你们放心的乘坐我们的蓝鲸号。蓝鲸号虽然已经下水十年了,可这艘船依然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极地科考船之一,船上的设施保证可以让你和你的未婚妻在接下来的北极之旅中成为一种享受。同时蓝鲸号还拥有一位足够出色的船长。我们的安德烈先生虽然是才成为蓝鲸号的船长的,但安德烈拥有极为丰富的航海经验,蓝鲸号下水的时候,他就担任蓝鲸号的轮机长,后来成为蓝鲸号的大副,一直到今年,安德烈先生才成为蓝鲸号的掌舵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人能比安德烈更熟悉蓝鲸号了。”

一旁的安德烈敬了一个礼,用带有浓郁俄罗斯口音的英语说道:“欢迎登上蓝鲸号,安德烈米拉基诺夫将会为您竭诚服务。”

s:鞠躬感谢“洎們戀嬡妑”、“清轻而易举”各自500的打赏。

第四二二章 补给

在安德烈米拉基诺夫的带领下,一行人登上了这艘巨大的万吨极地科考船上。

在下面看这艘船,就觉得这艘船已经够大的了,可是当真的登上了这艘船,他们这才意识到这艘船要远远比看到的更大。

这是一艘科考船,而且是极地科考破冰船,所以船上有很多个头巨大的工具,比如说那两架具有二百吨吊力的吊车。

看到杨靖和格格都在关注那两个平放下来的吊车,安德烈米拉基诺夫解释道:“这两具吊具是我们船上最大的设备,也是起重能力最强的设备。有这两具吊具在,很多沉重的科考设备就可以轻松的装船、下船。同时这两具吊具也具有破冰能力,在特殊情况下,这两具吊具可以延伸其吊臂至船头之前,然后用钢制的破冰锤协助船体来共同破冰,是极地科考船上必不可少的装备。”

与他的口音一样,这位刚刚当上蓝鲸号船长的大汉是一个俄罗斯移民,在移民之前,他就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造船厂工作,拥有非常丰富的造船经验,当然,对于船只的了解也远比一般的船长或者轮机长更厉害。

这艘船的布局是船头船尾有船舱,中间部位是甲板的那种布局,这两具巨大的吊具就安装在船体中间的甲板上。在这两具吊具中间的甲板上,则安放着六个集装箱。

“这些集装箱在进入到极地海域之后,就会成为天然的冰箱,一些补给物资可以直接放在这些集装箱中,为下面的船舱节省出大量的空间。”

安德烈米拉基诺夫一边解说,一边领头向着船头位置的舱室走去。

不同于普通远洋货轮的甲板舱位于船体的后面,这种极地科考船拥有两座甲板舱,在船体前方甲板的上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