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由于中国工人的误操作所致,豪格公司也只会找池谷制作所的麻烦,不会直接去找中国人。至于中国工人应当承担的责任,那是在池谷制作所向豪格公司进行过赔偿之后才能考虑的事情。
“我正在敦促田雄君加快调查速度,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给出一个有价值的结论,我真不知道他这些天都在忙什么,难道是在找墨西哥姑娘吗”内田悠愤愤地吐槽道。
内田悠还真是冤枉田雄哲也了,过去这几天时间里,田雄哲也带着一干技术人员可谓是废寝忘食地在进行工作,可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在接到分馏塔倒塌的报告之后,池谷制作所的技术部人员第一个念头就是觉得问题应当出现在施工质量上,因为制作所内部对于使用中国工人一直都是有些议论的,认为中国工人的水平不如日本工人,现在工地上出了质量事故,他们当然会首先想到这个方面去。
可是,当他们来到佩罗工地,检查了所有的施工文件之后,这个想法就破灭了。他们还去查看了工地上其他的设备,确认中国工人的确是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作业的,不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既然操作上没有差错,那么问题就只能是出在设计上了。可是,设计什么地方出了纰漏呢
“再算一次,一定要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核对”
田雄哲也不知道是第几次向自己的手下发出这样的命令了。他们翻出设计图纸,反复地计算着各种受力关系,还加入了有关土质、气温、风向等方面的参数,希望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分馏塔的倒塌。然而,每一次的计算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那就是分馏塔的受力设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别说是那天晚上那种风力,就算是更大的风,也不可能把分馏塔吹倒。
“难道是见鬼了”田雄哲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世界观了。
但是,不查出问题所在,这个工程是无法再进行下去的,这一点田雄哲也非常清楚,豪格公司方面也非常清楚。
“再算”
田雄哲也瞪着血红的眼睛,挣扎着喊道,同时在心里向着所有的神祇进行着祈祷:希望这一次能够有所发现吧
就在田雄哲也一行与计算机进行赌气的时候,在佩罗化工厂的工地门外,款款地走来了几个人。领头的一个,是一位二十七八岁光景的女工,她身上穿着一件七八成新的工件服,胸前的汉字写着“海东省全福机械公司”。她肩上背着一个帆布包,一只手拉着行李箱,行李箱上还有没来及撕掉的航空标签,显示着她和她的同伴们都是刚刚乘飞机到达。
“你好,我们是中国海东省全福机械公司的工人,是公司派我们来替换前一批工人的。我叫杜晓迪,这是我们的身份证明。”
那女工走到门卫面前,递上一张中日英三种文字标注的证明,笑吟吟地做着自我介绍。她说的是日语,虽然听起来略微有些生涩,但却是清晰无误的。
第五百零七章 是冯助理派来的
“咦,这不是杜师傅吗”
“杜师傅,你怎么来了”
“杜师傅,好多年没见了,怎么,是阮总请你来的吗”
杜晓迪一行刚刚走进中国工人的住地,就引起了一阵喧嚣。以毕建新为首的一干人呼啦一下围上前去,问寒问暖,那份热情简直像是见着阔别多年的老朋友一般。跟在杜晓迪身后的王瑞东等人都被华丽地无视了,亏王瑞东脑门顶上还挂着一个“老板小舅子”的光环。
此前被派到墨西哥来的中国工人有上百人之多,大多数人是最近几年才被招聘进入全福公司的,因此并不认识九年前曾到全福公司施展过身手的天才焊工杜晓迪。他们在惊讶于毕建新等人的表现之余,悄悄地向周围的同事打听着这位女工的事迹,听罢之后,也都油然而生了崇拜之意。
想当年,杜晓迪还只是一个20岁的黄毛丫头,便已经以一手出色的仰焊技术惊艳全厂,让毕建新这个老焊工都做出了端茶拜师的举动。此后这些年,杜晓迪没有再去过全福公司,与毕建新等人也没有再见过面,不过她的事迹却是一直在公司里流传至今,几乎成了一个传奇。
“是毕师傅吧您好啊你是对了,是梁师傅,我记得你的,那次就是你和阮厂长一起到浦江去找我的”
杜晓迪向众人纷纷点头致意,对于自己认识的那几位,还分别握手,并回忆起了对方的姓名。一通寒暄之后,众人才想起了王瑞东等人,于是又转过头去,向王瑞东打着招呼。
“我还以为你们都不认识我了呢。”
王瑞东看着毕建新、梁辰等人,不无郁闷地嘟囔道。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