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被逮到,那就是脏国际班子了,于是也开始逃跑。
李君阁不追娃子们,就指着棕白二人追。
芋头的银发在黑夜里最显眼,就跟个指示灯似的,这娃也不知道戴个帽子,李君阁不用打灯都看得清清楚楚。
粽粑也算老奸巨猾,一看跑不过,跟芋头分兵,瞅着一个小竹林嗖地一声钻了进去,猫着不动了。
芋头被追着跑了两片菜地,眼看着要上大路了,突然“哎哟”一声,身形一下子矮了半截
“我靠”李君阁追上去一看,赶紧掩住鼻子,这娃掉沤肥坑里了
农村的沤肥坑一般都在菜地边上靠大路的地方,将粪水挑进去,风一吹日头一晒,表面常常干出一层硬壳,晚上看去就跟菜地差不多,踩上去可就哭瞎了。
芋头被臭得都要晕过去了:“ohshitjunge快拉我上去”
李君阁笑得都要晕过去了:“我靠就你这本事还来望风老子可不敢拉你,等着”
拿电瓶灯左右看了看,找到一根粗长的木棒,抓住一头递过去:“来之前不探路的这都能掉坑里”
芋头都哭瞎了:“我为什么要跑我为什么要跑我又没偷菜为什么要跑”
李君阁带着芋头往兰场走,笑得站都站不稳了:“你现在才反应过来早干啥去了”
领着芋头来到兰场,拿了一个盆子,先让芋头脱成光猪把衣服都丢盆子里,说道:“手机钱包都摸出来,你这衣服可没法再穿了,待会都给你扔了啊”
芋头边脱边骂:“shitjunge你们这个风俗一点都不好玩”
让芋头站在沟边,李君阁拎开水龙头,拿着管子就开始冲,冻得芋头哇哇直叫。
三五两下冲干净,李君阁又丢给他一块毛巾裹上,带他去洗澡。
水温调得高高的,大冬天的冻着可不得了。
林奶奶正在给竹鼠加料,听到动静出来问道:“这是咋了哎哟这是咋的了,这是掉粪坑里了”
李君阁笑得捧着肚皮喊痛,将事情跟林奶奶一说,林奶奶也是忍俊不禁,拍了李君阁一巴掌,笑骂道:“叫你悠着点悠着点你看还是闹出这事情”
李君阁还在揉肚子:“哈哈哈这真是泼天冤枉啊当贼娃子不先看好逃跑路线,这能怨我”
等到芋头将自己搓得红头花色的出来,林奶奶已经煮好了一碗红糖醪糟粉子荷包蛋,对芋头说道:“娃子可怜的哟赶紧把这个吃了,加了姜,驱寒的”
芋头穿着李君阁的衣服紧巴巴的,刚开始还一脸幽怨,等到醪糟粉子一进嘴,立马好了伤疤忘了痛:“哇junge这是什么东西太好吃了”
林奶奶笑道:“锅里还多着呢,觉得好吃待会又加,咦还有个外国娃子呢”
就见院子边上扑过来一个人,满身的竹叶平青苔,看到芋头就抱着哇哇哭,大家一看,正是粽粑
芋头一脸纳闷,老子掉粪坑都没叫唤,你娃怎么哭得稀里哗啦的
就见粽粑说道:“吓死我了竹林里边全是墓碑我在里边绕了半天都绕不出来哇哇哇太吓人了”
好在林奶奶的红糖醪糟粉子荷包蛋居然还可以安心定神,两碗下肚,粽粑立马浑身冒汗脸色红润,阳气充旺诸邪退避,啥坏事儿都抛于脑后了。
一场闹剧过后,新年终于结束,李家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村后山上沉寂已久的梯田重新开始热闹起来。
大伯还是没过上农开公司农业部部长的瘾,因为大家还是习惯性地叫他“提调”。
这几天村子里欢声笑语不断,大伯通过大广播发话了,谁家租的地,谁家赶紧将田里的稻花鱼捞走,将草割掉,田坎修好,等待统一安排翻地,不白干,五十一亩。正月三十一过,谁家要是还没有清理好水田,那就是放弃这部分利益,李家沟农开公司请人弄,不过田里的鲤鱼鲫鱼黄鳝泥鳅就归别人了。
第291章 伟大的田坎
于是这几天将地租给李君阁的人家都往自家田里跑。
鲤鱼鲫鱼吃不完的就做成熏鱼,配方还不能按往年各家爱咋弄就咋弄,全部按奶奶的配方来腌制,弄好了吴志秋来检测。
如果合格,李家沟农开公司负责收购,统一送村头新建的大熏坊里熏制成成品,放到网站上发售,这些可都是富硒食品哟。
泥鳅鳝鱼自己吃一部分,还送左邻右舍一部分,弄得满村都是烧鳝鱼烧泥鳅的香味。
李家沟的泥鳅鳝鱼品质好,泥鳅大堂哥的饭店收了一大部分。
鳝鱼这玩意儿没办法,放一起要互相吞食,于是只能由乡亲们自己去夹川县城里卖。
因此五溪一号换装后第一次行船,就是满满的鱼腥味。
是的五溪一号又换装了,花费了秋丫头七天的时间,让碍人眼的二皮退下了历史舞台,船顶换上了白大可爱的下司犬形象。
这还经过了一次激烈的网上票选活动,最终的竞争在白大和麻头之间展开。
白大在网友心目中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逗逼的性格,满脸的笑容,相对于麻头的高冷,最终还是它更受网友们的欢迎。
于是从现在开始到暑假结束,五溪一号顶上就是一个箭毛耸立,没心没肺,满脸贼笑,看似蹲得老实,实则拿眼睛斜瞅着旁边一只振翅蝴蝶的白大了。
网友们欢呼称庆,不管谁上来都好啊,只要能将那二皮一屁股踹下去,就值得喜大普奔
县城里人眼睛毒,一眼就能看出李家沟拉出来的鳝鱼是野生的,头两天还好,第三天开始,五溪一号一到码头,收鳝鱼泥鳅的贩子就围上来了,死活要老乡们出手,价钱嘛好说好商量。
等到头几轮乡亲们回家一亮票子,这下开始还懒心磨肠的那些人家也心动了,我靠刚出十五就又财喜,那不赶快还等啥
于是所有人都动起来了。
就连刘爷都打来电话,嗯,开春的野生肥泥鳅,大补赛过人参啊,按药师叔的估计,这眼看着就要耕杜姐那块地了,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嗯,皮娃你懂的
懂的懂的,于是李君阁又在各家捞起来的泥鳅里挑了十来斤最肥美的给刘爷送过去。
接下来就开始备耕了,首先就是“挑泥粪”。
泥粪就是将来插秧之前要在稻田里施加的第一道底肥。
一般自家那点地,就是牛圈,猪圈,老阳沟里堆积了一年的肥料就够了。
不过一下要重新开出上千亩的梯田,这泥粪还用老办法估摸着有些不够。
皮娃还说不能用化肥,以为这就能难倒我们玩水田玩了上千年的李家沟老爷们儿想多了
正好音妈妈也带着山上的支援部队下来了。
大伯跟音妈妈,吴志秋一商量,老办法捡回来,堆肥
先在田地里堆上谷草,然后将泥土堆放上去,烧
当然不能像烧陶器那样烧,那就“过火”了,要烧到刚刚好,土变成干土,然后就和上各家粪坑里运来的粪料,重新变成湿泥,再拌上青草,堆成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