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8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18(1 / 2)

d了。”

“哈哈哈哈”

张大郎收了一张名片,手指一弹,“他既然说这名片能当钱使,留着也好。”

去黄州的马队、车队、船队都不少,这一回挑的线路是黄州治所黄冈县。虽说路过黄陂县,却不会在黄陂停留,直接一天到黄冈,然后在黄冈落脚。

除了张沧张沔兄弟二人,加一个“卓一航”,跟着同行的,还有武汉的“乡党”,几个看似憨厚,实则怀揣利器的中年汉子。

张礼青的几个儿子因为面孔扎眼,便没有跟着过来,暗中护送的,是已经退隐江湖的本宗好汉,跟张绿水是一个辈分。

一路上张沧虽说怀疑是不是有人暗中护送,可也没瞧出什么破绽来。他哪里晓得,这些个“老阿公”当年,往流民堆里一缩,精壮汉子当场就能变得跟马上要路倒暴毙似的。

吃江湖饭,颜值不能上线,太好看容易死,当然太丑了也容易死。越普通越好,越没有特色越棒,扎人堆里就认不出来,才是吃江湖范的上上资质。

像张沧、张沔、“卓一航”三人,一个个丰神俊朗的模样,就还是差点江湖经验。

汉阳到黄陂的弛道修的极好,因为离得不远,加上当年黄陂县令陆飞白是张德的师兄,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卸任之后,留下了不少痕迹。

现任黄陂县令,吃的还是陆飞白留下的老本,可想而知了。

路过黄陂县的时候,车队又作了一次休整,补了一些草料精料,车把式又在休息站自家的圈栏中换了大牲口,然后才继续上路。

这种模式有一个好,那就是不伤大牲口,就是维持起来相当昂贵,不能在弛道沿路州县通吃,还有相当丰富的财力,根本无法维持。

但只要能做起来,通勤效率大大增加,牲口保存率极高不说,因为道路设施上佳,走夜路也不怕。

实际上张沧他们此行的“把舵”,是打算今天就到大别山的阴山关,那都已经过了麻城县,到了光州和黄州的交界处。

过了大别山,不管怎么走,前往淮河都容易得很。到了这一片地区,人口就算是稠密起来。

当年魏徵为江淮总督,玩的是“无为而治”,这也让江淮地方上跟武汉勾搭了不少,申州、光州如今也是有弛道通勤的。

阴山关过去之后,殷城县还有一条打通浍水的官道前往光州治所定城。

到这里,就是到了淮水之畔,去淮水钓鱼,也就是一脚路的事情。

只是大别山难走就难在这一段,管你什么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末路,猫山岭之间等着开张的“好汉”多不胜数。

整个地区的悍匪传统,哪怕持续到一千多年后,也要改天换日,通过更加强有力的镇压,才彻底治理干净。

所以实际上荆楚之人北上,鲜有走这条路,而是要么走襄州,要么远一点走扬州。

因此“把舵”也跟同行成员说了,夜不走麻城,时间要是够,那就阴山关驻军那里歇一宿;时间要是不够,那就缩麻城县,等到天亮再过关。

以往只是在武汉听说大别山如何匪类遍地,这光景听“把舵”唠叨了一通,张沧和张沔才后悔不已,至于财主家的“傻儿子”已经一脸懵逼,寻思着自己一个蜀地小哥哥,他怎么就来了江淮找刺激呢

可偏偏还无从发怒,毕竟跟两个搓澡工有什么好发飙的,他们没见识,也就只能这样了。

“大哥,不是说大别山的盗匪都被清剿一空了么”

张沔有些奇怪,于是问张沧。

“不错,的确是被清剿一空。可是大别山的盗匪和别处不同,乃是累世的盗匪手艺。这地界从来都是半民半匪,忙时为民,闲时为匪,一年到头就有两份进账。不过此地盗匪有一个好,鲜有撕票,毕竟求财嘛。”

说话间,张沧摸了一把手弩出来,递给张沔,“藏起来,到了阴山关再扔了。”

“我有小弓,这物事还是算了。”

“你懂个鸟,过了黄冈县,山水交叠,多的是林子。这物事贴近了好使,比弓箭还便当些。”

出发的时候,除了买马,还买了风火棍和开山刀,都不是管制刀具,一路上也是见惯不惯,凡是走单帮的,大多都是这样的配置。

“凡遇强人不要慌,我们箭矢多,还有五匹马,打不过跑了就是。黄州这弛道修的也不差,真要是冲起来,一口气冲到阴山关都不成问题。”

“我也是见过剿匪的,哪里会慌。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卓一航么真要是逃脱不得,便说是他请来专门搓澡的帮工,把他卓氏小财主的身份卖了就是。”

“嘿好小子,果然聪明啊。”

兄弟二人暗戳戳地偷笑,还在怀疑人生的“卓一航”寻思着是不是跑路回家,可一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加上还要一点面子,一咬牙,也就继续装逼装下去。

他可是卓氏小少爷来着呢,对不对

第五十一章 有备无患

“幺哥,天黑走勒个路不得行哦。”

跟着“卓一航”的伴当提醒着他,虽说长久在蜀地行走,但也是老江湖。头上包着青麻头巾,腰里有一杆漆黑大刀,不像是寻常的汉制刀具,倒似是哪个寨子出来的。

“二伯伯,啷个说”

伴当于是对“卓一航”解释道,“望山不见道头,必生妖孽。我们这一路有光光脑壳,这些个都是有钱肥羊,最受土匪喜欢。幺哥,硬是要往前头走,可要当点心嗦。”

说话间,“卓一航”摸了一包冰糖出来,给伴当们一人一颗。

这年头蜀地之人酷爱吃甜食,尤其是上层社会,蜂蜜、白糖极为流行。武汉的蜜饯更是风靡全境,跟后世整个颠倒过来。

毕竟说到底,“甜食”跟经济实力直接挂钩,越是精致越是富裕,越是甜食种类丰富;与其相反,江湖气越来越浓重越来越大众化,甜食消耗就供应不上,再者江湖气需要的也不是甜食,而是发汗而是热闹。

张沧和张沔各自骑了一匹马,旁边有两个光头,也是骑着大马。马儿品种还不错,神骏谈不上,但绝对是好马,比张家兄弟二人的“白沙马”要强得多。

一路行来,快到麻城县的路都算太平,只是因为在黄冈那里耽搁了时间,消磨着走,结果天居然黑了。

张沧心中暗道:入春的天,还是暗得快。

不过他更加在意的是,“把舵”是哥老江湖,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季节的昼夜变化,于是内心又警惕了不少。

实际上不仅仅是他,暗中护着张沧和张沔二人的亲随,也是发现有点苗头不对。

几个老汉缩在车厢里一动不动,互相对视一眼,前方就是个坡地大弯,看不见有什么东西在那里。

真要是有强人,也就是这一下了。

再过去,就是麻城县的大道,直通举水津渡。

这地方邪性的很,千几百年都是古战场,厮杀了不知道多少回。隋末大战的时候,从这里流窜到大别山的骄兵悍将不知道多少,后来大多都死在这里,每年道上的后起之秀,来大别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举水旁边挖老前辈们的坟头。

骄兵悍将死得多,但搂的钱财也不少,随葬的兵器、钱财、衣物都值钱的很。

平定江淮的时候,唐军也有专门干这种勾当的“摸金校尉”,捞了也有二三十万贯,一次就填平了亏空,可想而知这地界有多么邪乎。

“这西路不如东路好走,东路有六七个集市,秃驴最喜欢去化缘。这光景不走嘿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