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大国重工> 分节阅读 4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68(2 / 2)

“技术换市场,这一点我记得当初你们这些企业都是接受了的,那时候我在立山公司,我们公司也讨论过如何通过向中国官方转让一些技术,以获得中国市场的问题。”庭野信一说。

“是的,我们池谷制作所也曾做出过这样的错误决策。”

“内田君为什么觉得是一个错误决策呢”

“因为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现在已经用当时学到的技术来抢我们的海外市场了。”

“是吗我觉得,这是不是因为你们懈怠了,在过去的10年中没有发展出新的技术。”

“也许是吧”内田悠的口气软了,过去10年,日元不断升值,房地产价格翻着番地上涨,炒股炒房炒汇,哪样不比研发技术更赚钱谁还有心思开发技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池谷制作所也不至于害怕那些用自己80年代的技术武装起来的中国竞争者了。

“派出留学生盗取日本的技术”庭野信一继续读着文件上的内容,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内田君,你说的这个情况,有确凿的证据吗”

“我们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不过,有两位滞留在日本的中国技术人员向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他们说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外派留学生的工作,据猜测这些留学生都是带着神秘使命的。”内田悠说。

“就是你在报告中写到的葛涛和酒井倩霁吗”

“这位酒井女士,中国名字是叫杨倩霁的。她和这位葛涛先生,都是中国国家石化设计院的工程师,前几年赴日本来学习技术,然后便留下了。我们这次撰写这份报告,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素材。”

“这样的素材,可信度存在疑问吧。”庭野信一淡淡地说。如内田悠说的葛涛、酒井倩霁这种人,通产省也接触过不少,他们大多是借着前来开会、学习等机会,偷偷脱团,然后滞留下来的。为了让日本政府接受他们,避免被遣返的命运,这些人往往要编出一些故事,诸如受到迫害,或者身负秘密使命,而他们又不愿意做恶,所以才叛逃出来。

日本的政府官员一开始还相信这些说辞,再往后就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不过,这些滞留者对于日本来说也是有用的,所以大家也就装聋作哑,接受了他们编出来的故事。现在内田悠用他们编的这些故事来作为证据,这就由不得庭野信一要觉得齿冷了。

内田悠其实也知道自己的证据站不住脚,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说:

“我觉得,这种事情,我们应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中国官方一直都希望能够发展自己的技术,超越日本,通产省有义务制止中国官方的这种企图。”

看了看表,睡觉去了

第七百一十二章 施压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庭野信一在心里冷笑着,这就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其实通产省哪里不知道日本的产业竞争力正在下降,而中国恰恰就是对日本产业的最大威胁。但形势所迫,日本经济也正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内阁的主要精力都在于应对眼前的危机,哪里还顾得上长远的发展

秋间会社申请破产的事情,通产省早就知道了,为此也在会议上进行过讨论。大家拿出来的方案,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家企业收购秋间会社,这样债主就能够收回一些贷款,股东的利益也能够得到一些保障,比完全无人问津要强。相比由日本本土的企业来收购,大家其实更倾向于让外国企业来收购,因为这样日本就能够增加一些外汇收入,这对于稳定日本的宏观经济是大有好处的。

有兴趣且有能力收购秋间会社等一干日本企业的,肯定就是中国了,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是非常清楚的。在讨论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对于技术外流问题的担心,但这种担心旋即就被宏观经济的压力所淹没了。中国人得到技术,消化吸收,然后再用于与日本企业竞争,最起码也得等到几年后了,到那时,日本内阁恐怕都已经换了十几回了,大家犯得着替下下下下届的继任者操心吗

当然,官僚们是不会把话说得这么透彻的,他们把出现这种窘境的责任都推到了企业头上,如果不是这些企业成天痴迷于虚拟经济,如果日本还有昭和年间的那种上进心,区区一个中国的威胁又何足挂齿呢

心里虽然是这样想,庭野信一还是认真地读完了内田悠呈上的报告,随后,他沉默了一会,抬眼对内田悠问:“内田君,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必须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收购。”内田悠毫不犹豫地说。

庭野信一果断地摇了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企业兼并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我们没有理由阻止中国人收购日本企业。”

“至少我们应当列出一些关键企业,禁止中国人收购。”内田悠退了一步。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前一个要求太极端了,人家中国人跑来收购一家拉面馆,你也不同意吗这就完全没理由了。他关注的,仅仅是秋间会社这种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能够控制住这些企业不落到中国人手上,也就足够了。

但庭野信一还是摇头,说:“如果内田君希望阻止的只是某一家或者少数几家企业,那通产省或许还能够支持,但为此也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而如果内田君所指的范围不止是几家,而是几十家,上百家,那么通产省就没有这个能力了。上百家破产企业,如果不能被收购,将会影响到整个日本的宏观经济。”

“庭野先生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只要求阻止秋间会社的交易,通产省是可以支持我们的”内田悠试探着问道。

庭野信一笑了:“这个恐怕也有些为难吧除非你们能够提供更进一步的证据,说明秋间会社与其他企业,比如新永轴承公司、武知减速机公司、石前工程机械公司等等,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否则通产省凭什么单独对秋间会社下达保护令呢”

内田悠无语了,庭野信一的逻辑是正确的。因为宏观经济的压力,通产省不可能让上百家企业直接破产,找中国人来接盘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既然允许这上百家企业被出售,那么单独限制秋间会社不得出售,就得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了。否则,别说向中国人没法交代,恐怕秋间会社的股东们也会来找通产省要个说法的。

“也许,我来错地方了。”内田悠沉默了一会之后,淡淡地说。

“内田君是想直接向内阁汇报此事吗”庭野信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