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5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83(1 / 2)

d老丈人徐孝德,他家里如今东海飘荡,那船、那人、那装备、那收益多少人眼热

这也是为什么杜二郎说给多少多少利息,别人一看你特么要去武汉的,直接就当真了。这钱投进去,多少还不是国朝第一散财童子给赚回来

稳稳的。

而武汉方面,拿到这笔高利贷,也不过是再加点手续费和利息,转手又借给别人去。一进一出,赚个利差。

至于中低利率的,就当是做了个理财,横竖武汉多的是工程,就当是武汉本地对外借了钱就是。

更何况按照老张的想法,多盖几个信号机,比如整合一条通达西南,直插骠国,然后一路进入大洋的通信线路。那么东天竺哪个小国灭了亡了,消息直接就转给西域,程处弼不能插手,李淳风难道也不能

像高达国倒霉这件事情,原本操作得当,直接发它一个“国难财”,多了不敢说,高达国贵族最后积攒的那点家当,被一波掠走,根本毫无压力。

甚至还能做到让南海的船团一起配合,可以让戒日王朝根本没有机会反应。就戒日王朝的动员能力,连汉阳钢铁厂一个厂都干不过,最后打生打死,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捡便宜。

老张当然也清楚,这也就是想想,正要操作起来,仅仅是为了保持在西南地区的存在感,就是每年金山银海的填进去。他疯了才会这样干,把有限的资源耗在这种鬼地方,小霸王学习机只能是遥遥无期。

除了中低利率的钱,还有一些,是那些乡下土鳖为了巴结尚书右仆射有意掏的,他们要是晓得杜荷在杜如晦眼中就是一坨叉烧,悔不当初简直是一定的。

这笔钱,换成一般人,也就是抬抬手,当没看见。

但老张看杜荷不爽,趁着杜荷怕被爸爸清算,于是吓唬了两句,“二一添作五”,黑了杜二郎七成。

这些钱,放一般时候,那就是个“投献”。商人想要买个江湖地位,不跟贵族掏钱跟谁讨官府么官府当你猪狗啊。只有贵族这种跟官府关系微妙的,为了钱,也不是不可以抬举一下贫贱之辈。不管是“行卷”科举,还是“赏识”推举,门路只要打开,对商人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杜荷这时候已经怕了,总觉得手里的钱太多,到时候肯定被亲爹打成残废,于是张德说什么他听什么。将来兴许反应过来,觉得这江南子果然大大的坏,可眼下张德就是救命稻草,必须言听计从啊。

“奇了,这杜二郎就这般呆傻连你昧了他十几万贯都不知道”

“知道又如何这阵子知道多少人加班吗就为了他这点破事,工地上都抽了人回来。而且府内都知道了这笔钱,谁还不赶紧伸手要啊。蒲圻县要修路,咸宁市要再垒个水库,武昌要扩大冶铜厂,工坊要办学这些不都是要钱”

对崔娘子的疑问,老张给出了解释,武汉的发展是疯狂的。硬要说“工业产值”的话,武汉在贞观十八年就已经没有了对手。

贞观十九年的增长,直接就增长了一个苏州出来,对劳动力和各类型人才的吸引,其直接表现,就是地区产值的净增长。

因为每增长一石粮食、一个纱锭、一条钢筋、一条龙骨,其背后,都是需要用到上下游产业的各色人才。从专业技术到人员管理,甚至即便是公厕的掏粪工人,其业务压力的不断增加,也是侧面反应地区人口的净增长净输入。

“如此一来,克明公岂能领情”

“我的崔姐姐,你也太小看杜如晦了。”

老张摇摇头,“杜二郎手上钱太多,对他何尝是好事当初我为长安少年,你去问问丽质看,她阿耶和她大父,谁没动过小心思便是叔父,尚个公主,还掏了三十万贯出来。你可知道,这是多少年前的三十万贯但是朝廷一年结余,能有三万贯就算是风调雨顺。”

“阿郎的意思是,一开始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等回过味来,见杜二郎手上恁多钱,便要施展些手段”

“让他暴毙也不稀奇。崔姐姐莫要惊诧,两朝勋贵,都是杀出来的,死个二世祖算甚么江湖在野之辈固然是得罪不起,可对勋贵而言,就是个手脚能不能做干净罢了。自我入长安二十年来,所遇谋杀,从来不曾少过,只是我怕死,行走江湖从来都是拉帮结伙。”

当年不管是去河东还是河套,身边肯定有地头蛇的勋贵子弟,如果没有,直接就是正规军出身的保镖在明,家生子和养在江湖的“家臣”在暗。

一应吃喝从来不在别人地头放肆,老张惜命的很,怎可能死在那些鬼地方。

“予虽知晓凶险,却多是来了武汉之后,旧年往事,很少听阿郎提起过。”

“恶狗争食,又甚好说道的。”

老张言罢,便对崔珏道,“杜如晦经历的,比我见过的还要多得多,他那傻儿子不懂,他还会不懂吗这个人情,你以为是区区十几万贯能抵消的再者,他杜如晦宦海沉浮数十年,前隋至今,大风大浪见识的多了,又哪里会计较十几万贯钱财。”

当年杜氏差点组团嗝屁,杜如晦又怎么可能混了一辈子,就为了点“小钱”然后犯糊涂。

人情欠下就是欠下,心中坦荡,自然没什么压力,想着还就行。

正如张德所想的那样,杜如晦此时在洛阳,琢磨的就是如何还这么一个人情。

第七十八章 复出

欠张德的人情,杜如晦是没办法直接还的,国朝体制决定了尚书右仆射、直隶近畿总统这样的身份,没可能跟江汉观察使交情密切,至少表面上是不能这样。

张德和杜如晦都是心知肚明,不过杜如晦又怎可能没办法,张德这里不能直接接触,张公谨那里难道也不行

横竖帅到惊动天可汗的张叔叔,也就剩下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了。闲赋在家的时间,比不老搭档李靖少多少。

本身是玄武门元谋功臣,老婆却是琅琊公主这种战斗力高达八千的太皇之女,所以闲赋在家,也是“罪有应得”。

谁叫你玩车震的

广大人民群众过了这么多年,还犹记当年长安花,花再美,美不过张叔叔邪火上来的那股骚劲不是

所以张叔叔窝皇城根吹牛逼十年光景,那是相当的喜闻乐见。

求仁得仁嘛。

“克明兄,就我还再入朝堂”

张公谨摇摇头,整个人躺躺椅上,一手托着紫砂壶,一手摇晃着小小的扇子,整个一退休老干部。

嘬了一口茶,张叔叔眼睛闭着:“老夫久不在朝堂,别说朝堂了,现在左骁卫的人,老夫一个都不认识,何必去自找苦吃平白让老夫内弟恼羞成怒。”

张叔叔的内弟自然是琅琊公主的弟佬了。

“弘慎,话不能这么说。”

杜如晦抱着孙子,倒是很淡然地看着张公谨不想惹事的模样。

“噢”

张公谨一愣,稍稍地坐起来,依然慢条斯理地喝着茶。二人所在厅堂外头,院子里琅琊公主正教育儿子如何使唤枪棒,一排草靶,密密麻麻的都是窟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