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立了这么大功,不想走也得走啊。”刘仁轨道,立了大功升赏是肯定的,但另一方面,朝廷也不会让这样本事的人久在边地,否则时间久了可能就容易拥兵自重或有自立之心了。“以大帅在海东之功,回朝后封个公爵都是肯定的了。”
封公是肯定的,至于是县公还是郡公就不太好说了,封国公的可能性则不太大,毕竟李逍还这么年轻呢。
这一战,倭国数年准备的千余战船几乎全部毁掉,六万倭军只余万把残军逃回新罗南部沿海,余者或死或俘。
见大势已去,几位倭军大将纷纷驾舟西逃,唯有阿倍比罗夫不甘失败,在最后还率舰船猛冲唐军战阵,结果最后船被击沉,连人也受伤之后被擒获。
自兄山江败逃回去的倭军,让留守的倭军纷纷丧胆,毫无斗志的倭军开始主动的集结,然后向倭国撤退。
赵持满和王方翼二将,水陆并进,一路追着倭人的脚步前进,但都严格遵守了李逍的将令,没有再向倭军发起进攻。
正所谓困兽之斗,十分凶狠,倭人既然愿意撤退,李逍也就不愿意再跟他们做无谓战斗。
如今唐军虽胜,可毕竟这只是安东的一支偏师。
倭军在兄山江损失了近五万人,但在新罗依然还拥有总数多达五万的兵力。
他们不过是被吓破了胆,纷纷逃回倭国,李逍乐得不费一兵一卒轻易的一步步接收了倭人逃走后空出来的城池。
许多倭人甚至逃的太匆忙,连他们劫掠而来的许多钱帛粮食等都来不及带走,许多连烧都来不及烧,都一堆堆的囤积在那里,全白白便宜了唐军。
显庆二年,元旦。
李逍在金城渡过,他现在已经正式把他的鸡林道行军大总管府迁到了金城。
傀儡新罗王金政文主动去除了新罗王的王号,只以大唐鸡林州大都督府大都督的名义管理新罗。
王方翼、赵持满、刘俊、薛楚玉、程伯献、刘仁轨等一大批安东大将,则在年前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横扫整个新罗,迅速的接管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新罗旧地,已经彻底的成为了大唐疆域的一部份。
第413章 釜山行
大唐帝国,显庆三年夏末。
安东道,釜山港。
午后时分,阳光正烈,来自海上的清风带着些腥咸的味道,把都督府里的后院的树木吹的沙沙做响。
浓郁的树荫遮蔽着庭院,像是一团绿色的云彩。
釜山是一座新兴的港城,在显庆二年的兄山江海战后,大唐一战奠定了对朝鲜南半岛的控制权,倭人狼狈逃回岛内,百济和新罗也都臣服在了大唐的铁骑之下。
战后,李逍亲自向长安奏捷,叙表诸将士的军功战绩,同时也请求能够再留守安东一段时间。
皇帝答应了李逍的请求,还答应了李逍的新区划计划。百济和新罗之地皆录属于安东道,统一编划来七个州,分为熊、全、武、康、尚、庆、良七州,每州只设五县,如此一来,州县大为精简。
原来百济旧地就设立了五个都督府,这次也裁撤掉了几个,整个安东道只余三个都督州,分别为熊州都督府,隶熊、全、武三州,庆州都督府,隶康、庆二州,还有一个良州都督府,隶尚、良二州。
李逍因功受封乐浪郡开国公,赐食邑真封八百户,通前共一千户,加勋上柱国,授安东道节度使,观察转运使,兼熊州都督、刺史,加太子少保衔,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阶。
李逍一战得封郡公,还是实封千户,让无数人羡慕惊叹。而他的一众属下将领们,自然也都论功行赏,各个升官晋爵。
连之前被废为奴隶的赵持满,这次也被皇帝特赐官爵,一战封侯,授良州都督。
王方翼封侯,授庆州都督,程伯献封侯,授武州刺史,薛楚玉封侯,授全州刺史
一战打出了一个郡公,十三个侯爵,伯子男等爵位三十余位
釜山港是良州都督府的驻地,这座港城既是半岛南部的新兴贸易大港,同时也是安东水师的驻泊军港,这里还是防御倭贼的大本营。
一条金色的鲤鱼从池中高高跃起,带着白色的水花,金光一闪,又扑通的落回了池塘里。
倚着栏杆的李逍手里拿着朵荷花,又摘下一片花瓣扔进水里,引来又一条鱼儿跳起。
脚步声从外面响起,良州都督赵持满一身紫袍进来,“大帅还有这闲情雅致喂鲤鱼荷花吃呢”
“釜山港城都督府里的金鲤还是挺让人怀念的,回了长安就再没机会来喂了。”
“大帅真要回长安了”赵持满眉头一皱。
李逍笑笑,“这还能有假,当初兄山江一战后朝廷就召我回去,我是又给皇帝上表又给宰相们写信,好不容易才让他们答应我在这里多留一年扫尾。本来年前我就该进京了,我又硬是赖了半年,如今朝廷已经连下数道诏令下来,我不走也不行了,新的大都护都已经在海上了,马上就要踏上安东的土地了,总不能有两个主官吧”
当初李逍也是拿出了很亮眼的表现,才让朝廷同意他留下来的,而且当时皇帝为了能让李逍能更放手去管好这块地方,特意给李逍授予了节度使之职。
这可是大唐第一次正式设立这个职位,之前虽然军中常有节帅之称,但那不是正式的官职。而这次皇帝却第一次为李逍设立了这个职位,虽然节度使也是使职,带有临时差遣性质,但毕竟是专为他特设的,不同凡响。
况且李逍担任节度使这个统管兵马主管征战的军职之后,还又担任了观察转运使之职,这是文职,既管民政又管官吏的监督考察,还管着钱粮转运事务,可谓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还兼管着人事和钱袋子。
有了这些大权,李逍才能在这两年里把南半岛打造的日新月异,七州三十五县之地,如今彻底的犁过一遍,二十多万百济和新罗的旧贵族和大豪强地主们都被李逍清算,一并送去了中原大陆,让他们去边疆屯田垦荒去了。
而剩下的那些新罗和百济的旧民,也经历了丈量田地、清点户口,均田授地、点选府兵等一系列大事。
在这些动作之下,现在的安东道官方登记在册的新大唐子民共一百二十万户,人口六百三十余万,其中基本上都是纳税缴赋的征课良民,光是纳课的丁男就多达二百万之多。
这组数字当初送抵长安的时候,不知道震惊了多少朝中大佬们,连皇帝都惊的跳了起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