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7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67(1 / 2)

d中的“公主”有几十个,男主角就一个,只要代入进去,爽的高潮迭起不能自已。

就算是老张自己,也被编排了一场张沔州杀蛟,说的是张德为沔州长史时,带人除“蛟害”的故事。

万幸,没有编排老张到处野合乱搞,然后野种遍地

也是老张戏曲了上辈子的经验教训,领导们乱搞下台,大多都是因为私生活被广为人知,这才出现“反腐倡廉靠情妇”的状况。

这辈子再乱搞,那也没有明显的证据。哪怕是野合而生的子女,别人也不敢就直接说这是张德的种,老张不过是让人家母子或者母女住府上罢了,这是因为他善良啊。

唯一铁板钉钉的野种认证,还都是在江阴老家的宗祠中,可族老们除非疯了,哪个敢手贱嘴贱跟宗长过不去就算大家都是姓张,说杀你全家就是杀全家,绝无二话。

别说张德了,连小白师兄在自家老爹丧事上,反手就是给同宗兄弟一刀,可想而知了。

“这斩牛王可有成曲”

“江对岸倒是有一出,是魏江淮亲自填的,高丽奴的班子在唱,扬州的勾栏里,如今最火的就是这个,约莫得唱上大半年的。现在新曲不易,更何况还是前总督大人的手笔。”

“蛤魏徵居然也不正经了”

愣了半天,老张万万没想到,魏徵这个大唐首席喷子,居然不去喷人转捧人了。这会不会让人受用不起啊。

“又不是从前,魏公久不在中枢,如今也甚是潇洒。”

“那是得潇洒”

皇帝现在又没办法喷,总不能跑弘文阁喷马周吧。马周是个苦命人,如今就是专门给李皇帝料理杂务,这要是再被老魏喷上一通,那就过分了,欺负人嘛。

“你过江一趟,跟奉诫说一声,夜里去听一出斩牛王。”

“是。”

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

李奉诫实际上是个长于“治学”的权贵二代,整个扬州受惠于他的青少年极多,原本逼仄的思想,经过多年的耕耘,大概是打开了。

“治学”上的成就,李奉诫带给扬州的功绩,主要有两点。

一是尊重权威;二是敢于挑战权威。

“江阳大戏院”

扬子县是新式的县城,效仿武汉那样“不设防”,没有连绵不绝的城墙,但是街坊安置极为规整。

城区规划也颇为考究,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划分的极为清晰,除了极小的一部分本地手工业者,很少有工业区和居民区重叠的地方。

这里同样是南运河北上的重要转运码头,有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除了奴隶之外,还有大量的冒险者消息。

整个大唐最健全的“冒险者论坛”,就在扬子县。

散养的探险队,凡是能打出名声来的,大多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大本营”就在江阳大戏院隔壁,是个三层的楼房,占地规模极大。物业是官方资产,和江阳大戏院一样,属于扬子县的优质资产。

“江阳大戏院不在江阳,却在扬子。”

老张调笑了一声,一旁头发随便用木棍插起来的李奉诫抄着手,胳膊交叠在长袍中,像个炼丹的道士胜过像一个学者。

办报、办杂志、办学刊李奉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倒也打出了不小的产业来。整个大唐的“媒体”从业人员,七八成都是跟着李奉诫屁股后面混。

连流传江湖极多的小黄文,也大多都是李奉诫的门人,才能写的活灵活现接地气。

你要是写个“风华绝代”的娘们儿,一般跑江湖的还真脑补不出什么来。但你要是写个“波大奶肥”瞬间就领会精神。

江湖上的小黄文和小黄曲看似粗鄙,可着实需要脑子才能制作出来。没有成熟的经验技术,这一行也不好混。

“祖师爷”李奉诫自己写过几个“西域故事”,算是开了江湖小黄文的先河。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光靠脑补可不成,得有现成的故事来加工,否则写的就不像。

李奉诫他在西域是真有关系,而且他老子李大郎还做过凉州都督,写点什么东西,那是信手拈来。

描述胡女多情,从来不说眉目如何传情,只说十八摸是怎么摸,自然就让看客爽的一柱擎天。

有了这些经验,编排戏曲也就自然而然地发展开来。

但大多鲜有上台面的,主要是走下三路。

“曲高和寡”这玩意儿,李奉诫十来岁就不玩了,何况现在

下三路也并非全是下三滥,下三路只要故事框架搭好,照样能出精品,还能扩大受众。

比如李真人三戏白牡丹,故事编排的是李淳风,但这出戏,却是有完整的规制。可以说是定下了“江湖戏”的模仿,曲本中人物登场的格式,早就和其它的瞎胡闹不一般。

懂行的,自然是知道李奉诫这是把“江湖戏”规范化,不但规划化,还专业化。同时也并没有拉高门槛,对优伶们而言,越是在官方团体中厮混久的,越是能适应。

因为他们学历高啊,看得懂剧本,自然也能玩两手剧本。

“怎地想着建了这么个物业”

老张也是好奇问李奉诫。

“年纪大了,总要有个去处。总不能天天待在报社,今年还要赴京,倘使混得不顺,退回来养老就是。”

“你岁数养老,那老夫岂不是混吃等死”

“哈哈哈哈”

听了老张的吐槽,李奉诫哈哈大笑:“兄长要是混吃等死,扬子江两岸恁多英雄,如何自处”

“休要说这酸话,你这里倒是厉害,才不久的故事,就编排了起来。”

“横竖不是老夫掏钱。”

李奉诫笑了笑,手指朝天指了指,老张顿时了然。

这钱啊,怕不是李董掏的。

当然了,李董不掏,赶着拍马屁的也会掏。

说不定还跟魏玄成有关系呢。

“说起来,你那两个弟子,还管不管了一个上官金虹,一个李寻欢,如今在武汉,可算是声名鹊起。只是这名头,都在江湖上传,你说一个亲王,偏去睡大通铺,还带着工友火并,倘使流传开来,你这做先生的,怕是逃不脱。”

“怕甚,命硬活得长,皇帝也要赏”

抄着手的李奉诫跺了跺脚,和张德进了大戏院,一边走一边说,“我就不信活不过洛阳宫的。”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