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阁笑道:“对对对,李大师跟石头叔互换弟子传授,前段时间张哥也在李家沟,跟着石头叔学习传统石雕手法呢。”
石头叔连连摆手:“说不上说不上,小张的技艺在那里摆着的,就是来了解了解传统石雕和玉雕的区别,他的起点高,一看就懂,一点就透,没多久就明白了,这不是马上下半年了嘛,他也要回首都准备明年的参赛作品了。对了,小石头也要回来了,听说今年他也要准备作品参赛,我也不知道昆吾老哥怎么就这么放心,要依我说,起码还得练他五年。”
石头叔在这里絮絮叨叨,自己没觉得,老唐几人却听得满眼冒星星,张衍也是一脚跨进大师境界的人物了,京派当前的新生代领军人物,又刚获得天工奖,风头正劲着呢,居然偷偷摸摸溜到李家沟来跟这位讨教
满嘴小张小张地喊得可真随性,还有李昆吾,老哥老哥的也透着熟稔,还有听刚刚的意思,这次天工奖竟然不是老石头参赛,而是小石头出马,怎么着老石头连天工奖都不屑参与了
手上的挂件也确实喜人,老唐老玩玉的人了,一眼就知道雕工高下,而且这石性也奇特,和田玉是看着粗摸着滑,这青珉石是看着滑摸着粗,跟和田玉反着来,这手感也很美妙。
要是这小石头一不小心拿了个奖,别说金奖了,就算是银奖,那这个添头也了不得啊
石头叔将砚台拿木盒盛好盖上,然后包装起来,挂件放锦囊里,四位这才美滋滋地捧着盒子,重新加入到钓友家属人群之中。
家属们也选了不少小挂件小雕件,这才跟石头叔告辞出来。
约好跟明天再来跟大家一起上山,李君阁和阿音这才回到家里。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带着娃子和宠物们,和阿音一起到农家乐跟钓友们会合。
大家都已经起来了,正在吃早饭,见到一群宠物都是喜出往外。
李君阁笑道:“各位慢慢吃,不着急,有个情况先说明一下,我家的这些动物都是不吃别人给的东西的,哈哈哈,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可不是不给各位面子啊。”
第368章 野餐
菜头不信,揪了半个玉米馒头喂给大呆,换来的只是大呆的白眼。
菜头哈哈大笑:“真是物肖主人形,跟坏人学坏人呃等等刚刚它是不是对我翻白眼皮娃皮娃你快来了呀你家猪会翻白眼呢”
李君阁懒得理他,去厨房翻出各种吃的,还有些木炭,烧烤盘之类,然后分成六个小背篓,一边一个挂在大呆它们身侧的架子上。
吃过饭,李君阁叫大家都带上水杯,一起往山里进发。
不出所料,李家沟的儿歌外头人没怎么听过,一个个都笑得要崩了。
宠物里最受欢迎的是麻头和核桃,这两位的打扮正好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传统女红服饰,一个则充满了后现代科幻色彩。
现在正是杜鹃花季,于是李君阁选择了一处开满杜鹃花的山谷。
谷口立着个野菜辨识的牌子,李君阁对大家笑道:“大家都先认一认,这些东西大家都可以采摘,还可以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不过野菜虽好也不要天天吃,采够一顿吃的也就可以了。”
老鬼老婆问道:“为什么不能天天吃啊”
李君阁笑道:“好多野菜也是药,比如蒲公英,摘耳根,刺老包之类,老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盯着一样吃容易吃出毛病来。”
大家这才点头。
一路鸟语花香,风景旖旎。
李君阁在李家沟忙得一塌糊涂,这样的景致他都好长时间没有心思欣赏过了,现在也是心神大畅。
队伍走着走着就散开了,都变成了三五成群的小团体。
一个团体还分了一个小娃子,一头宠物,宠物主要是拍照的道具,至于娃子们,嗯,城里来的叔叔阿姨们虽然看了野菜图样,可心里还是没谱,每个群带上一个娃子比较保险。
李君阁将这次活动的横幅带上,告诉大家山上有一片草坡,中午的时候大家就在那里野餐,摸着时点过来就成。
他加快脚步,领着大中小三呆先去准备。
一路欣赏着风景,同时顺便查看这条小道的路况。
护林队的活计还是很给力的,小木桥搭建得结实,三呆都是一年大小的壮猪了,走上去也是毫无问题。
路边不断出现盛开的百合,杜鹃,偶尔一条潺潺的溪流从花石间流过,能见到小鸟们停在石头上,尾巴一翘一翘地放声求偶。
来到草坡,李君阁先将三呆背上的东西取下来,搭好烧烤架子,然后领着三呆去取水。
草坡后边是一片灌木林,穿过灌木林后,崖壁上的石缝中,渗出几股细小的水源,贴着石壁沁下来,没成为水流,却也把崖底弄成一片稀泥地。
地上全是又肥又嫩的摘耳根和野地瓜。
端午已过,野地瓜也熟了,这一片崖壁附近的空气中,都是野地瓜香甜的气息。
李君阁嘿嘿贼笑:“看来这好地方知道的人还不多啊,都在草坡上玩过就下山,不知道穿过林子还藏着好东西呢。”
砍来两根竹管,剖成四片,刮掉竹节,先找崖壁上合适的地方插上三片叶子,将水引出来,再将三根竹片一头贴在叶子下方接水,另一头搭在剩下的那片上,不一会最后那块竹片上就开始流出一股细小的泉水。
这种水是山里最清洁的水源,甚至比溶洞水还干净,可以直接当矿泉水饮用的。
拖过一个桶子来接水,李君阁摸出插子,准备开始采集。
三呆见到野地瓜很开心,舔嘴抹舌地准备把这一片地都给祸祸了。
李君阁赶忙制止:“都自己玩去,这一片留给城里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要吃啥自己找去。”
将三呆都赶走,李君阁挖了一大堆的摘耳根,又将成熟的野地瓜都采下来,然后沿着崖壁搜寻。
崖壁底下一般也是藏好东西的地方,李君阁一路走一路采,没多久就采了满满一篮子的野地瓜,四
去读读小说网