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1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9(1 / 2)

不是他们两个。

送走了老王这个冤大头,李逍准备制作债券。

债券是什么,以前根本没有,也没有人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不过五位里正今天都非常高兴,因为一千五百贯居然到手了。

有了一千五百贯,那可是能买五千石粮食,蓝溪乡今年可保不会有饥荒了。

按李逍的想法,债券一百文面额一张,这样比较方便他能流通。虽说老王一人买下了所有债券,流通性可能不大,但总得遵循自己最初的设计理念的。

一千五百贯,就得一万五千张债券。

细想了下,李逍突然发现,这债券的成本也很高啊。哪怕把债券做成跟后世的钞票那般大,可一万五千张啊。他都忘记了这年头的纸张其实是很贵的,而且要在这债券上写字呢,一万五千张,这得写多久

抄书人的工钱可是向来很高的。

突然又额外多了许多成本,令李逍有些不爽。

算下来,估计这抄写债券的工钱得比纸张还高许多。

长安城里,抄一卷书的价格是一千钱。而一卷书,就是一万字。抄十个字就得一文钱呢,李逍这一万多张债券,每张债券上得标明面额,还得注明利率和到期时间,字不少呢。

尤其,他还得加上点防伪的标记什么的。

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这一万五千张债券,估计成本都得几十贯啊。

不行,必须控制成本。

一千五百贯钱募集来,可是得买粮食的,不能浪费在其它地方。

得从其它方面想办法节省这笔开支。

加大面额一千钱一张李逍摇了摇头,弄一百文一张主要还是为了流通,若是一千文一张,岂不更难流通,毕竟一千文钱可是很大的。

“对了,刻雕板印刷债券啊。刻一副雕版出来,然后就能印一万多张债券了,这成本可就低的多。只要请人先写一张债券的版稿,然后找工匠刻出来,这两方面都没问题。”

写书的人多的是,而这个时代虽然没有雕版,但是有刻碑啊。刻木头总比刻碑石还要简单一些的。

唯一问题还是油墨的问题。

雕板印刷的墨水好像必须得是油墨,而不是普通的水墨,往墨里加油,这是个技术难题。

好在李逍马上想起来,自己的结义兄弟王方翼家可是制墨的,当年王方翼母子被赶出家族时,可不是靠种田发家的,而是靠着从太原王家带出来的制墨技术建墨坊而发的家。

纸、笔、墨,在这个时代都是比较贵重的东西,墨一般都是用松树烧取松烟加工而成,生产较难,价格也贵。

李逍觉得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就好了,王方翼虽然离家参军了,但给他去封信,让他交待工坊里的匠人为他专门研发出一款适合印刷的油墨应当不是问题。

雕刻技术在后世其实都是老古董技术了,随便一个丝印都比雕板印刷强,更别说铅活字了。

不过李逍现在也没有大力发展印刷的念头,先把这债券印出来吧。

给王方翼写了一封信,然后派了张葱去追赶刚出发的大军。

李逍坐下来研究债券的式样,他很有一种拿来主义,直接就按照后世百元大钞来设计,当然要更简单的多。

大小差不多那么大,采用的纸张则是用的桑皮纸,这种纸大唐很多,价格比起黄麻纸要便宜一些,但更结实一些。后世有名的宣纸,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其实宣纸也是属于皮纸的一种类型。

拿出一张桑皮纸,裁出百元大钞大小,然后李逍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正面上首中国人民银行那里,李逍写上蓝溪乡公约堂六个字。

正中是一百文三个大字,然后他还在下面特别加上了一个50的阿拉伯数字,债券嘛,就得弄的复杂一些。

左上角,李逍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案,做为专有标记。

然后他又在左下角位置,先画了一个小点的50,再在下面写了一串编码,采用英文字母加上阿拉伯数字组成,四个英文字母加上四个阿拉伯数字。

这串编码就是每张债券的身份证号了,每张债券的编码都不一样,而且编码里面包含着很多信息,比如前面几个英文字母,每个都代表着印刷批次,后面数字代表着在同批次中的排列顺序。

“这个编码得刻一个活字章,印刷好债券好再另外盖印上去,可以做为防伪标记。”李逍看着那编码数字想道,总不能每张债券都出一个版的,好在这串数字另印上去也简单。

刻一批字母,再刻一批数字,然后弄一个可以把这些字母安装和取下的活字章,这样就可以解决每张债券上的编码印刷问题了。

背面则画了一张简单的蓝溪简画图,背靠王顺山,一汪蓝溪蜿蜒,李家庄居于其间,简单但又形象。

“如果两面都要印刷的话,就得开两个版,印刷两次了。是否有必要呢”李逍想道,不过随后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印两面,只要能够解决油墨的问题,那么雕版印刷个图案并不难,而且还能大大增加防伪能力。

背面下方再加上个印刷日期,比如永徽五年三月。

对了,还得在正面再写上蓝溪粮食债券六个字,下面再来一排小字,利率月息五分,半年赎回,到期本息偿还共一百三十文钱。

想了想,李逍又在正面画了一朵简笔牡丹花。

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觉得应当没有谁能够轻松模仿了,嗯,到时再每张债券上再盖上几个印章,或写几个签名,就更难仿了。

这可是大唐第一张债券,第一张流通券啊,算的上是大唐第一张钞票了。

这应当是有极大的历史意义的,李逍看着自己鬼画符的这张债券,心里充满自豪。

如今的大唐可是连个钱庄都没有,甚至连历史上的柜坊现在也还没有。柜坊要到玄宗时代才出现,在大城市里,商人开设柜坊,为商贾居民们提供贵重物品保管功能,金银钱帛也可以存放,但存钱在柜坊可没有利息,还得要保管费的。

李逍觉得不可思议。

存钱到银行还得银行给保管费,这真是天理难容啊。

这也让李逍看到一个极大的商机,虽然现在他还没空去弄,但这确实是以后的一个赚钱商机。

银行是什么银行就是吸收客人手里的存款,给付低息,然后高息再贷给其它客户,中间赚着利差呢,简直是空手套白狼。

而且银行还能做汇兑、保管等业务,规模越大,钱越好赚。

东征军刚开拔,正一路向东,张葱骑着马很快追上了大军,有李逍的信,他倒也比较快见到了王方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