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3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2(1 / 2)

d动人的表妹之间,老张也只能选择小霸王学习机,这是本能,无解。

五姓一招不成,顿时安生了好一阵子。不过杜天王也好,还是说老张也罢,都很清楚,眼下五姓没有什么“失义”的地方,不借机秀肌肉,根本说不过去。

于是两京学社书院在狂喷“义利之辨”的时候,人手充足的山东士族,绝对给李董来个大礼包。

然后就笑呵呵地问李董“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种简单的快感,最是容易让人满足。

杜总统一瞧这节奏,就写了几封信给五姓,尤其是刚刚被剁了一个嫡系子弟脑袋的博陵崔氏,信很直白:你们可千万别哄抬物价啊。

五姓呵呵一笑:“那不能。”

然后就是一声“走你”,突然山东就是夏粮好像要绝收了百年不遇的旱情样子。

听说这个事情的李董,在太极脸色当时就黑了,然后对内侍道:“派人去直隶近畿告诉杜如晦,朕要看到山东人的脑袋”

第五十六章 蚂蚁们

“大騩山的泥腿子是要有些胆气啊。”

手中攥着一只江南紫砂壶,撲头镶着一颗且末白玉,指头白的和女郎也似,甚至还带着些许润红,若非美髯飘飘,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是个几近知天命年纪的中年男子。

“郎君,索水那边”

“荥阳郑氏不过是犬豚之流,郑穗本堂堂一州之长,却也做些卖女求荣的勾当。也配同我崔氏并称。”言罢,这中年男子将手中紫砂壶放下,感慨一声,“大騩山的茶,倒也别有风味,好茶啊。”

“郎君的是呢,这大騩山的茶确实不错。”

“所以啊,大騩山得种茶,怎能种地呢嵩山不也种地也没见种茶么。”

他着,更是笑道,“九兄在登封可比我痛快多了。琅琊王氏在郁洲有船有码头有人有门路,帮我卖些茶叶,算得了什么只这些大騩山的泥腿子,硬要攀扯甚么崔氏同门,啧,他们也配姓崔”

“那郎君,这些洧水崔洧水农户,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

他眉头一挑,看着打问的仆人。

这仆人一见这眉目,连忙道:“的知晓,郎君放心就是。”

“嗯。”

大户真正可怖的地方,不在于其人其地,而在于其宗法。皇权当真不下乡么只是这乡野之间,宛若林立分封的“诸侯”,“诸侯”们有着自己的“土皇权”,来管理着乡野的秩序、道德、生存、繁衍

大宗和宗,嫡出和庶出,大姓和姓,主家和奴婢以及这些人的后代,这些人的配偶,这些人后代的后代,这些人后代的后代的配偶,都像是蚁群一样,分工明确无比。

嫡系本家,资源最多实力最强,它们就是蚁后,而宗庶出以及家生子,就是兵蚁,需要它们唱黑脸露出尖锐的爪牙,要顶住外部压力的同时,更要镇压那些“工蚁”们的不服。

而“工蚁”们悲惨的地方不在于他们如何的弱势如何的无助,他们不仅仅是人身自由被控制在了“兵蚁”及“蚁后”手中,他们的思想、知识,都被“蚁后”用诸如“传承”“同族”“法度”等等玩意儿控制着。

人们羡慕五姓七望,那么,人们羡慕五姓七望的一切吗会有荥阳郑氏的人,去羡慕清河崔氏的一个本家老仆吗还是,会有李唐宗室,会以娶上一个清河崔氏庶出之女而眉飞色舞

这大抵是传奇一般的故事,总归是不会那么令人愉快的。

世上的“聪明人”,总以为自己会成为名门望族的长子嫡孙,亦或是自命不凡到认为可以娶上一个世家嫡女,否则不足以形容其万一智慧,不足以为“道德”“传统”大为称赞。

倘若位列宰辅,再去寻个崔氏庶出的女郎,女郎的生母更是个卑贱奴婢,那末,这个宰辅还会洋洋自得,与同僚前面有得色

娶妻当娶五姓女,这从来不是那些为五姓默默做“工蚁”的吧。

和这些“高贵”无比的五姓七望相比,老张还是觉得荆襄大地上的楚人,要可爱一些。

至少,老张这个沔州长史在汉阳城的乡野,还是有威望的,也不至于地方豪门要靠“家法”来弄死一个婢女所出子弟的时候,他这个长史话没有族长放的屁管用。

作为江水张氏南宗的宗长,张德在芙蓉城老家,在籍之人,有名有姓的,占整个张氏总人口,也不过才四成不到,也就是,剩下的那些,要么不在籍,要么等同奴隶。

因为张德的存在,这些原本的“牲口”,终究是在张氏内部重重阻挠之下,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张五六”“张初四”“张十七”而是在江阴县的县衙,那个管着人口花名册的官僚那里,成了货真价实的丁口,只是没办法和李唐建国时候那般,直接弄上百十来亩永业田。

张德为什么要霸王学习机因为用霸王学习机学习的时候,不用管自己是不是长子嫡孙,更不用管这个月要不要回去帮爷娘收粮食。

所以,老张觉得自己的穿越重生技术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做到了和绝大多数“聪明人”想的那样,成了“蚁后”“兵蚁”的一份子,而不是“工蚁”。

但是,老张有时候也会想,作为一条工科狗,他要是没有成为江水张氏南宗的扛把子,而是江水张氏南宗扛包的,那末,作为一只“工蚁”,在这“大治”的时代,他玩上霸王学习机的概率虽然一样低,可是,他只怕是连用玻璃做个斯特林发动机给别人看,都很有可能此生无望。

倘若如此,这人生,该是何等的残酷

二十二岁的张德,唯一见过算是翻身做人的,只马周一人。而马周,他走到这一步,需要太多的如果。

可是老张知道,不管是唐朝还是一千多少年之后,所有的“聪明人”,都以为自己是马周。而别人,那些蠢货们,自然都是风花雪月之下的倒霉蛋。

在收到杜如晦的消息之后,张德就知道这一回,虽然不是五姓七望和李世民的生死对决,但至少,要有人被撕扯掉一块血肉。

至于有没有机会舔舐到下一次厮杀,他不知道。

“都管,都管老都管,我们大騩山就算改粟为茶,可可总要有个活路吧。这总不能,地种了茶,便便不管了吧怎么,怎么我等大騩山,也算是祖上崔氏一员”

“住口”

一身长衫的老者怒目而视,手指指着言语的老农:“你这老杂货,也配姓崔大騩山是我洧水房的产业,我们想种甚么,还要你来多嘴”

“老都管,这我们大騩山,可可是有五百多户”

“户”

老都管冷笑,“你这老东西,好不晓得事体。你是不是忘了,这身契都在武城呢。你们何曾入过户籍不信你去密县县衙问问,看看这丁口册上,有没有你的姓名,有没有你的乡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