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3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3(1 / 2)

d朝廷以前调拨物资支援前线,是需要征发民夫的。其中一部分民夫被征用,以税赋免除为交易。国家财政的消耗,很难控制量化。

但这次不同,民间力量在长安拿到“开条”,也就是“开拨凭条”,就能自己组织力量,把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眼下主要目的地是陇右西域,纯消耗不产出的州县唯沙州、西州、伊州。

原本三州也是有产出的,但因为战争,侯君集当初把能搜刮的都搜刮了干净。除西征大军要补贴之外,李思摩王祖贤之流,不可能让朝廷来开支,主要收益,就是战争的直接红利。

于是又加剧了粮食的消耗,更何况李思摩准备拿西州作为丝路北线中转站,集结起来的驼队,有骆驼十数万,接近二十万头骆驼。其中半数是和华润系的大河工坊有干系,在大河工坊中有红利的家族,主要是以新贵为主,如长孙氏、尉迟氏、程氏、秦氏、薛氏、李氏、麦氏、何氏、张氏

这些主要经营丝路的家族,在“忠义社”内部自成一派,李奉诫也素来称之为“大河朋党”。

侯君集当年眼光独到,虽然没敲到竹杠,但因侯文定故,借了儿子的光,加上种种原因,丝路重开之后,豳州人捞到的好处,倒也不差。

硬要算起来,侯君集这个国公级的大佬,算个“大河派”的外围成员。

可事情成败,往往一体两面。

捞的盆满钵满的侯君集,在回京述职之后,于贞观十二年,正式转任吏部尚书。六部最贵,无过于吏部,不管外界还是他自己,都承认这是升官。

可是,侯君集要的不是这个,这一次的西征,让侯君集开了眼界,原来打仗的好处,不仅仅是抢劫勒索。

他想做西域都护府大都护,一次赚个够本

可惜,因他捞的太狠,李思摩一边跟他喝酒,一边把他怎么捞捞多少的状况,直接密奏李皇帝。

只这一样,就绝了他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的可能。

李皇帝叫他来就说了两件事情:一,你管好吏部,朕要什么样的官,你给朕培养什么样的;二,西域的事情,让点机会给别人,比如程处弼、郭孝恪、薛仁贵、薛万彻

总之一句话,西域你别琢磨了,和你没关系。

宫中唯唯诺诺的侯君集,只好灰溜溜地滚回家。一路走一路想,一路想一路想不通。他知道,在贞观皇帝底下,基本上没机会

程处弼算个甚么东西无知小儿

郭孝恪算个甚么东西张公谨的跟班,去贝州给清河崔氏做小妾的无胆废物

薛仁贵又算个屁一个跟着张公谨儿子逛妓院的逢迎奴婢

薛万彻连张公谨都不如,玄武门时就该弄死他

豳州大混混脑子都要炸了,皇帝给这帮垃圾机会,也不给他难道这次西征不是他的功劳吗难道上次征讨吐谷浑他不努力吗

最重要的是,皇帝要说监视李靖,他没有照做吗

现在,却在他最想要功绩的那一刻,彻底绝了他的念想

李靖有灭突厥之功,张公谨有灭奚人契丹之业,他侯君集难道只能次次和追杀伏允一样,做些痛打落水狗的事业吗

他想不通,也不想想通,只是回家的时候,有个在东宫秀才身边跑腿的小吏,偶然听到了一些事情,就卖了个消息给他,然后换了一百贯华润飞票,愉快地去了。

消息是禁中密对,告密的是个阿史那氏族人,称李思摩为叔父。

事情在这里,打了个转转,变了味道。

“嗝”

打了个嗝,酒气四溢的侯君集双目赤红,却头脑意外的清醒。他脑子转的飞快:那卖消息于我的小吏,乃是太子左庶子的佐吏,莫非杜正伦有意结交于我

很快他又想到:李思摩这条突厥狗,没想到暗地里敢咬我,必是受人指使

接着他有脑子一热:若无我死谏筹谋,焉有玄武门事成如今,莫非是欲狡兔死走狗烹刘师立在岐州宛若守墓家奴,我不能沦落到他的地步。今后若不能因功进位,必为人所害。

作为一个升官发财死老婆的有上进心男人,豳州大混混自己上位靠的就是不需要比别人厉害,只需要把别人拉下马,自己就能上马。

如果自己不能够一直有功劳地位,那么像他一样的人,会不会把他从吏部尚书的位子上拉下来呢

就像萧瑀,就像王珪,就像裴寂

“明日朝会,不若和杜正伦攀谈几句,看看究竟。”

照理说,以杜正伦的身份,是绝无可能来找他的,这无疑是自杀行为。可侯君集突然就觉得,说不定有戏呢

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误会

“大兄,即为应城令,不去安陆拜见吴王,怎地要去沔州,见那张德”

“你久在沂源,不大知晓为兄在京中的友朋。张操之乃为兄所敬之人,前来安州为吴王驱策,亦有其举荐之功。大人虽为吏部尚书,这光景,还是要避嫌。”

坦然自若的侯文定笑了笑,“原本还想前往居庸关,再现曾伯祖勇武智计,如今么,也要代天子牧民,做个地方官。”

侯氏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就是当年居庸起家的侯龙恩,较之侯文定的曾祖侯植,当年西魏时,还是侯龙恩这一脉更加厉害。

“若非伯父召唤,文远如今也只想呆在老家务农。”

抿了抿嘴的侯文远低着头,显得有些惭愧。

“也不知怎地,大人今年招来好些侯氏子,有些前去山东谋生的,如今都招了过来,再续血缘。”

说到这里,兄弟二人都是有些静默。这样的动作,哪怕是老实人侯文定,也觉得大有深意,而且大为不妥。

和张公谨不同,侯氏跟脚不浅,在哪里都能顶着祖宗名号“招摇撞骗”,混碗饭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然而江水张氏有些粗鄙,更是寒门,若非张公谨发迹,只怕也就是个江阴地主,三代不上台面。

“大兄,伯父此举,我总觉不妥”

侯文远依然低着头,小声地说着。

然而侯文定也是这样认为的,叹了口气:“可是,你我终不能说大人甚么。且去张操之那里问询一番,兴许,能有个说道。”

从安陆搭船,顺涢水治下,到云梦县就能换乘车马,再走半天,就能到应城。在应城请了同僚吃饭,见面会一过,便又顺着富水,搭乘小川直下,又再次借道涢水,然后进入汉水。

侯文定还没到汉阳,张德就收到了不少长安的消息。让他不解的是,这一回东宫居然有人可以从长安城西华润号兑出两万贯。用的还是华润飞票,不管是印鉴、暗号、夹层、油墨还是柜面留底编码,居然都不曾出差错。

东宫有多少家底,别人或许不太清楚,但张德还是能知道的。眼下的东宫,小的进项不是没有,但都是鸡零狗碎,正经的大营生,不是转到内府名下就是交由长孙皇后操持。

原本的东宫福利“太子糖”,眼下就是长孙皇后一手掌控,马周几次交涉,都被推了回来。

若非无法叩阕骂娘,马周真的很想跑去太极宫拿绳子上吊。不过他也清楚,逼长孙皇后是无脑行径,他要是敢上吊,皇帝就干拉他的脚,让他死的快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