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大国重工> 分节阅读 4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20(1 / 2)

有十几家欧洲大型企业联署的声明中,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严重低估人民币的币值,导致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价格严重偏低,冲击了欧洲企业的传统市场。声明要求欧盟委员会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调查此事,并对中国进行严厉的惩罚。

欧盟委员会召集了各国贸易代表商议普迈公司的提案,结果与会代表几乎异口同声地拒绝了提案中的诉求,认为所谓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币值本身就非常低,并不存在故意低估的问题。

当然,这只是委员会给予普迈等公司的答复而已,真实的原因却是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低估币值是一件对欧洲有利无害的事情。目前欧洲各国有数千家企业在中国投资,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中国工人的日薪按照中方规定的汇率计算还不到3美元,这就使得这些欧洲公司能够在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的情况下,依然获得数倍于以往的利润。

此外,来自于中国廉价工程机械虽然让普迈等公司觉得难受,但同样来自于中国的廉价衬衣、袜子却是欧洲百姓的最爱。由于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整个欧洲的物价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欧盟各国用于社会福利的支出也大为减少。

可以这样说,在各国的这些贸易代表眼里,中国人就是一群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哪有农夫嫌牛过于好养活的

“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你们的设备利润过高,长期以来向客户收取了不恰当的高价。中国人并没有采取倾销的行为,他们只是让产品价格回归到正常的水平上而已。”

欧委会一名名叫博瓦德的官员如此向海因茨尔答复道。这件事就是由海因茨尔挑起来的,普迈公司给了他授权,让他去向欧盟递交声明。他原本以为自己拢了十几家大型企业,足以让欧委会重视,谁曾想欧委会方面经过磋商之后,居然是这样的态度。

“博瓦德先生,我们的产品定价一直都是如此,并不存在谋取暴利的情况。中国人的产品所以能够对我们造成影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汇率偏低,我有理由认为,以他们的报价,每生产一台设备都要亏损30以上。”海因茨尔争辩道。

“你能够拿出证据吗”博瓦德问道。

“我可以提交我们普迈公司的生产成本作为对照。”

“可是他们并不是普迈公司。据我所知,你们公司的普通工人每小时工资是40马克,而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05马克,你觉得你们的生产成本和中国人相比具有可比性吗”博瓦德道,作为欧委会的贸易专员,他掌握的经济信息还是非常充分的。

“每小时05马克”海因茨尔嚷道,“你相信每小时05马克的工资能够雇到工人吗就算他们生活得更为简单,这点钱也不够他们每天需要的热量。这只能说明中国人规定的汇率是虚假的,他们的本币币值要远远高于他们所声称的水平。”

“这只是你的猜测罢了,在你们能够提供进一步的证据之前,欧委会是不会考虑你们的要求的。”博瓦德耸耸肩膀,冷冷地声明道。

他可没兴趣去和眼前这个德国人争论什么,这家伙明显已经有些魔怔了。照博瓦德的想法,你们普迈也可以想办法降低成本啊,为什么不能把企业迁到中国去呢中国那边劳动力便宜,肯定能够大幅度降低你们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来,竞争力不就有了现在中国人低估币值,纯粹就是给欧洲人送钱,欧洲人才不会去挑破这层窗户纸呢,你不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

提案被驳回,海因茨尔也没办法了。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海因茨尔是非常清楚的。别看这些官员动辄把什么“纳税人”挂在嘴里,但“纳税人”真的要找他们办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只会摆出条文来敷衍,条文规定多少,他们就做多少,条文上没规定的,你就算给他们磕头,他们也绝对不会去做。

汇率这种事情,原本就属于没什么实际证据的。如果欧盟自己觉得人民币汇率太低,要逼迫人民币升值,那他们可以找出100条理由来说事。但如果欧盟自己不上心,各企业想让欧盟出头,那就是比登天还难了。

西方企业都知道,要想办成什么事情,最关键的就是“游说”,找几个代理人把自己的意见反映到政府去,政府出于对选票的考虑,自然就会想办法办妥。但如果没有这种游说,人家才懒得多干活呢,一杯咖啡、一支雪茄,一份泰晤士报看半天的日子,谁不喜欢

欧洲这边没办成,海菲公司等一干美国企业回去之后向美国商务部提出同样的议案,也同样没有得到采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正处于由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经济繁荣之中,中国作为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与美国几乎没有产业上的竞争,却有极大的互补。来自于中国的廉价商品能够有效降低美国百姓的生活成本,从而减轻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压力,商务部除非是抽疯了才会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至于说中国少许几家工程机械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威胁,不过是癣疥之疾,何足挂齿。

一场风波没等掀起来,就已经平息下去了。各家西方大企业在展会上毕竟还是拿到了大量的订单,与往届相比差异并不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中国人搅局而给大家带来的些许不快,慢慢就被人淡忘了。

尚不知道曾经被人惦记过的中国展团兴高采烈地返回了中国,在机场刚刚走出安检区,就得到了来自于各个单位的热烈欢迎。

国家装备公司方面前来欢迎的人不多,只有公司办公室的几个工作人员,带队的是办公室副主任郑语馨,这是一位30刚出头的女同志,漂亮聪颖,活泼能干。因为冯啸辰在公司里一再强调从简的原则,郑语馨他们甚至连条幅都没打一个,只是弄了张包装箱上的硬纸板,写了“欢迎冯总”几个字,让旁边的人误以为他们是哪个皮包公司的员工,没准全公司也就这么几个人。

林重、罗冶等单位的接机规格可就大不相同了。听说在慕尼黑展会上签了大单,几个单位的一把手都专程赶到了京城,亲自带人前往机场,红色的条幅拉得像农村办喜事一样铺天盖地。如果不是顾忌航站楼里的秩序,这几家企业恨不得把厂里的腰鼓队、秧歌队都一并带来,目的就是要让全国人民知道,他们在国际顶尖的装备展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风

“冯总,辛苦了。”最先迎上来的是郑语馨。不过,就在她试图去接冯啸辰手里的行李时,跟在她身后的一个小伙子眼明手快地先接了过去,然后静静地站在冯啸辰一侧,等候冯啸辰的吩咐。

这小伙子名叫蒙洋,是个去年才分配到公司工作的硕士生,机械专业出身,为人聪颖而又沉稳,一来就被选定担任了冯啸辰的秘书。冯啸辰这一次去德国,名义上花的是包成明的钱,不便带太多的随从,蒙洋于是没有随他同往。冯啸辰让蒙洋守在单位替他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并且每天通过越洋长途向他汇报有关情况。

冯啸辰与装备公司的接机人员都打过招呼之后,其他企业前来接机的厂长经理们才一齐涌上来,忙不迭地与冯啸辰握手问好。各单位其实都有与冯啸辰同机回来的员工,但厂长经理们却非要先与冯啸辰见过礼,然后才会去接见本单位的职工,这也是一种对冯啸辰的尊重吧。

“冯总,辛苦了”

“沈厂长,你好你好祝贺你们林重取得的好成绩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