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逍遥小地主> 分节阅读 2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8(1 / 2)

食和盐送到了他家里,之前答应的军田也已经发下来了。

甚至他不在家,新妇找她父兄们帮忙把地都给翻耕过了。

“多谢你父兄他们了,今天我回来,正好请他们过来一起吃个饭。”黑鱼知道自己的岳父内兄他们以前家里不错,一方小豪强,可惜大唐征服百济后,对这些人是很严苛的,清量田地登记人口奴隶,减租减息还要征契钱。

一开始对那些百济贵族豪强们统一征的是十一契,按财产十分之一征契。但是到了后面又调整了几次,比如对小地主的契钱升到十之二。而对中等地主豪强,则征收十之五。

对以前百济国的贵族、高官们则征十之九的契钱。

他岳父家虽是小豪强,只征了十之二,但实际上花钱买平安,以前放出去的债给抹了,超额的田地又被帅府给低价征收了,家里算是差不多破家了。

现在也只是剩下百亩田地,和几栋宅子加一间商铺而已,其余的都已经没有了。

好在他们还是比较配合帅府的,破点财倒也保了一家平安。

他岳父也是个胆小的,帅衙要求百济人把适龄的未婚女上报,他便马上到衙门登记,最后自己的女儿给许了一个又老又丑的唐人水兵,他也没反对。

相反,女婿在水寨受训之时,他还带着几个儿子来帮女婿家整理院子,翻耕田地。

“我去打点酒,再去割点肉回来,你弄几个下酒菜,一会请他们好好喝一顿。”黑鱼对这媳妇和岳父内兄是十分满意的,这次受训他很卖力,倒也表现良好,得了奖励。

那妇人见黑鱼如此态度,也是露出笑颜,连忙点头。

黑鱼于是伸手在妇人的屁股上抓了一把,然后哈哈笑着往外走,手里拎着个钱袋,那是自己这回受训得到的二百文钱奖励。

出得门来,倒是看到不少同袍也笑呵呵的出门,原来大家赶着回来后,发现家里妇人安好,又知道分了军田等,便都放下心来,高兴之余,便要去集市上割肉打酒买菜好好庆贺一番了。

“当初留下来还真没选错”黑鱼叹道。

“可不,如今这媳妇也娶上了,这百亩田也分了,还入了府兵的军籍,以后咱们的日子可就得劲了。我回头就得央咱们寨里的书记帮我往家里写封信,召我家里那几个还没成亲的兄弟们过来这边找生活呢。”

“我也得叫兄弟来呢,刚分了一百亩地,可种不过来。”

大家有说有笑,脸上充满对未来美满生活的期待。

第405章 出兵新罗

白江口两岸,屯堡相连,阡陌纵横。

成片成片的田地,如今都正在春耕。

一面帅旗飘扬在田间路上,帅府牙兵护卫着安东副大都护李逍巡视着这一片大好景象。

衙前都知兵马使兼水师都兵马使赵持满骑着马陪在李逍旁边,为李逍指点着眼前的景象,讲解着府兵均田耕种的情况。

李逍身为安东道副大都护,还同时兼任着安东道观察使、经略使、安抚使以及团练使和营田使、转运使之职。

营田使就是负责营田屯垦事务的,在久迟之战打压住了百济复国的那股火焰之后,李逍如今更是在全力推行百济屯田事务。

府兵和乡勇军屯,百姓也一样授田分地。

如今百济的大量土地,已经由过去垄断在少数百济贵族豪强手里,变成了大部份授给了府兵、乡勇和百姓手中,另有不少则被卖给了中原的贵族豪强地主们,还有一部份则被李逍划给了各官衙、官学等做为官田、学田。

到处都在忙着春耕。

就连那些为中原唐人所有的田地,也是一片忙碌景象。李逍早就发出了帅令,所有田地不得荒芜,就算是被中原贵族们成片买去的土地,也必须得耕种不得抛荒。

如果抛荒,那么帅府有权把这些地临时收走租佃出去,佃租原地主无权享有外,他们还得缴纳高昂的罚款,若是连续三年不种,则帅府有权直接收为官有。

这道帅令据说一发出后,引得不少拥地的长安贵族豪强们的不满,还向皇帝告了他的黑状,但李逍可不管这些,他只知道,百济这盘棋必须要盘活,首先就得保证粮食收获。

一块田地沟边,正在与妻子、岳父、内兄等一起播种的黑鱼见到骑马来巡的李逍和赵持满,连忙拉着妻子他们咕咚一声跪在地上,向李逍他们连连拜首。

口称大帅和衙内大恩,绝不敢忘。

赵持满一眼认出了黑鱼,笑着叫他起来。

“黑鱼我问你,对你这百济新妇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一千个一万个满意。”黑鱼连连笑道。

“那我再问你,对官府分给你的这一百亩军田,还有你的那个小院子可还满意”

“满意,非常的满意。”

赵持满点头,“满意就好,要知道感恩,你以前在淮西那是穷的叮铛响的,但是如今在这里,有大帅的照顾,你三十岁的老光棍娶上了二八的百济娇娘,还分到了百亩军田,当上了人人羡慕的府兵,日子不可谓不好。你要牢记,今日这一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一切也是来之不易,要好好的耕地训练,要保护好你如今有的这一切。”

“黑鱼明白,多谢衙内,多谢大帅”

李逍也听过黑鱼的名头,笑着以马鞭指他,“要谢陛下天恩,朝廷仁政。现在有家有地,便要勤恳老实,好好耕战养家。”说着李逍转头对身边的张葱道,“给这大黑鱼赐钱两千,布两匹,给他润家。”

黑鱼欣喜的又忙捣蒜般的磕头。

李逍又召来他的岳父和内兄问话,他们更是诚惶诚恐,有问必答。聊了几句,李逍也好言安慰他们,让他们老实本份生活,然后也赏赐了他们一些钱帛。

一连多日,李逍带着衙兵巡视整个安东道各州县,一路所见,到处都是一片春耕忙的景象。

这里已经看不到半点去年大战的景象,乡村里屯堡卫城纵横,沿路到处都有府兵乡勇们巡逻,看不到半点之前紧张的气氛了。

那些过去高高在上的百济贵族豪强们,已经纷纷被掀落,被看管,再无法做威做福。

“安东形势一片大好啊”长史刘仁轨感叹着道。

现在安东之地,五都督府十六州一百八十县,共拥有两万名府兵了,除了之前那批一万人援兵,此后李逍又陆续向朝廷索要来七千人,加上原有的三千唐兵,使得唐军总数达到了两万人,这是大唐一个标准野战军团的数量。

而乡勇数量也是不断上升。

每县乡勇一团二百人,加上州和都督府所辖乡勇,乡勇总数已经达到了六万之数。

这些乡勇亦兵亦农,其实和府兵是一样的,闲时耕种战时为兵。只不过他们没有府兵的资格,待遇也要差些,装备等自然也大不如府兵。

可数量上还是很庞大的,这让李逍在安东道实际拥有了满编四个军团的战力。

特别是这些府兵、乡勇们所驻守的军府、屯堡,更是组成了一道道的索链,把安东地区控制的很严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