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不明白,但他觉得李逍这人绝不简单。他长孙无忌不会以一个人的出身来看人,他没那么肤浅。
想当年他追随太宗皇帝的时候,最初也不过是一个布衣。虽然祖上曾有荣光,但他年幼时父亲去世,因为生母早亡,父亲去世后便被几个同父异母兄给赶出了家门,若不是舅父高士廉收留他们,他们甚至家都没有。
李逍这人身上确实有很多破绽,可却也有瑕不掩瑜的地方。
韩瑗却不明白。
“谈什么跟他有什么可谈的难道辅机兄以为,他能够被拉拢他攀上了李绩,如今小小年纪已经是开国男,未必会领你我的情。”
长孙无忌这时却突然岔开话题。
“我家养的那两株玉苗最近长势很好,已经开始结穗了,一株结了四个穗,但是听玉米监的人说,一株最多只能保两个穗,多的要摘掉。若是肥力不足,缺水干时的山坡等地,甚至只能留一个穗。”
“多一个玉米穗就能多些玉米,可是据说如果水肥不足,穗留多了,玉米就会有很多空瘪,甚至棒上长不出玉米粒来,留的多了,其实收成反而少了。我跟家里园夫说让他瓣掉多余的,只留两个,可他却迟迟不肯下手,觉得瓣掉了浪费。”
长孙无忌没有理会韩瑗,只是自顾自的说着话。
“以前我是不相信什么祥瑞玉米的,以为这不过是一个谎言,一个骗局。可是我现在看着那两株玉米日渐高大,看着结穗,看着一天天变化,我其实已经慢慢的相信这就是天降祥瑞了。”
“辅机兄,还未到收获之时,言之还过早。”
“不,我已经信了九成了,李逍这个人,我以前以为只是个小骗子,但现在我观察,觉得此人很了不起。平辽策我以前认为不可能出身他之手,玉米也只是个谎言,但现在我相信他了。”
“你也应当知道沙苑那边的消息,李逍在沙苑的盐碱地里种出了玉米,长的还不错,这可是惊人的消息啊。那盐碱地虽不是一草不长之地,但正常下是不可能种出庄稼来的,但李逍种出来了。”
“你知道这玉米有多珍贵吗”
“玉米很珍贵,这个李逍也很珍贵,我们不能再去毁了玉米,更不能毁了李逍。玉米是天降祥瑞,这个李逍也是”长孙无忌望着李逍缓缓说道。
第232章 你也是关陇子弟
微风拂动细细的柳条,太阳照在渭水河上。
李逍把手中啃剩的西瓜皮扔进渭河,瓜皮在水面打着旋的惊起七八个涟漪。两只野鸭子扑哧哧的自河边草丛里飞起。
长孙无忌看着被惊走的鱼儿,笑着收起了鱼竿,起身向李逍走去。
赵持满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和韩瑗过来,愣愣的发怔。
李逍顺着他目光看去,发现两个麻衣老者戴着斗笠,提着竹竿过来,还以为对方是因为自己扔的瓜皮打扰了他们钓鱼。
笑着冲二人拱手。
“小子刚才未看到两位老丈在此钓鱼,多有打扰了,不如吃个瓜,算是小子陪罪。”
长孙无忌揭下斗笠,望着李逍。
“怎么李三郎如此健忘,连老夫也不认得了”
李逍在政事堂上见过长孙无忌和韩瑗一面,但不过是一面之缘,尤其是当日二人满身紫金,而此刻却是粗布麻衣戴着斗笠,一时还真没联想到。
“之前我们在政事堂见过。”说完,他目光转身发怔的赵持满,“大郎,近来可还安好”
赵持满的脸突然胀的通红,眼睛也赤红了起来,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愤怒。他瞪着两人,却久久无语。
“你是”李逍此时已经猜出几分来,但还是假装不认识的问道,他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他们又为何会来跟自己说话。
“老夫长孙无忌,这位是韩瑗韩伯玉,怎么,想起来没”长孙无忌很客气,客气的李逍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碰到了冒牌货了。
毕竟在他的印象里,长孙无忌可不是好相与的人,权臣啊。当朝第一权臣,哪怕如今不再是主持朝政,但那也依然还是关陇贵族们的领袖。
不说只手遮天,但翻云覆雨却是等闲。
“恕下官眼拙,刚才没认出二位相公来,失礼失礼。”李逍拱手。
长孙无忌挥了挥手,“无事,”他指了指李逍身后的西瓜,“不是说请我们吃瓜么,来一个,玉米监沙苑西瓜,老夫也是很喜欢吃的。”
赵持满默默的转身去拿西瓜,西瓜拿来,他要拿刀剖瓜,长孙无忌却道,“直接给我就好了。”
长孙无忌虽一把年纪了,但手劲却很大,拿着个十来斤的西瓜,手指一弹就将瓜裂成两半,他递了一半给韩瑗,也不客气的就那样啃了起来。
李逍心想,原来当朝宰相啃起西瓜来,也跟普通百姓一模一样啊。
“嗯,这瓜果然够甜,而且比起在长安买来的还更新鲜些。三郎啊,你能在沙苑这不毛之地种出如此甘甜的西瓜来,还能结出硕硕累累的辣椒、黄瓜,老夫真是佩服万分啊。自先秦到如今大唐,沙苑这块地方,向来只能牧牛养马,还从没有人种过庄稼呢。”
李逍笑笑,“沙苑其实也并不全是不毛之地的。”
“老夫知道你在沙苑的所为,平整沙丘、挖沟开渠,引渭河之水和南洛水洗地,据说还发明了一样叫曲辕犁的新式犁,只用一头牛,就能比过去两头牛耕的地还深,且不费力。犁轻速度快效率高,了不得啊。”
李逍谦虚道,“曲辕犁也是玉米监中官吏和工匠们共同的成果,某不过是按深耕盐地的需要,提出要求,然后大家一起努力,才共同制出新犁。”
长孙无忌摇头,“是你的功劳也就不需要刻意隐瞒,工匠虽有些功劳,但只是小功劳,真正发明曲辕犁的是你,能让盐碱地种出瓜果蔬菜的也是你,甚至在盐碱地里还种出了玉米的也是你,先秦以来,你是第一个在沙苑种粮食的人,这可是头一人。”
吃完西瓜,长孙无忌拿袖子擦了擦脸,把瓜皮也扔进了渭河。
“三郎啊,老夫还要多谢你帮忙照顾赵大,老夫对不起他,让他受此屈辱,你不计前嫌,对赵大和家人善意相助,老夫记在心里。”
“这没什么,我和赵二哥也是不打不相识,我敬赵二哥也是条英雄好汉,我们也是意义相投,因此义结金兰。我们如今是兄弟,二哥的家人自然也是我的家人。”
长孙无忌感叹一声,“都是关陇子弟啊,三郎啊,你家也是世代居于蓝田,你也同样是我关陇子弟啊。”
一句关陇子弟,让李逍有些愣神。
他还从没有想过这事,如今想来,确实没错。蓝溪虽在秦岭南麓,但确实还是隶属关中,他李家世代居于关中,自然就算是关陇子弟。哪怕他不如长孙无忌这些人一般,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一员,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