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1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9(1 / 2)

家事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皇帝愣了一下,然后不吭声了。

太傅、英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绩扭头瞧了李逍一眼,眼里还有些诧异,这句说辞本来是他刚才心里斟酌了好久才想到的,还想着皇帝若是问他,他就用这个来回答。

没想到,却让李逍给抢先说出来了。

李治短暂的惊讶过后,终于回过味来了。

家事,这是朕的家事,废后立后就如同是休妻娶妻一样,想休想娶自然是由自己说的算了,家臣又哪能干涉呢。

“对,瑞卿说之有理,此乃朕之家事,又何须尔等同意”

“陛下,废后又岂是家事,皇帝之事,便是国事,天家无小事啊”李道宗还在劝说。

来济更是大声道,“皇后出身世家,而且是先帝为陛下所选择的,轻易废后,即是违先帝之命”

“英公,你说”李治被几个宰相堵在那里,气的脸都通红了。虽然李逍说这是他的家事,可李逍毕竟位卑言轻。

李绩无视来济等人的眼神,拱手道,“臣以为李祥瑞说的很有道理,此乃天子家事,陛下何必问我等外人”

“好,总算这满朝上下,还有几个能清楚时事之人。那就有劳太傅为朕拟废后诏书”

李绩无视来济等人愤怒的眼神,还真的就向李逍走来,“祥瑞,给老夫拿纸笔来”

李逍也想不到,这废后诏书居然会是在自己家里写就发出。

“好。”

当他刚才在众人面前说出废后是天子家事的时候,李逍知道自己已经选择了站队。

但他早就已经算是武氏队伍的人了,他也没的其它选择。既然要站队,那总要往胜利者一方站。

就如李绩这老奸臣一样,要学会顺应时势啊。

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反正有自己没自己,也会有人说出这是天子家事无须问外人。反正最终历史上,李治还是废掉了王皇后,废掉了太子李忠,这是历史大势啊。

或许自己的出现,带来的许多改变,还让这场权力争斗的矛盾冲突减轻了许多呢,比如长孙无忌不就没被打倒,不就还悠哉悠哉的在打着锤丸吗

有些心情起伏的拿来了纸墨。

“磨墨”李绩对他道。

废掉王皇后的诏书,用的是我李家的纸笔,墨都还是我李逍磨的呢,李逍脑子里不由的想到这些。

李绩的文采其实一般,但也还算可以。

一篇废后的诏书写的四平八稳,没有什么惊艳的,但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一盏茶的时间而已,诏书写就,李治接过御览,很满意。

“中书门下相公们署名用印吧”李治把诏书交还给李绩。

李绩二话不说就在上面写下自己名字,还盖上了中书门下之印,那媚上的样子,看的李逍惊叹不已,这无耻的样子,果然还够自己多加学习的。

诏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王皇后废为庶人,母及兄弟,皆流放岭南。

至于王皇后养的太子李忠,暂时没有提及。

这个事情也不急于一时,但谁都知道,皇后一废,太子李忠肯定也保不住储君之位,这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不会太晚。

李绩署好名,把诏书往桌上一摆,“诸公,署名吧”

来济和李道宗都怒视李绩,可李绩根本不在意。

等了好一会,也没人上前签名,李治在上面有些不满了。

李逍手捅了捅李义府,“李相。”

李义府反应过来,皇帝是不高兴了。其实他倒是没有反对废后的意思,不过按照政事堂的惯例,一般诏书署名的时候,肯定是由中书令先署,然后是侍中,再是中书侍郎,这也算是政事堂里默认的一个潜规则了,宰相们虽无大小,可也有排名先后的。

李道宗迟迟不肯署名,倒是让他的态度也差点被皇帝怀疑了。

他赶紧对李逍投过一个感激的神色,然后挤开李道宗,“侍中,让某先来。”说完,他拿起笔,刷刷的在李绩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名字。

李道宗怒瞪李义府,可李义府哪在意这些。

有李绩和李义府两个开了头,然后许敬宗、宇文节等也都跟着署名了,最后,只剩下了来济和李道宗、崔敦礼三个不肯签名。

李逍看着皇帝又想发怒,便凑到李道宗面前道,“郡王,事已致此,又何必还一味抗拒天威呢,十一位相公已经有八位署名了。”

李道宗看看李逍,又看看李绩,再瞧了瞧面色不善的皇帝,最终只得叹息一声,提起笔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了上面。

李逍说的对,他签不签名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改变不了这道废后诏书的结果,但不签名,却会改变他李道宗和他一家子的命运。

李道宗签了,来济和崔敦礼最终也千不甘万不愿的签下了自己名字。

这下,皇帝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第331章 奸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真正想要鸡蛋里挑骨头,每个人都能挑出问题来。

皇帝迫不急待的下了废后诏书,皇后娘家和舅家都被抄。百骑司带着羽林军和金吾卫抄家,还有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司会同监督。

以前王柳两家得势之时,没有谁敢真的老虎头上拍苍蝇,而现在这两只老虎已经成了死虎,自然不会有人再对他们客气。

新账旧账一起算,什么账都给翻出来了。

许州崔氏也躺枪了。

上次崔知悌被除籍为民,许州崔氏也只是断了一臂。崔知悌被废了,可起码崔知温还提升为御史中丞。而这次,整个许州崔氏都被抄了。

这就是卷入了皇家权力斗争中的可怕后果。

御史中丞崔知温直接被除籍为民,他那几个在地方任刺史等官的兄弟,也全被除籍为民,许州崔氏这一个清河崔的分支,也是历经百年,拥有几分荣耀的家族,瞬间就崩塌了。

许州崔氏所有男丁,皆流放三韩武珍州。所有女眷,没入掖庭。

这是最严厉的处罚,连之前被除籍为民送回原籍看管的崔知悌也没逃过这一劫,同样要被流放三韩半岛。

许州崔氏原来有十几名当官的族人,而现在全都除籍为民,而且皇帝还下诏禁止许州崔氏三代以后参加科举、应召府兵,并禁止他们三代内回中原。

杜绝了他们一切的机会,再无翻身可能,起码百年之内,他们是绝没机会再爬起来了。

在这个时代,不能科举、不能当府兵,又被除籍,那许氏子弟就再没机会踏入仕途了。而百年之内不能回中原,更是会让许州崔氏彻底的沦为不入流的破落户。

至于王氏和柳氏,下场也差不多。

流放岭南的最南端,紧邻林邑国的爱州,历史上褚遂良一贬再贬,最后就是贬到了那里,最后病死在那里,终不得回朝。爱州汉属九真郡,南朝梁分交州置,隋代移治九真,也就是在后世的越南清化一带。

那里是真正的天高皇地远的南蛮之地,万里迢迢。

按照一般的惯例,虽然柳家和王家的男丁只是除籍为民,流往爱州,但一般操作下,他们肯定会在出了关中后,在某个驿站里,被驿丞或是某个县令,奉旨意将他们给杖杀或毒杀的。

来济和崔敦礼几个看李逍的眼神都不太友善,甚至是很直接的鄙夷了。

也是,今天李逍上窜下跳的,表现的已经有点很过了。

废后这样重大的事情,李逍一个被免职的原秘书少监,结果却跳的比谁都厉害,这太过份。

李逍看到了他们的目光,但有些无所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