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2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2 / 2)

“花费点正常,不算什么。赶紧让人去兑换,把钱都兑换出来,朕有急用。”

当天,十二万贯飞钱,武珍州进奏院钱庄就给兑现了,兑现手续费是百之一,扣余了一千二百贯。

一箱箱的铜钱,一捆捆的绢帛,还有大锭的银铤和一根根的金条。

钱很快一车车运进了皇帝的内库。

李治亲自赶过去查看,一箱箱的打开来看,看的欣喜连连。

看完之后,他立即就召中书门下诸位宰相前来。

宰相们对于皇帝召他们去内库相见还是有些奇怪的,当然也有消息灵通者如李绩,已经提前知道了皇帝为何让他们去内库相见了。

李逍刚给皇帝和宸妃送来了十二万贯钱,好大的手笔。

而这笔钱,全是李逍短短时间里弄来的,不是抢劫也不是加税,而是把赤山浦开发了。嗯,开发这个词也是李逍说的。

真是个了不得的年轻人啊。

李绩和诸位宰相来到内库,一进来,就看到笑的合不拢嘴露出满口大白牙的皇帝,还有那一箱箱金灿灿银晃晃的金银铜钱,还有那堆积如山的绢帛。

“诸位相公不是说修大明宫还要十万贯钱吗,这里就是十万贯,拿去,朕再给你们两个月时间,把大明宫修好,然后让那些做工的灾民和工匠们返乡。”

还没得知消息的宇文节、李义府等人都有些懵。

这满满一库的钱帛啊。

十万贯,还真不会差。

可是,之前他们还很清楚的记得,皇帝的内库已经空了,差不多都能跑马了,怎么现在却又堆满了

难道皇帝派人抢了朝廷的国库

“陛下,恕臣斗胆,请问陛下这些钱帛从哪来的”

李治不满的瞪了眼发问的宇文节,“卿身为宰相,却还来问朕这个问题难道不觉得不应当吗朕将国事尽交付于卿等,可卿身为宰相却不能为君分忧,实是让朕失望啊。现在朕有了钱,你们却连钱哪来的都不知道”

一句话让宇文节满脸通红,皇帝这话,真是最苛刻的指责了。可他却无力反驳,宰相秉国政,这财计确实是他们的职责。

“宇文相公,这些钱财是李逍弄来的。他在登州赤山搞个了贸易港开发计划,筹集了十几万贯钱,这些钱算是正当来路,李逍确实很有本事,这方面老夫等也是自愧不如啊。真是江山辈有新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啊,我等老了。”

李绩这个时候站出来为宇文节铺了个台阶下,几句自嘲式的解释,既替在座的诸位说明了这钱的来路,同时也缓解下皇帝那话带来的尴尬。

“原来是李逍啊。”

听到这个名字,诸位宰相似乎都觉得这事就说的通,甚至很正常了。毕竟李逍是个公认的妖孽啊,别人做不到,但他确实可以做的到的。

李绩又道,“李县子确实能干,此番更是又立新功。老臣以为,如此能吏,当调入朝中。臣请求陛下降旨,召李逍回朝任用要职。”

宇文节也道,“臣以为可以调李逍回朝,授户部侍郎或太府寺少卿之职。”

大家都清楚李逍去百济可不是升官进阶,而是暂时贬出京。现在皇帝的态度,让大家都明白皇帝对李逍很满意,既然如此,干脆顺水推舟,把李逍调回来好了。

更有李义府干脆说要让李逍回来负责督造大明宫,有能力者居之嘛。

第372章 摔杯为号

“李逍这还刚到百济去上任,现在又把他召回来,这不太好吧。”皇帝沉吟着道,表面上好像很为难的样子,其实他现在巴不得马上下诏书让李逍回来呢。

这大明宫把府库都修空了,又动用了那么多的灾民,可到现在都还没完工,这事都让他有些不耐烦了。

若是李逍回来,让他来主持,肯定会顺利的多。过年前,肯定能搬进大明宫去。

“李逍有功且有大才,让他去安东做个刺史,太过大才小用了。”李义府最会察颜观色,见皇帝的样子就知道皇帝的心思了,连忙接话。

李治嗯了一声。

“李逍确实很有经济本事,不过让他回朝做户部侍郎或太府寺少卿,是否会升迁过快”

户部侍郎和太府寺少卿虽然品级上来说,不算很高,侍郎有两员,且只为正四品下,可一个户部侍郎的职权极重。刺史虽也是四品,可却不能同日而语的。

“李县子此前也出任过秘书少监的,如今又外放过刺史,现在回来做侍郎,资历上倒也是符合的。”许敬宗也道。

正常来说,李逍的资历肯定不能做侍郎的,如此年轻,又没有什么真正的履历,可谁让人家是皇帝的宠臣呢。现在皇帝一心要重用他,大家又岂能拦着。最重要的是,人家李逍很会来事啊,修大明宫,大家都没办法了,可李逍却转眼就弄来十万贯钱,这是本事啊。

要是让李逍到朝廷来,以他这搂钱的本事,大家以后也会轻松些啊。

而且宰相中威望较高的李绩和李道宗他们又都比较看重李逍,他们不反对且支持,那其它人自然也没理由非要拦着,反正李逍也没什么根基,就算回朝,起码十年内总不可能会威胁到他们这些宰相的。

“那先让李逍回来做太府寺少卿如何”李治想了想道,还是觉得直接用李逍为侍郎有些太快了。

太府寺是九寺之一,负责的是国家金帛谷物的保管出纳机构。这个衙门管的是财赋廪藏和贸易,和户部是相关的。

说白了就是管国库钱粮的,相当于大唐的保管出纳,而户部相当于大唐的会计账房。

这样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而李逍比较会搂钱,让他来做这个职位也算是量才而用,因为李逍毕竟年轻,于是先让他做少卿。

在隋唐以前,太府这个官衙其实主要负责的是皇室的供应支给。自隋起,才改成了掌管金帛谷物和贸易。比如说长安城东西两市的市署就归他们管,左藏右藏两个国库也归他们管,常平仓等几大粮仓同样归他们管。

唐制以户部司财务政令,而太府掌管仓储出纳。

太府寺的出纳,是要根据户部所行的文书执行的,户部又凭太府寺的申报审核其开支实数,以互相制约。

为了怕别有弊端,又加防范措施,一是派御史监临出纳,二是特派大臣行使出纳权称为太府出纳使,并委判官担任事务性工作,造成结果是以前太府寺虽然有很重要的权柄,但往往担任太府寺卿的人多没什么实权,重要权责反而要另委派重臣,甚至是宰相兼任太府出纳使。

而现在皇帝的意思,让李逍去做少卿,很明显是要让李逍去真正管太府寺事务的。

本来李治还更想让李逍来管皇家的钱袋子,管他皇帝内库,可想想太大才小用了。若是李逍能替他管好太府寺,以后钱袋子满了,也是很好的。

“晋李逍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升太府寺少卿。”李治满意的下旨。

李绩等宰相称奉旨。

散阶连升三级,也算是罕见了。

诸位宰相离去后,李治还是在内库里只了许久,看着那些钱财他兴奋不已。

安东,武珍州。

今天的刺史府很热闹,张灯结彩,大摆宴席。

武珍州城里但凡有点头面的人物都接到了刺史的请柬,甚至就是城外各县乡的那些地主豪强也都接到了请柬。

杀猪宰羊,一片热闹。

刺史府门前站岗的卫队都装扮一新,甲衣擦的锃亮,刀枪整齐。

只是李逍这个刺史自上任以来,根本没有发过威,因此这些唐兵再严整,那些前来赴宴的人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