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3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5(1 / 2)

d错,这年头绢布是可以当钱来用,但眼下绢布在长安的价格,除了已经炒不动的因素之外,朝廷一次投入市场的绢布,直接将长安绢布价钱拦腰一刀。

以前一批绢可以买一推车煤饼,现在只能买半车

别说温彦博病重弥留,就算是中气十足,只怕也要被活活气死。

“这他娘的”

老张老李都是感慨万千,觉得头皮发麻。

曾几何时,东宫对财货都是捉襟见肘成天唉声叹气,可眼下,虽然也唉声叹气,然而太子左庶子唉声叹气的原因是钱太多了。太多了。

多的让杜正仪想要辞职,可又不敢。

侯七将这笔钱打散,基本都是存底华润号这样的柜面。还有大量的钱,则是购入了城东不少田地房产。如温氏,原本在城东有三十余处宅院,其中像样一些的,能开门对街的房产,十余处被拿下。

东宫账面上记录的,不过是长安县有房屋几间,租赁给谁谁谁。

至于这个谁谁谁为什么租,鬼知道。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太子幕僚们对于吃租子,很是感兴趣,至少旱涝保丰收不是然而李承乾对此一无所知,他连自己莫名其妙多了一堆房产都不清楚,何况租子收多少怎么收。

贞观十二年,东宫幕僚多了一项新的福利分房子。

账面上来看,这些房子是储君体恤幕僚。可幕僚们能住多少间房子实际上这些幕僚都成了二房东,账目压根就不入东宫的账目

“这他娘的”

老李和老张两人没多久有打听到了消息,继续骂娘。

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

要不是“忠义社”门路广关系深,终于查到侯七的跟脚,要不然老张还以为这货是哪位金融口的老爷穿越呢。

这他娘的

“给我来点凉茶。”

老李跑到临漳山,骑马来的,累的半死,咕咚咕咚咕咚灌了一气,这才拍着肚皮抚胸长叹,“说来你不信,这是个奇人之后。”

“什么来头”

“他是过继给居庸侯氏的,以排行行走,故多称侯七。本名侯朔,字五方。”

五方外号“嫩牛”擅使一套蛋黄酱,生菜面皮娴熟,很好吃

张德一脸的别扭:“这名字不是很好么怎么拿排行行走。”

“奇人之后,总有奇事吧。他本来是可以做官的,卢氏还举荐过他,说是通五经善六艺,乃不可多得贤才。你可记得曹夫子那个弟子就是卢卢”

“卢照邻。”

“对,卢照邻曾在他那里学过诗。”

你特么逗我

一看老张一脸的懵逼,李德胜也是摊摊手:“卢照邻聪慧非常,堪称祥瑞。我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是和你这般神色。只是,这是真的。”

“”

好吧,小朋友爱吃嫩牛五方不是什么大错。

“侯朔生父乃是蜀中人”

“等等”

老张这时候都快炸了,你特么一个居庸侯氏的继子,老家特么是魏城

张德瞪圆了一双狗眼:“一个在蜀地,一个在幽冀,两地差了何止千里,你跟我说他是从蜀中过继到居庸去的”

“嗯。”

嗯你个头啊嗯

老子江水张氏就算分了南北两支,可车马舟船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脚程啊。这也太恐怖了吧,跨度这么大

“侯朔生父乃是前隋奇人侯白遗腹子。”

“侯白可是那个就是那个脑子进水侯君素”

“嗯,就是他。”

“”

那确实是奇人之后。

老张上辈子,全中国说人办事没脑子,大约开口就是“你脑子进水了吧”。而这个脑袋进水这种吐槽,隋朝就有了。

从江阴跑来长安那年,江东也不是没有人吐槽江水张氏,在李建成优势很大的时候跑去长安投靠秦王家的帅哥张叔叔。比如会稽钱氏,逮着机会就在那里吐槽“张氏子脑袋进水”,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建成带着李元吉,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打出了gg。

侯白不仅仅是个东方朔式的人物,他还有东方朔式的才能,而且权力欲极低。他跟杨素牛弘的关系极好,连杨坚都赏识他,硬塞了一个五品俸禄让他领。

结果倒霉就倒霉在这里,领了物品俸禄一个月出头,他就死了

这是一个敢拿杨素牛弘下班开涮成“牛羊下来”的逗逼,但确实有才。能提高一个朝代快乐值的人,绝对是人才。

侯朔生父作为遗腹子,一开始也确实是生活在魏地老家,可他母亲二婚,就跟着蜀中做官的老公一起去了巴蜀。后来天下反复,魏郡侯氏又有了点本钱,就又让侯朔胜负回了河北。

到河北后,侯朔生父水土不服病故,为了谋个好出生,就过继到了居庸侯氏一个老兵那里。那老兵运气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反正李客师在幽州做事,他没赶上,张公谨在定襄捞钱,他还是没赶上。

连带着侯朔也就磨蹭了好些年,这才因为侯君集这一支豳州老流氓彻底发迹,才又随大流去了长安。

早先侯七倒也不算太过拔尖,只是到陇右时,侯君集西征捞钱,需要有人帮忙做账不说,还需要有人帮他把持新产。

那些长安老吏,侯君集是一个都信不过。长安计吏更不用说,当时已经“王学”渐起,容不得老派算学反应,加上武氏女又很是“嚣张”了一把,顿时让豳州大流氓下定决心,要找一个优秀的新派算学心腹。

天随人愿,侯七当年在河北,还真是赶上了学习的好时候。他虽然并非王孝通座下听讲之人,可薛大鼎在沧州时,卢氏被李德胜作为引子狠狠地坑了一把,也就是那时候起,十分低调的侯七,在河北多出学习,石城钢铁厂草创之时,第一次在王孝通的弟子周围学习。

“所以此人跟薛使君、跟我、跟你、跟王太史也算是颇有渊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