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大国重工> 分节阅读 1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6(1 / 2)

运清单的产品除了军事武器装备之外,还包括尖端技术和一些稀有物资,数量有上万种之多。

中国一直处于巴统禁运名单之中,近年来中美关系缓和之后,美国开始允许向中国出口一部分高技术产品,但也仅仅是把巴统清单上的项目减少了一些而已,并未全面取消。中国曾经希望能够从西方获得一些高性能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装备,但都因为巴统的缘故而未能如愿。

听冯啸辰说起巴统,潘卫华的脸色又有些难看了。他在那些老头们面前游刃有余,屡屡能够用一些新观念把人家顶得哑口无言,唯独在冯啸辰这里,他丝毫占不到上风,反而处处受制。

“冯处长,你说的这个,毕竟是一个历史问题嘛。咱们国家过去搞左的那一套,人家对咱们有所提防。现在咱们改革开放了,融入国际社会了,我相信,巴统对中国的限制迟早是会取消的。”潘卫华说道。

冯啸辰道:“我也认为巴统迟早会取消,但并不意味着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就会结束。现在,我们和美国是盟友关系,有着防备苏联的共同目标,所以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一些支持,帮助中国强大起来,以便有力量制衡苏联。但如果有一天,苏联衰落了,中国崛起了,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还会这样支持中国吗”

“冯处长,你想得太天真了,苏联衰落,中国崛起,那恐怕得是50年后的事情吧”潘卫华不屑地说道。

冯啸辰笑道:“潘处长,咱们可以打一个赌,在坐的各位领导都可以当一个见证人。我认为,苏联最多在10年之内就会衰落,沦为一个但求自保的二流国家。而中国则最多在20年之内就会成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你敢和我赌吗”

“这有什么不敢的”潘卫华自信地笑道,“也就是20年时间嘛,咱们都能看得到的。”

唉,胜之不武啊。

冯啸辰在心里感慨道。

如果不是一个穿越者,站在1982年的这个时点上,恐怕他也不敢相信未来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国的崛起。此时的中国官员,跑到日本来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先进得让人绝望,谁能想到中国会有gd超过日本的那一天

那个时候,东芝在国人心目中简直就是一座丰碑。谁能想到30多年后,它会徘徊在破产的边缘。它那曾经辉煌无比的白色家电业务早已花落中华,而收购这桩业务的那家中国企业,此刻才刚刚起步,弱小得让人觉得不堪一击。

“这话说远了。”看到大家又在习惯性地歪楼,王时诚不得不出来纠偏了,“重大装备研制是国家的政策,是咱们必须坚持的。受制于人的滋味不好受,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尝过这个滋味的,所以中央领导才会做出这样的重大决策。小冯,你还是说说看,既然你觉得滨海省那边的要求我们无法推翻,那么引进技术的问题,我们又如何解决呢”

冯啸辰道:“我觉得,郑处长和邓厂长打架这件事,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各位领导让他们俩唱的一出双簧呢。”

“双簧”王时诚心念一动,“你说说看,怎么就成了双簧了”

冯啸辰道:“咱们有意引进大化肥设备,这一点乾贵武志是看得很清楚的。咱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极缺化肥,日本人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卡我们的脖子。他们知道,即使他们不向我们提供技术,而只是卖设备,我们也得捏着鼻子认。这样一来,咱们想通过引进设备来获得技术的想法,就很难实现了。”

“说得有理。”饶志韬道,“咱们国家的思路是买设备,同时引进技术。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技术,日本人的设备就卖不出去了,所以他们肯定是不愿意卖技术的。现在他们发现我们急于要获得大化肥设备,相当于我们有短处捏在他们的手里,我们在谈判的时候是非常被动的。”

冯啸辰点点头:“饶司长的意思,也正是我想说的。这些天,乾贵武志看起来是陪着咱们参观游览,其实一直在观察咱们的动静。郑处长在不经意间也向他流露过希望全盘引进设备的想法,这就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底牌。”

“什么不经意,他完全就是故意”饶志韬道。

冯啸辰笑笑,不接这个茬,他当然看得出郑斌是在故意放风,只是这话他不便说而已。他转头对着王时诚说道:“郑处长和邓厂长这一打架,就向乾贵武志传达了一个新的信息,那就是咱们内部是有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还非常激烈。下一步,只要各位领导给邓厂长一些支持,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支持,也会让乾贵武志感觉想单纯卖设备是不容易的,如果不带上一些技术转让,这桩生意就有可能做不成了。”

“妙”王时诚拍案叫绝,“咱们可以明确地对乾贵武志说,机械部门这边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他们不肯转让技术,我们就没办法引进设备了。乾贵武志是想做成这笔生意的,面对这样的压力,他肯定要妥协。”

“这样一来,咱们就把坏事变成好事了。”牛克安笑着说道。

王时诚也笑道:“老牛,你说什么呢,这件事从一开头就不是坏事啊,小冯不是说了吗,这是一出双簧嘛。”

第二百三十八章 签字画押

郑斌和邓宗白打架,最恼火和最郁闷的莫过于王时诚。

出国期间,考察团团员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架,造成恶劣国际影响,严重损害国家形象,这样一件事,有心人如果想拿去利用,无论如何拔高都不为过。王时诚不知道考察团里有多少碎嘴子,又有多少人居心叵测地想看他的笑话。从事件发生开始,他一刻都没停止琢磨如何遮掩,如何洗地,让这件事对自己的仕途影响下降到最小。

冯啸辰的话,给了他一个启示,让他眼前豁然开朗。如果把这件事解释为自己故意导演的一出双簧,目的是为了欺骗日本人,以便达到迫使日本人转让技术,那么这件事就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了。

在此前,他一直在想能不能把这事瞒下去,如今,他已经不打算隐瞒了,而是准备当成一个天才的决策写到出国汇报材料里去。冯啸辰连说法都已经帮他编好了:日本厂商察觉到中方迫切希望引进大化肥设备,准备以此为要挟,拒绝向中方转让技术。本团长灵机一动,指使郑某、邓某二人在公开场合斗殴,向日方传达了一些中方存在矛盾的假信息,从而使日方意识到如果不转让技术,则大化肥设备采购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上级领导当然不会是傻瓜,不至于看不出其中的破绽,但谁又会去揭穿这个破绽呢下级单位在国外斗殴,这件事深究起来,上级领导也是脸上无光的。现在自己给大家都找到了一个体面的解释,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赵丞、饶志韬等人也都迅速地明白了王时诚的想法,也知道这个点子其实是来自于冯啸辰,都不禁对这个小年轻产生了几分佩服。连潘卫华也酸溜溜地承认,冯啸辰的脑子的确转得比自己更快,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一件坏事转化成好事,而且还为完成重装办的任务创造了机会。

冯啸辰的这个主意一出来,王时诚是不可能不接受的。而他如果要接受这个解释,后面就必须照着冯啸辰写的剧本演下去,那就是向乾贵武志施压,迫使日方答应在提供设备的同时转让技术。而众所周知,重装办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如果没有今天这件事,王时诚只会站在中间打酱油,不可能如此卖力地替重装办去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