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映着白云,照映着青山,照映着绿树。
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
拍着还在吃猪儿粑的吴志秋的肩膀,李君阁叹气道:“还是没赶上啊要走绿色生态农业的路子,就没法使用原有的旱育秧技术;没有旱育秧技术,就没法工厂化育秧;没法工厂化育秧,就没法使用秧盘;没法使用秧盘,就没法上小农机;没法上小农机,人就只能受累”
阿音在旁边说道:“只有走绿色生态的路子,稻田才不受农药化肥影响;不受农药化肥影响,才可能稻鱼结合;要稻鱼结合,田里必须有垄有沟;有垄有沟,这抛秧就没法施行;除了小农机,便只能人工插秧了。全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啊”
吴志秋接着说道:“还有国家对小农机补贴力度大,一台手扶式插秧机两万元,国家就补贴一半,然后县里补贴三千,厂家再从国家那里拿两千补贴,让利一千五。一千亩的稻田,每亩耕地国家补贴五十,都购买十台手扶式插秧机了。妈蛋都是绿色生态水稻旱育秧技术拖了后腿,只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受累,今年老子就算拼死拼活,也要将这项技术搞出来”
李君阁说道:“这些都还是其次,大不了我多给乡亲们一些工钱。主要还是我李家沟人力不够。现在是我们的大建设时期,刚在农活上累死累活后,马上又要投入工地建设,任谁都不是铁打的。志秋,你任务艰巨啊”
吴志秋看着山坡上辛勤劳作的乡亲们,狠狠地点了一下头:“我明白你放心”
聊完这些,李君阁又去到哥大试验田,挽起裤脚下水,和五人组一起插秧。
几个人没一个是庄稼把式,撅着屁股干得热火朝天,就是活没法看。
李君阁跟他们建议,说干脆我们玩抛秧吧。
白婶直起腰来扭了两下,感觉腰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一看乡亲们都在插,摇头道:“不,我们要像乡亲们那样干”
得,当我没说,干就干
为了转移几人的注意力,李君阁一边插秧,一边跟他们聊天。
“其实插秧这门活路,还蕴含着我们中国的一些哲学思想在里边。”
这下白婶来兴趣了,手里不停,嘴上问道:“哦还有这样的事情皮娃你跟我们说说呢”
李君阁说道:“法王寺你们已经去过了吧法王寺进山门后就能看到一尊弥勒菩萨,就是长得肥肥胖胖挺着个大肚子,笑眯眯的那位。”
“我国民间传说,这位菩萨经常化身一个胖大和尚,手提布袋在世间行慈化世。有一次见到农夫插秧时,心有所感,于是便做了这一首诗劝谕世人。”
“有道是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苗插野田,描写农夫插秧时的情形。”
“低头便见水中天,说的是插秧的时候需要弯腰低头,却正好能见到水中倒映的天空。”
“心无杂念,一事躬行,看似匍匐卑微,但是蓝天的空阔原来偏偏就在我们低头审视到内心的时候出现”
“心地清净方为道,这个道字有时也写成稻,这句有双关的意思,只有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种好手底下的稻苗,也只有当我们的身心不再为外界物欲困扰的时候,修行才能有所进益”
“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后退这种方式他才能把秧田全部插好,退步就是前进”
“做人的道理,有时候就象这插秧,有时看似在退步,实则取得了进展,这就是老话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就好像我们国家,用了这么久的农药,化肥,现在一些地方重新走回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路子,这算是退步呢还是进步呢”
“所以这首诗用插秧来做例子,告诉我们,从低处可以看到高处,用退步的方式,也可以前进。常人的盲目,往往在于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好高骛远。所以在仰望天空远山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认真地认识自己,审视周围。往往就会发现,路,其实就在脚下”
五人组听得津津有味,简直被李君阁忽悠的将插秧当做一项朝圣仪式来完成了。
中午歇息了一会,下午继续。
插完秧,几个人躺倒在山脚的草丛里看夕阳。
这人就没法看了,不管黑种人白种人混血儿,现在都变成了黄种人。
李君阁一扭头,田里更没法看,叹气道:“能把插秧插出抛秧的效果,满李家沟除了我们几位,估计也找不出来别人了”
芋头嘴里叼着一根草棍,说道:“从来没有发现,夕阳原来是这样的美好”
白婶也说道:“皮娃,秧苗插完了,我们也该回哥大了。真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啊。这次中国之行,让我们都收获不少。中华文明的博大,宽宏与精深,真是让人打心底里崇敬。”
aice说道:“junge,你要照顾好祖祖啊,还有这片美丽的家园,在我心里,这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了。”
shiry的眼泪都下来了:“junge,回到哥大,我们又只能吃那甜甜的麻婆豆腐和宫保chicken了呜呜呜那东西好难吃啊我现在才知道,宫保鸡丁是不放番茄酱的”
李君阁本来还有些伤感的,这下一下子给逗笑了:“哈哈哈,在李家沟呆了这么些天,你们还没学会这两道菜,怪谁明天就去九斗碗或者久长居,让刘三高和刘三娃教你们,然后地址留给我,我定期给你们寄豆瓣酱好了盐水母子从家里舀好带过去,在那边自己泡姜泡辣椒泡酸菜”
shiry掰着指头:“那我还要水豆豉,红豆腐,干蘑菇,雪魔芋,芽菜,大头菜,虫茶,小鱼干,火腿,香肠”
粽粑说道:“还有哥大试验田,你也要给我们看好哟还有放鱼的时候,别忘了给我们也放些进去,稻子熟了我们还要回来收获稻米抓鱼的”
李君阁笑道:“嗯,等你们下次回来,李家沟又不一样了,你们还会吃到盐蛋,风鹅,黑猪肉,石蛙,荔枝,桂圆到时候几条旅游线路也打造出来了,你们还可以游山玩水,总之会越来越好的”
人人都在认真地点头,心底里对李家沟的未来没有一点怀疑。
第336章 走的走,来的来
三月是一个繁忙的月份。
除了插秧,还要点玉米,育苕种。
关于农耕的民俗,老时间里多得说不完。
正月十五第一次下田要有“开犁头”仪式。
立春要试耒,扎春牛,扎芒神,扮二十八宿抬着草牛芒神田间地头游行祭祀,宗伯春官唱春词,烧掉草牛芒神送走。
之后春官就游行各家继续唱村词,见着农事,唱二十四节气;见着药铺,唱药王春;见着打铁,唱老君春;见着打猎,唱梅山春,行行都有花样。
秧苗种下后,要请神汉做会,画符驱虫,仪式完毕要办社会,合村请班子来唱戏娱乐,俗称“青苗戏”。
之后还要赶萤火虫,老时间里认为萤火虫吃小菜叶子,伤新桑叶,需要在傍晚于田间树头点香点火驱虫。
然后种菜种麻的要“烧头”,就是在田间烧上一层草木灰,既是仪式,又是施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