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东道:“你现在出去绕着村子跑五圈去,练气去,跑不完不许吃饭。”
“啊”老三一脸悲催。
何向东一瞪眼睛,老三就怂了,立马就往门外蹿去了。
何向东现在是师父也是班主,身上已经有了一份威严的味道了,平时这些徒弟还敢跟何向东打闹,但是只要何向东一瞪眼珠子,徒弟们就都怂了,不怂不行啊,不然会挨揍的。
何向东对着几人高声喊道:“艺人学艺,要想有所成就,一靠打,二靠饿,你师父我这一身本事是靠饿出来的,没有饭吃没有活路的时候,你们自然知道这活儿要怎么使了。”
“现在你们拜了我做师父,我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饿是不会饿着你们的。不过这打,是免不了的,谁要是不好好学艺,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徒弟们纷纷一缩头,被吓一跳,他们可没少挨揍,连最受宠的老二都经常被打,至于小五,那就不用说了。
唱太平歌词的是小四,这孩子还在读小学,年纪是何向东弟子里面最小的,他跟何向东是亲戚,管何向东叫姑父,他是田佳妮的外甥。
孩子爸妈想让孩子多学一门手艺,所以这孩子周末放学的时候就会过来学艺,何向东的想法也是建议这孩子好好上学,最好能考上大学,就跟老二一样,学相声倒是不急。
这孩子的嗓音条件比较好,何向东现在就是专门传授他太平歌词,其他的暂时没教,这孩子还在上学,能学好一门功课就不错了。
何向东听着小四唱了一会儿,又去指导他一下唱腔方面的技巧,就让他继续唱了,现在都是打基础的时候,未来如何也是瞧他自己的了。
转眼间日上三竿了,马上就要到中午了,何向东喊了一声:“行了,都过来吃午饭吧,小五你在外面站着。”
小五一脸悲催。
何向东又喊了一声:“老二,你过来吃饭,让这小子自己在外面好好背。”
何向东都不用出去看就知道小五这小子肯定没有把贯口背利索,就得让他饿着,老是不好好学艺,一天到晚就知道惹祸,就没见过这么调皮的孩子。
何向东自认为他小时候也算是够调皮的了,但是跟小五一比,那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他们午饭吃的早,11点就吃了,11点半的时候,何向东把小五给叫进来了,让他先把碗筷给洗了,然后再给他两个白馒头,爷五个人就都去出发去四方茶社了。
四方茶社的主要盈利业务还是在对外接待上,接待各种商务谈判,还有朋友聚会,单靠向文社的业务,茶馆的利润还是不够的。
爷几个到了天桥了,熟门熟路拐到四方茶社里面,他这四个徒弟都还没上过场,但是艺人学艺不是闭门造车就可以的,他是一定要有一个曲艺的艺术氛围才行的,所以何向东每次演出都会把这些徒弟带来看的。
都在这里四年了,都是熟的不行的老熟人了,茶馆的掌柜还是老王,王掌柜确实有能耐,茶馆换了三个老板了,他这个掌柜的愣是坚挺着,这是四方茶社里面最厉害的钉子户。
何向东和王掌柜打招呼:“老王大哥。”
王掌柜都没抬头,就知道是谁来了,他在核对账本,头都没抬就道:“来了啊,你家老大还没回来,你们自个儿去后台吧。”
“行。”何向东点点头,知道对方在忙就不多话了,他领着徒弟们往后台走。
路上,何向东背着手走在前头,不急不缓,面色稳重却不沉闷,徒弟们在后面跟着,何向东现在是越来越像老艺术家了,身上这气势大不一样了,太有范儿了。
“老二,等会儿你上场说一段儿。”这四个徒弟都是没有上过场的,但是老二的水平是差不多了,何向东原本也打算近期就让他上了,正好今天陈军去跑穴没回来,就干脆让老二上好了。
何向东这话一出,其他几位徒弟立刻用艳羡的目光看着老二,能上场可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啊,他们这么多师兄弟就大师兄能上场说相声啊。
老二性子沉稳,稍稍思考了一下,他就应道:“好。”
何向东回头看看他,笑了一下,宽慰道:“别太有压力,一会儿我给你量活儿,有师父在,一准没问题。”
老二点点头,斯文一笑:“好的,谢谢师父。
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人
向文社现在还是一天开两厢,下午一场,晚上一场,今天是周末,观众是会多一点的。
到了后台,后台就是茶馆给他们这些演员腾出来的一个房间,里面有化妆的桌子,还有衣柜等物。
“哟,来了啊”
“张师爷好。”一群小鬼头主动行礼打招呼。
张文海点点头,笑了一下。四年过去了,张先生头发白了不少,也秃了不少,瘦干瘦干的脸上架着一副眼睛,本是一副老学究的打扮,可是配上张先生那贼不溜秋的眼神,这大好的文雅的气息就给破坏殆尽了,一眼瞧去就知道这是个坏老头儿了。
范文泉先生也在剧场,老头儿刚吃过午饭,现在抱着茶杯惬意地躺在摇椅上呢。
还有一对壮年相声演员在后台对活儿,这两人是一场买卖,高个子叫谢全,是量活儿的;矮个子叫云季,是使活儿的。
这两人是去年加入向文的,然后就留下来搭班说相声了,现在向文社青壮年这一档是两对相声演员,一对是顾柏墨他们,擅长文哽类相声。还有一对就是云季和谢全,这两人都是三十来岁,是从曲艺团学员班学出来的,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但是没有进文工团,反而一直在民间说相声,走南闯北的,水平很不错,现在在向文社也是腕儿了。
其他人就都是老样子了,现在陈军也能顶上场了,何向东除了陈军还有四个徒弟,这都是向文社的后备军。郭庆和薛果两人倒是也常来串场演出,但是都没辞掉文工团的工作。
四年的发展还是太慢,可是现在的向文社也只能容纳这些人,再多就不行了,大家伙儿靠着票钱就吃不饱了。
现在向文社的票钱也提高到二十一张了,但是物价也跟上来了,演员们的收入也没有很高。
何向东都搬到大兴去了,他现在徒弟收的多,张阔如那边就住不下去了,别的地方的房租又太贵了,所以干脆就搬到农村去了。现在又有这么徒弟要养活,他还真没存下多少钱来。
张阔如很疼这个徒弟,很想帮徒弟;张清丰也很心疼这个弟弟,他反正有钱,也愿意资助向文社,每年扔个百八十万进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何向东却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挣不到钱的艺术就不是艺术,挣不来钱的艺术就该进博物馆。
钱才是艺术的根,别说钱俗,艺术是什么,它是艺人的饭碗,艺人得指着这门艺术吃饭才行的,人家创造艺术出来不是为了理想为了追求,就是为了吃饭而已。
一门艺术能传承下来,还是得能挣钱,能挣钱才能有从业者啊,越能挣钱从业者越多,这门艺术就越昌盛。
别嫌谈钱俗,没有钱就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