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的没心没肺,二人之间那层窗户纸始终都没有戳穿。杜晓迪心里觉得冯啸辰对自己应当是有几分好感的,但这种好感到底是革命友谊,还是超越了革命友谊,她就有些拿不准了,这让她好生感到患得患失。
这一回决定去京城见冯啸辰,杜晓迪也是思想斗争了许久才下的决心,但即便是火车票都已经拿到手上了,她还是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冯啸辰。万一人家问自己干什么来了,自己该如何回答呢仅仅是感谢他在日本时对自己的照顾吗这似乎不是一个能聊得起来的话题。
阮福根的出现,让杜晓迪发现了一个机会。她可以去帮阮福根把这批设备做完,然后再到京城去见冯啸辰,届时就有了聊天的由头。如果对方对自己有那么一丝情愫,从这个由头出发,就可以谈一些更深入的话题了。如果对方并没有什么想法,自己完全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么大家光是聊聊电焊的事情,也不算尴尬了。
杜晓迪大包大揽,表示愿意去给阮福根帮忙,阮福根却是懵了。自己分明是来找电焊师傅的,眼前这位小姑娘,能称得上是师傅吗自己厂子里面随便找个电焊工出来,都比这小姑娘岁数大,如果自己仅仅是想请一个这样的人,又何苦这样东奔西走呢
“小师傅,这个我们要焊的设备,要求比较高,所以嘛”阮福根支支吾吾地说道,希望杜晓迪能够理解他的意思。
杜晓迪却没觉得自己的年龄是什么硬伤,在自己的厂子里,谁不知道她杜晓迪是个天才焊工,谁敢因为她年轻而小瞧她一眼看阮福根这样一副为难的样子,她轻松地说道:“阮厂长,你不是说你们做的只是二类压力容器吗二类容器焊接的要求能有多高”
“二类容器要求还不算高小师傅,你焊过二类容器吗”阮福根略有些不愤地反问道。
杜晓迪摇摇头道:“这个倒是焊得少,我们厂子也做二类容器,不过一般不会让我去焊的。”
“是啊,我也是这个意思嘛。”
阮福根想当然地说道,谁料想,杜晓迪的后一句话,直接让他想吐血了。
“我是说,我在厂里一般是负责焊三类容器的。”杜晓迪自豪地说道。
“小师傅,你不会是在耍我吧”阮福根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尼玛呀,你知道啥叫三类容器吗,就你这岁数,还只负责焊三类容器,不焊二类容器,你怎么不说你焊过铁路桥呢
“阮厂长,我真的没耍你。”杜晓迪觉得有些委屈,自己明明是说实话,怎么这位大叔看起来一副不相信的样子,难道自己长得不像是诚实的好孩子吗
“小师傅,我想问一下,在这个招待所里,除了你和你师兄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松江省来的电焊师傅”阮福根决定不去探讨二类容器和三类容器的问题,还是先搞清楚自己有没有弄错人吧。唉,自己刚才真的应当向孙国华问清楚的,到底他说的是哪位师傅。
杜晓迪摇头道:“应该是没有吧。别的省的人我不清楚,但如果你要找的是松江省来的电焊工,肯定就是我和我师兄两个人了,没有其他人。”
“那我们能见一见你师兄吗”阮福根又问道。
“可以啊。”杜晓迪道,“他住在楼上,我带你们去吧。不过,我师兄急着回厂子去,估计不会同意去给你们帮忙的。”
阮福根心里一咯噔,苦着脸说道:“呃那我们也见见吧。”
三个人来到楼上,到了高黎谦的房间。高黎谦听罢阮福根的要求,又低声问了一下杜晓迪的意思,然后便笑着说道:“阮厂长,真不好意思,我有事情要急着回厂子去,恐怕就没时间去给你们帮忙了。既然小杜答应了去你们那里,那有她一个人就足够了,她的技术比我好得多,我去了也没什么作用啊。”
“你说杜师傅的技术比你好得多”阮福根有些不敢相信,以为这只是高黎谦的托词。
高黎谦道:“没错啊,我师傅一直说,小杜的天份比我们几个都好,我们这些徒弟里,就数她技术最好呢。”
“她说她在厂里焊过三类压力容器,这是真的吗”阮福根又问道。
“三类容器算什么”高黎谦不屑地说道,“我跟你说件事,我们省有一座跃马河铁路大桥,有一回出现了险情,找了很多大厂子里的电焊工去维修,都拿不下来,最后就是小杜给焊好的,京城的专家都夸她水平高呢。”
“呃”阮福根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了。刚才自己还在腹诽这位小杜师傅,说她吹牛皮,怎么不说自己焊过铁路桥呢,谁曾想,她还真的焊过啊三类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要求,当然比铁路桥要高得多,可人家能够参加铁路桥抢修,而且还得到京城专家的夸奖,这应当是有几把刷子的。整个招待所里只有这两位是松江省来的电焊工,而这位高师傅又明确说自己的水平不如小杜师傅,难道这个小杜师傅才是孙国华大力推荐的电焊专家
“要不,能不能麻烦小杜师傅到我们那里去试试”阮福根半信半疑地说道。这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现在也找不到其他人,还不如就让这位小姑娘师傅去试一试。万一她真的有点本事,能够帮自己解决燃眉之急,岂不是更好孙国华是个厚道人,他既然如此真切地推荐这两位年轻人,没准他们还真的是技师呢。
“师兄,你帮我去把火车票退掉吧。还有,我的行李,也麻烦你帮我带回通原去。见了我爸妈,你就跟他们说,我去给阮厂长他们帮点忙。”杜晓迪交代道,随后,她又对阮福根问道:“阮厂长,咱们什么时候去会安,还有,车票和食宿,你们应该能够解决吧”
第二百九十六章 惊艳的仰焊
阮福根又向孙国华求证了一次,证实杜晓迪正是孙国华所说的“技术过硬”的那两个松江电焊工之一,杜晓迪也向阮福根出示了自己在日本接受培训的证书,这让阮福根心里踏实了几分。
因为任务时间紧张,阮福根没敢耽误,马上带着杜晓迪回到了会安。毕建新听说阮福根请到了新的电焊工,吊着打了石膏的手臂也来到了车间。待见到杜晓迪的模样,毕建新的想法与阮福根如出一辙,都觉得杜晓迪是在耍大家玩。“焊工要小”这句话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也没说一个20岁的小姑娘就能够独当一面啊。这可是焊二类压力容器,不是焊点铁皮、钢管之类,焊接质量不过关,这些容器在高压之下是会开裂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