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1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2 / 2)

玉濑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这样的事情了,每次一看到未完待续这四个字,都能让她气的跳脚。

可气归气,却又无可奈何。

书都在李逍脑子里呢。

“社长。”

一名编辑在外面敲门,在报社里,玉濑更喜欢大家称呼她为社长。玉濑抬起头,“何事”

“大慈恩寺、大兴善寺、青龙寺、卧龙寺、净业寺、草堂寺等长安六大寺庙的人又来了。”年轻的编辑有些无奈的道。

长安新闻报依借着封神榜的火爆而销售大火,发刊量不断增长,如今已经稳定在了每旬三千份的稳定销量,十分喜人。

不过封神榜虽火,也让长安报社有了楼观道这样豪爽的广告大客户,但同时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封神榜是道家喜欢的故事,这对崇道很有帮助,但却无形之中在贬佛。

佛家自然是不高兴了。

在佛家看来,封神榜不过是又一本老子化胡经,只是相对而言,这本封神榜写的更加的平易近人,更加的通俗易懂,也更得普通百姓喜欢,传播更广。但也正是因此,也对他们佛家的伤害更大。

一个非常直观明显的表现,就是现在长安城里各大佛寺的香火不如从前旺盛了,而大街小巷,大家开口闭口谈的都是封神榜,谈的都是截教阐教大仙。

断人香火,这好比挖人祖坟啊。

和尚们哪里肯

长安城中佛寺众多,虽然说大唐更尊敬道教,但佛教其实也依然还有不少忠实的信众,依然拥有许多香火旺盛的寺庙,甚至规模极大。

长安城里有楼观道的宗圣观,同样也有许多佛家大寺。

那位编辑说的六寺,就是如今长安城里最有名的六大佛寺。

比如这大慈恩寺,在城南静昌坊,与长安报社相隔不远。这座佛寺里有大雁塔,虽然这座寺庙兴建的时间不长,但如今却很有名。

因为这座寺庙的住持是三藏法师玄奘,八年前还是太子的当今皇帝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而创造了慈恩寺,还特意请来了三藏法师玄奘总持寺务。

大慈恩寺也是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是现长安城里最有名也最宏丽的佛寺,玄奘法师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还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让这里成为唯识宗的祖庭。

其它五寺也都很有名,比如大兴善寺那是密宗的祖庭,也是长安三大译场之一,这座佛寺位于城东靖善坊内,原建于晋武帝时,原名遵善寺,后来隋文帝建大兴城,迁入新城,占城内靖善坊内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

这座佛寺,如今是长安城中寺殿崇广,为京城面积最大的佛寺。

其它几座寺庙,几乎都差不多,名气大同时也相当的宏丽庞大。

和尚们看着各家寺庙如今香火大受封神榜影响,于是联合起来,一起来找长安报社了。

若不是因为长安报社如今的代社长是玉濑长公主,只怕和尚们早就不客气了,虽说唐初更尊道,但佛的地位也还是很超然的。

一般人还真不敢硬惹他们这些方外之人。

但玉濑不一般,她是皇帝的妹妹,而且很得宠。

玉濑一听是秃驴们很不高兴,她年轻的时候,曾经迷恋过三藏法师的弟子辩机和尚,有过一段情。那个时候,她爱乌极乌,也毕竟喜欢佛家。

但后来辩机被斩,玉濑也就不喜欢和尚们了,她现在已经是入道家门下,是个修行的女道。

“你去跟他们说,我们长安报社只是连载封神榜这本小说,书中的观点并非我们报社的态度,我们是中立态度,无意介入佛道之争。”

“上次我们就这样跟他们说过了,可这次六大寺一起前来,只怕是不肯善罢甘休啊。”

玉濑冷笑,“不肯善罢甘休那他们还想怎么的六大寺围攻我长安报社吗谅他们也不敢,你可以这样跟他们说,若是他们有本事找到一个小说家,也写本崇佛的小说来,只要写的好,有人愿意看,那我们长安报社也可以刊印连载的。”

年轻的编辑苦笑,心道一本如封神榜一样的好看小说哪那么容易写呢。自封神榜火了后,确实也有不少书生开始仿写小说,但送来的稿子都是不堪入目,没几个真正值得一瞧的,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没一个写出小说这种形式的真髓来。

“对了,这里有个广告,你拿回去写个广告词登在这期报纸上。”

“什么广告”年轻的编辑有些惊讶,谁家的广告居然能够直接让长公主出马

“社长的广告,他要在报纸上打个广告,广而告之在登州的赤山浦港,现有八千名高句丽奴隶,数量巨大,价格低廉,欲购者请从速至登州赤山浦,介时登州赤山浦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高句丽奴隶拍卖会”

“啊”年青编辑目瞪口呆。

第354章 唐三藏的西游记

大慈恩寺。

“长公主拒绝了我们的提议”三藏法师的语气听起来很平淡。

“嗯,她说封神榜书中的观点只是作者的,连载小说并不代表报社的态度。她还说,我们也可以找一个作者写本崇佛的小说,只要写的有封神榜一样好,那么长安报社也一样可以刊印连载。”大慈恩寺的知事和尚有些不安的说道,住持交给他的这件事情,他已经先后去了长安报社几次,可一次都没谈成。

三藏法师名为玄奘,俗家名为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名,而三藏法师是别人对他的一个尊称。

在唐朝,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叫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都常尊称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

玄奘只是经较有名的三藏法师之一而已。

今年五十四岁的玄奘,曾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一百五十粒,佛像七尊,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他与弟子翻译出大量佛曲,其中有名的译典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

“写一本有关于佛的小说吗”

玄奘若有所思。

他主持大慈恩寺以来,创立了法相宗,一直以来都在积极从事着翻译当年取经带回来的经典,对于寺中的俗务,并不太过关心。

可最近封神榜的火爆,还是对佛家有了很大的影响,甚至都影响到了大慈恩寺的香火了。

做为一个出家人,再淡然,也无法淡然到看到信徒的流失。

更何况,玄奘也看过已经连载的封神榜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