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8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24(1 / 2)

d,褒信县是典型的土鳖,素来瞧不上。

而在褒信县混江湖饭的人来说,新息县和新蔡县就是“提款机”,没钱了,就找新息县和新蔡县的棒槌拿一点就是。

“豫南物流”人员驳杂,但总体来说,还是处在淮水之畔或者大别山区的州县乡党。上溯千几百年,一个豫州之地,曾经拥有一十三国。它们有的被楚国灭亡,有的被晋国吞并,历经春秋战国,是典型的南北交汇之地。

为什么中国的南北分界在这里除了老天爷不小心一根手指头在中原大地划了一条淮河出来,还有老祖宗们为了争地盘,在这地界杀了不知道多少年杀出来的。

退避三舍、朝秦暮楚、问鼎中原不打怎么知道地盘在哪里,对不对

“哥哥,俺们从寿春回转这苦哈哈的地界,是为了甚真要做上一票大的豫州不比别处,这地界不好藏。”

“俺不知道么”

新息县的临河大通铺一号楼,夹杂着寿州口音,又带着点褒信土话的汉子们正围着铁锅吃水煮鱼。物流行有点阔气,给卖气力的好汉们一人一把辣椒壳子,这水煮鱼吃起来就甚是发汗合口。

粗壮黝黑的手指布满了裂痕老茧,手中连掌纹都没有,更不要说是指纹,常年在山里行走,攀爬岩石磨掉几乎所有纹理。

为首的矮壮汉子大马八叉地坐着,手肘搁在大腿上,指头捏着一只小小的酒杯,另外一只手拿着筷子,嘴角还挂着一点点辣椒皮的红色痕迹。

叹了口气,这矮壮汉子收好自己的罗圈腿,盘在一起交叠着,扬了扬下巴,问正在胡吃海喝的一个年轻小郎:“大哥,你也不小了,还在扬州读过书,你寻思着,这买卖做得么”

“来都来了,不做不是亏么”

“不做还能赚个辛苦钱,做了就是换命钱。”

“那张大郎能有三头六臂杀了一个宝龟如来罢了,俺们在寿州行走,死了的土匪还少了”

小哥一脸的不服,江湖上突然就冒出来个新人,不但名震淮水,还做了豫州道上的“大龙头”,真是让人不快。

凭什么啊

而且这条过江猛龙,才几个自己人眼下用的不还是豫州地界的乡党这要是要弄不过他,不如死了算了。

“那就做这一票,明日咱们这一纲就要去汝阳,过慎水咱们就下手,让队伍到不了汶港”

矮壮汉子似是有了信心,一咬牙,猛地把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正要咂摸一下酒味,却听外头传来一声惨叫,不多时,就有个趴在地上的汉子浑身是血往大通铺里面爬。

“大、大、大跑”

一刀从后背扎入,将人彻底扎的死透了之后,刀身还搅合了一下,这才抽刀在手,用一块抹布把刀身擦了干净。

“过甚么慎水,我看这晚上也不用过了,是不褒大当家的”

“老七”

矮壮汉子睚眦欲裂,一声怒吼,“驴日的狗杂种老子宰了”

咻咻

嘭嘭

两枚钢钉也似的弩箭直接射爆脑袋,一枚扎在面门上,因为箭头擦着骨头打了个弯儿,戳着眼球又透了出来,整个面门极为惨烈诡异。

另外一枚则是戳在胸口,血窟窿已经开始往外滋血。

“阿大”

给老爹下决心的少年双目圆瞪,根本没想到剧变来得这么快,大通铺内一阵哄闹,却见几个老汉出列,从门口排成一线,两个刀盾手,两个枪手,超前走两步,后面枪手就开始戳。

三两下,堵在里面的汉子就被戳死一半,那少年想要冲过来,直接被张沧一箭射爆脑袋,箭矢没有对穿而过,不过因为力道太大,箭杆居然被震断了。

几个呼吸,整个大通铺都安静了下来,这时张沧才出去笑呵呵道:“明府,幸不辱命,这几个藏匿在此的盗匪,已经伏诛。”

一言既出,四方俱静。

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

“这大郎君”

临河大通铺二号楼内,比隔壁正在清洗的一号楼还要安静,几个面貌朴素的老汉在这里做临时工,自带干粮,自带马匹,一副和气生财与世无争的模样。

“坦叔那里怎么说”

“老叔知道了豫州的事体,前头差人回报了,说是写信给了江阴,老板娘那里不知道是否知晓大郎君的境况”

“最好还是不要知道,若是被知道了前因后果,我这人到中年,难不成还要被捶打一通”

“老板娘心善,不至咱们还是跟老叔说一声,换个班吧。”

悻悻然地缩了回去,原本想要辩解的话,一想起江阴老板娘的狠辣,什么自己人,听话的就是自己人,不听话的就应该扔长江里喂“长江三鲜”。

一时间,几个中年老汉寻思着,这大郎君性子,应该是随了他娘。

宗长多好哇

而在武汉主持“汉安线”工程的张德,这光景也顾不得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也不知道自己儿子到底去宣州买狼毫笔到底要买到什么时候,反正宣州颜师古会照看着,倒也不用担心。

只是他哪里知道,颜师古压根连他两个儿子的照面都没打过,这光景正琢磨着宣纸扩大再生产呢。

“阿公,怎么这几日都在外面住”

“府里人太多,我不喜欢热闹。”

坦叔应了一声,见了进门的小郎,有些奇怪地问道,“三郎,你不是带着辽哥去店里么怎地来老夫这里”

“我本是去曹夫子那里练字,阿娘说炖了银耳莲子羹,让我分了三份,先给阿公送来,少待送去曹夫子和李先生那里。”

“放下吧,老夫甚是不喜甜食,只是又觉得金贵,年轻时那陈皇帝想吃蜜糖,我便去福建给他弄了蜜糖和石蜜那时候,倒是觉得甜食当真无上美味。”

坦叔实际上很喜欢甜食,但吃腻了,吃怕了。

辈分高有好有坏啊。

说起来,如今何氏的人跟麦氏的人常年在铁杖庙、麦公祠做事,其中有个进项,就是养蜂。

旁人赶花期很难,但铁杖庙和麦公祠遍布各地,这就等于到处都有据点,赶花期也不怕得罪当地人,取蜜也就容易。

这个进项,可以说是累世富贵,谁上台都不会作弄他们。看似“低贱”,实则旱涝保丰收。

再者,铁杖庙和麦公祠是有朝野各种力量加持的,只要何氏和麦氏不作死,大抵上这个富贵能一直做下去。

“阿公,许久不见大哥、二哥,说是去宣州买狼毫笔,可怎地一去一二月的不会是有甚麻烦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